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金山,1934年12月25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我系陕西省旬阳市(县)红军镇红军村人。童年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由安徽省金寨县实行战略转移,途径河南省,湖北省,直至达到陕西省旬阳境内(我家乡红军镇)我在革命斗争的队伍中,得到了党的培养,教育,艰苦锻炼中成长。
1934年冬,(1)我被党组织吸纳为中共青年先进积极分子,同年跟随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地方武装组织,打土豪分田地和土地革命运动。在与国民党反动派地方武装斗争中,我身经百战,在枪林弹雨中,跟随中国工农红军进行艰苦卓越的长征,转战途径陕南,关中,渡过黄河,直达山西省太行山一带打游击,红军队伍后来改编为八路军,我投身革命,参加了十几年的国内革命抗日战争。
在抗日战争中,我跟随部队达到东北后,参加了国内革命解放战争和革命抗日战争,再一次战斗中我身负重伤,全国解放后,我跟随部队来到了东北,经过疗养,身体恢复了健康,党组织上根据,我身体健康情况,把我分配到吉林省人民银行工作许多年,时间到了1953年,组织上根据工作需要,我被调动到吉林省石油公司工作直到我光荣立休。
童年时代的我,在旬阳老家山区的红军镇生活。红军镇与鄂陕边区交界的湖北省郧西县接壤。从小我跟随父亲,往返于鄂陕边区,距离陕西境外湖北省二天门只有十五华里,哪里乡村,地方农民创办了一个造纸厂。我在父亲带着下,一起劳动,利用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的竹麻,可以造纸,就将陕西盛产竹麻货换取纸,再将竹麻货换取纸卖给商家,交易变成现金,买卖生活,换来所需的日用品,用来周济维持一家人生活。
我往返鄂陕边区劳动中,岁月流逝,后来听说湖北省郧西县城来了红军,好奇地问父亲,啥叫红军?红军长的什么样子?那一年我刚刚12岁,离我家不远地方,居住了一个叔叔叫李和谦,是一个好客户,家里雇了几个长工,一个姓陈,听说是四川人,年龄四十多,一个姓朱的,安徽人,三十多。当地人说他们当年跟随着贺龙部队打仗时,留下来的伤病员。
这两位同志,他们是父亲聘用的长工。他们干起活来,非常卖力气,他们俩人也不嫌弃我们家里贫苦。因此,大家在一起时间长了,慢慢产生了情感。哪一位,四川人,陈同志会手艺,休闲时间,就给我们家里,编织竹器活。
有一天,工作休闲之余,他悄悄问我:“丑,我的曾用名,你想不想当红军?”我好奇问他:“红军打不打人?”他回答:“你千万别告诉别人,说出去是要杀头的。”我回答:“我不会对别人说这一件事情。”时间长了,取得了他们对我信任。
他们两个人给我介绍说:“红军好,咱们穷人的队伍,自己的队伍,红军是穷人的人,是热爱穷人的,帮助穷人的,红军不打人,红军是革命的,红军官兵平等。”听他们这么一说,心里高兴极了,红军是老百姓的人,我随时随地,都想要当红军。
时间到了1935年冬,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来到了,湖北省郧西县二天门境内,我得到可靠消息后,我和家里叔叔一块,偷偷摸摸跑到二天门境内。到了二天门乡村里,我们看到了红军部队在集合,不一会儿,来了一个红军同志,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主动回答:“是了参加红军的。就是不会打枪,打仗和队列训练,出操。”
这位红军把我们叫在一块,并主动叫来了,这里的红军连长。他说:“这几位地方农民想参加红军”红军连长连声回答:“好好,革命队伍需要热血青年,需要健康青年,参加红军。不会打枪打仗和队列训练,出操,不要紧。只要跟着红军老战士学,手把手教,几天就学会了。”
