如今距离我参加旬邑半程马拉松比赛已过去二十多天,一直想写篇短文记录下来,毕竟是首次比赛,何况五十多岁的年龄,一切都在走下坡路,人生还能再有几个第一次呢!
但就是一直提不起笔,原因有二:一方面是首马带来的感受没有想象的好,另一方面可能是对今后跑马的定位还没有成型。所以,思绪乱,心难静,也坐不住,感觉不知从何写起。
掐指算起来,从今年3月初健身房开始慢跑开始,到5月22日开始户外跑步,再到10月15日参加旬邑马拉松比赛,也就七个多月时间。
跑步时间虽不长,但由于年轻时有运动基础,所以跑步距离、配速和心肺功能提升比较明显。尤其是整个夏天,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晨跑5公里起步,如果感觉不过瘾,晚上再跑5公里,周跑量在50公里左右,月跑量在150公里以上,有时候甚至超过200公里,实现了由跑步“小白”到“进阶”跑者的蜕变。
难以摆脱俗套,是人之常情。跑步人开始的阶段不是比谁跑的远,就是比谁跑得快,反正都要占住一头。拿自己来说,以前对别人一口气跑5公里就羡慕不已,这可是要绕着400米的标准体育场跑12圈半呐;对能一次跑10公里的人视若大神,这可是绕体育场跑25圈呀;更感觉那些跑半马、全马,动不动一抬腿就是四五十多公里,绕体育场转100多圈头不晕、眼不花、腿不打颤的人,简直就是“非人类”呀。可人性是自私的,咱们嘴上对人家赞扬不已,也许心里却在想,这些人不是吃饱了撑得慌,不是神经病,就是打算后半生坐轮椅吧!但实话实说,嫉妒羡慕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成份是大大的。

通过训练,看着自己不仅能完成5公里、10公里,而且越来越轻松,速度越来越快,用时越来越短,思想就开始膨胀了,不再满足于原来跑步健身的想法,时不时冒出跑个半程马拉松,来挑战一下自己,看潜力到底有多大的念头,而且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
在参加旬邑马拉松之前,我共尝试过4次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距离确实不短,但看着用时从最初的2个半小时提升到1小时58分钟后,我感觉别人能行,我也差不了,不就是完赛嘛。
男子汉大丈夫,说干就干。果断报名西马,可谁知西马牛逼克拉斯,中签比中彩票容易不到哪里去。正在兴头上的我,岂能善罢甘休,报名宝鸡马拉松也未能搭上末班车,就果断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退而求其次,报名咸阳旬邑半程马拉松。
西瓜没得到,抓一把芝麻也行。尽管与西马没有可比性,也比宝马成色差许多,好歹也是正式比赛,更是自己的处女赛,对于以重在参与、安全完赛的我来讲,哪里都是赛道,哪里都有完赛奖牌,整起!
为了这场首马,我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网络上不缺能人、不缺大神,我就通过百度、抖音、头条“恶补”备马知识,包括训练量安排,饮食和休息注意事项,同时从9月下旬开始堆跑量提升耐力,偶尔来个短距离刺激一下心肺能力。为检验训练效果,在10月7日下午风雨交加的情况下,我一时兴起,不顾爱人阻挡,穿上跑鞋出门去,我辈岂是稻草人,直接从浐灞半岛开跑,沿着浐河东路南下,顺着长乐东路西进,穿朝阳门进城,过北大街、绕钟楼盘道,又经东大街、环城东路、太花南路、东二环,一路马不停蹄跑回浐灞半岛,全程31公里,用时三小时,没有任何补给,没有任何不适,看到体能没有任何问题,一下子涨了不少自信,坚信了旬马PB的信心。
在训练和期待中,比赛日如约而至,10月15日早4点我就和爱人出门,由朋友开车送到陕西省体育场,坐上第一辆接驳车到旬邑县城才7点多,在只有3度的低温天气中苦等2小时后,终于等到了9点发令枪响的那一刻。现场的气氛真不错,也许是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的缘故,在五六千人的裹挟中,我早已把赛前自己 “前半程稳住、后半程发力”的策略忘得一干二净,随着汹涌的人流尽力往前赶,谁知道这里的赛道前半程基本是慢上坡,5公里过后又是地方公路,加上失去了独自一个人跑步习惯的呼吸和步伐节奏,前半程速度有点快了,尤其是从在公里相遇已折返的第一名黑人兄弟后,不由自主提高配速,在9公里处超过2:00官方兔子后信心大增,看到了PB的希望,就吃了一个能量胶,也不再补水,一路提速超了不少人。但问题出在14公里处,感觉心跳有点太快,担心出汗太多电解质紊乱,就干吃了一颗盐丸,谁知坏事了,先是口干舌燥,再就是有了从未有过的 “撞墙”感,一下子掉速了,期间被好几十人超越,一直硬顶到18公里补水点停下来喝了两杯水,不适感有所缓解后,才按照正常配速跑完全程,结果比我的最好成绩慢了4分钟。

在终点处,我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心慌气短之感,全然没有一点完赛后的喜悦和收获感。面对爱人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以后再也不参加比赛了。她看到我口唇有点发紫,关心我是不是血糖低了,是不是血压高了,又是递水又是问吃不吃牛肉,我说:没有大问题,就是体感不适,我只想坐在地上。
这就是我的首马的真实情形和切身感受。可以说在“撞墙”之前是快乐,是喜悦,是享受。但由于太过功利,注重追求速度和位次,失去了自己固有的节奏,导致身体不适,后半程直接成了一种煎熬,对今后参加比赛产生了畏惧。
虽然比赛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通过这段时间的沉淀和思考,我感觉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跑步的初心,更不能随波逐流,除了运动员追求成绩、位次和奖金外,普通大众一定要以健康跑、养生跑为宗旨,不要盲目跟团、盲目竞速、盲目求远,而要追求跑的舒服、跑的安全、跑的长久、跑的自我,偶尔参加一下比赛,感受一下氛围,享受一下过程,对马拉松深怀敬畏和感恩之心,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健康和快乐,这也许是对马拉松精神的最好理解和诠释。
作者简介:

李向宝,男,生于1968年12月,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曾长期在党委办公室和国企综合管理部从事文秘和管理工作。系商洛作家协会会员,商洛音乐协会会员。喜欢文学,爱好写作,曾有多篇散文在《商洛报》《华商网》《陇南文学》等平台发表。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