我又一次问:“红军打人不?”红军连长(他)回答:“红军打坏人,不打好人。穷人,小伙子,你同意参加红军吗?”我高兴回答:“同意”。这时,跟随我一块的叔叔,他年龄比我大,犹豫不决,我说:“拉拉手勾,我们一块参加红军吧。我参加红军,绝不会后悔。”
中国有一句话:“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初我和叔叔一块去红军队伍里,登了记,报了名。登记的红军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回答:“我姓李,父亲叫我曾用名,丑娃”红军连长高兴过来说:“这个名字不好,我给你取名叫李金山。”我说:“好,好名字。”参加红军时,取名李金山,登记参加了红军。
从那一天起,我正式成为一名红军战士。红军部队给我发了一个小红色布条,红色布条上,由登记红军给我写了姓名,年龄,籍贯等。当时给我换上了红军服装,旧衣服,我让同乡村的小伙伴,带回了家。随后,我就分到红军队伍里的新兵连,开始了红军正规训练。
我参加红军时年龄是十三岁,我准确年龄,在部队一直不知道,部队只知道我十三参加红军。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我回到了阔别已久家乡旬阳革命老区,见到了父母,他们才如实告诉去出生年月日,我是1922年正月十五日出生的。
参加红军时,红军部队年龄,最小是我。我参加红军日子,是从湖北省郧西县二天门乡参加的,离开自己家乡旬阳的人。我在湖北省郧西县二天门乡,红军新兵连训练后,就重新分配到红二十五军军部医院,为医院首长担任通讯员。医院首长他教我一边学文化,一边学军事。听其他红军战士叫他钱院长(钱新忠)新中国解放后,他担任北京市人民政府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工作。
红军军部医院,在革命战争年代,流动性比较大,一边跟随红军部队主力转移,一边跟随红军部队打仗转移伤病员,跟随红军作战,每一天行军一百余里。当时,红军部队主力在湖北省郧西县二天门乡附近,长时期红军医院也跟随红军部队进行山地作战,主要活动地方往返在,陕西省山阳县漫川关镇一带和商洛地区龙驹寨,旬阳境内九龙山,宁陕县江口镇山区里打游击。
我第一次,跟随红军打仗,是我参加红军一个月之后,红军部队翻山越岭来到了华阳镇,也是红军军部所在地。陕西西北军是杨虎城部下警备二旅围追堵截我红军主力。我红军主力队伍将计就计,开展了反围剿,突出重围任务。红军在秦岭山区里,神出鬼没,兵贵神速将国民党西北军警备二旅分割几部分,红军主力冲出包围圈。
秦岭山中的枪声,炮声混为一团,让人撕心裂肺,红军指战员将生死置之度外,英勇奋战,直到这次“华阳战役”取得胜利。我们俘虏了一部分国民党军,一千余人。俘虏的伤病员,我们红军医院以“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给国民党军伤病员治疗,通过教育,说服,宣传红军思想,宽待俘虏,征求俘虏意见,就将改造好的国民党俘虏,愿意参加红军的,改邪归正的,红军欢迎,不愿意参加红军的,红军发给他们路费,让他们回家返乡。
由于,大多数国民党军,也是贫困农民和穷人,拉壮丁去的。国民党俘虏士兵看红军对待他们如同亲人一样,深受感激,自愿留在红军队伍里的俘虏,国民党兵六,七百人,都积极参加了红军,表现好的国民党军,教育后,后来成为了红军将领。遗憾的是,当时旬阳籍国民党陕西省西北军杨虎城部下心腹人,得力干将警备二旅旅长身负重伤躲在死人堆里逃跑了。
一心跟随共产党,工作东北四十年
我参加红军那些年,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决定,为巩固陕南红色革命根据地胜利成果,颁发了(红军优抚证书)当红军第二次进入鄂陕边区进入湖北省郧西县二天门乡根据地,我主动向红军医院通讯班班长提出,能否给我们家也同样颁发一份红军优抚证书,红军班长同意了我的请求,并通过红军里通讯员,很快将红军优抚证书送到了我们家,享受到红军优抚待遇,是我们家的光荣,也是我们家的一份荣誉。
华阳战役之后,我跟随红军部队第二次往返到湖北省郧西县二天门乡根据地时,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决定在这里设下埋伏,像打”裤兜仗”一样,诱惑围追堵截的国民党西北军,杨虎城部下陕西省警备三旅旅长张汉民部。
红军打游击战,成为战略经验,就是诱敌深入,布好的裤兜战,很快警备三旅旅长张汉民部,像红军钓鱼一样诱惑上勾,我红军指战员一声令下,十面埋伏的红军部队,像饿狼扑羊之势,冲锋陷阵,英勇奋战,还没有得到三旅旅长张汉民部反应过来,国民党不堪一击,狼狈逃跑了。
红军打游击战,成为战略经验,就是诱敌深入,布好的裤兜战,很快警备三旅旅长张汉民部,像红军钓鱼一样诱惑上勾,我红军指战员一声令下,十面埋伏的红军部队,像饿狼扑羊之势,冲锋陷阵,英勇奋战,还没有得到三旅旅长张汉民部反应过来,国民党不堪一击,狼狈逃跑了。
我跟随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时间长,特别是副军长徐海东将军,他是湖北省人,性格真爽,我对他十分了解,他打仗英勇顽强,也是红军队伍中的一名“敢死队”中的虎将,敢于斗争,敢于亮剑。
在苏区革命战争中,应该杀的人应该杀,不应该杀的人,他爱憎分明也错杀了,比如俘虏的国民党军官警备三旅旅长张汉民同志,通过红军思想教育好后,成为了地下党潜伏在国民党军的卧底。
后来,他为红军苏区根据地秘密送电平,送物资,送情报,在游击战中,副军长徐海东将军打仗打红了眼,不慎将警备三旅旅长张汉民同志用大刀砍死在战场上,同时给革命造成了不必要损失,一句话徐海东将军“功大于过”。
1935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从陕南汉中市留坝县西江口出发,在陕西境内继续长征。一个目标,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主力在陕南苏区开始战略转移,长征北上去陕北陕甘宁边区刘志丹同志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六军,胜利会师。红军开始离开陕南秦巴山区,红军部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一边打仗,一边巩固陕南苏区政权,一边发展陕南地下党组织。
红军主力,由陕西双石铺途径甘肃省天水市,红军达到泾川县境内,遇到了国民党军残余马鸿魁的部队,妄图包围红军。这一次战役,打得相当激烈,天上下着大雨,地方上还有马鸿魁的部队围追堵截,红军部队打仗非常艰苦,红军主力先遣队,第一天,由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同志率领的骑兵连,大部分被敌人歼灭在泾川县内。
一部分红军指战员,死里逃生,突出重围。政委吴焕先同志率领红军主力,在新的战斗中,在一次突围中,政委吴焕先同志,不幸中弹牺牲在战斗中。消息传开后,全红军指战员,心情万分悲痛。红军队伍里,失去了一名优秀指挥将领,极大引起了红军战士对敌人深仇大恨。徐海东副军长,挥舞着敢死队大刀,亲自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经过殊死搏斗,猛烈进攻终于把顽固不化的马鸿魁的部队,歼灭在泾川县境内。
红军主力部队,冲出了国民党军包围圈,继续向陕北长征。后来我们军部几位通讯员,在一起缅怀红军将领政委吴焕先同志,英勇牺牲,英勇不屈的英雄故事,为了纪念牺牲的革命同志,大家在一起异口同声,编了顺口溜说:“红军小秀才,带兵会打仗,知识很渊博,用兵真如神,爱兵亲兄弟,赛过小诸葛”。
1938年7月,我跟随抗日联军,八路军,115师687,688两个团南下,达到了山西省运城市清河敌后根据地,与日本鬼子开展了游击战。我抗日战争游击队和八路军主力部队,在山西省运城市清河一带,正面发现日军主力,一万余人的大扫荡。我八路军115师687,688两个团立即埋伏在清河一带大山里,与日本鬼子周旋,开展大规模山地游击战。
这一天,天气十分炎热,时间正处于盛夏,骄阳似火,我八路军居高临下,占据了有利地形,正当日本鬼子来到清河边时,日军部队命令日军就地休息。有一部分日军脱下衣服下河消暑解热之时,我八路军埋伏在山头的指战员,从天而降,猛烈进攻,打得日本鬼子措手不及。不费吹灰之力,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
这一次埋伏歼灭战,歼灭了日本鬼子七,八百人,我八路军战士也有几百人身负重伤。我在这一次战役中也身负重伤。打仗打响后,我毫不犹豫冲锋陷阵,冲锋在前,与日本鬼子正面进攻,在激烈战斗中,我不幸被日本鬼子疯狂射击中,一颗子弹打伤了我的手臂,子弹射中了我主动脉血管,流血不止,战友们用担架立即将我送往后方野战军医院治疗。
抗日战争时期,后方野战军医院医疗条件十分简陋,药物医疗器戒,医疗器具是非常匮乏的,当时医院没有止血钳,两个护士就用筷子粗的橡皮筋紧紧地扎住我受伤的手臂。
主动脉流血,当时,虽然止住了,但是,橡皮筋捆绑扎不能松动,稍微一松动,伤口血亦然往外渗透,就这样一直用橡皮筋捆绑扎着,结果手臂血脉不流畅,导致伤口溃烂,手臂好的肌肉一天一天坏死。
我在华北地区太行山野战军医院,治疗时间长达三个月,但是手臂枪伤始终不能完全康复,坏死好的肌肉一天一天坏死。医院也无法治疗好,最终落得我终身残疾人。在敌人后方,组织上,把我列为残疾军人,送我到八路军荣誉军人学校,学习政治,学习文化,提升素质。
日本鬼子大扫荡,我们化妆老百姓,东躲西藏。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敢想象我们如何与敌人作顽强斗争,如何艰苦困苦的生活着,几乎日本鬼子每一次大扫荡,我们八路军伤病员,残疾军人都是死里逃生,绝处逢生,我们的伤病员都会减少一部分。凡是被日本鬼子抓住了,就没有活着的可能。
我紧紧是手臂受伤,但是我腿完好无损,可以迅速在日本鬼子大扫荡中,迅速逃跑。再一次与日本鬼子大扫荡战斗中,我们在逃跑过程中,看着前面大摇大摆来的人,我们都要仔细分析,是否是日本鬼子,还是地方游击根据地来的老百姓。战争年代里,日本鬼子非常狡猾,有时混如老百姓人群中,长像根中国人区分不太大,唯一办法就是从语言上判断。
我们逃跑的残疾军人和伤病员八路军,十分警惕,太行山里路上遇到陌生人,随时随刻都作好了擒拿格斗的准备,坚强自我保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有一次我们在日本鬼子大扫荡逃跑中,遇到了一个陌生人,无法判断陌生人真与假,等待这人到预定范围内,我一健步冲在前大声吼道:“不许动,举起手来”。
那家伙乖乖的举起手来,连声回答:“自己人”我们同行三位残疾军人,有勇有谋,智斗陌生人,后主动将这位陌生人交给了地方组织审查,经过地方组织审查,这位陌生人原来是敌后投敌的奸细,我们英勇顽强三位残疾军人,斗智斗勇,空手赤拳抓住了敌人叛徒,谱写了一曲敌后根据地,死里逃生中,智斗敌人零代价的胜利战功。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跟随山西省运城市太行山根据地大部队安全转移,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革命圣地,红色革命根据地---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在党中央,毛主席亲切关怀下,将我们抗日根据地伤病员,送到了国际红十字会医院治疗,根据我伤情,医生诊断后,决定将我手臂高位截肢,取出战争创伤坏死骨头,才能挽救我的生命。
无论是艰苦的万里长征,还是枪林弹雨,烽火岁月的抗日战争,我都没有被困难吓到,何况因为战争中我失去了一只手臂。我深感欣慰,比起战争中牺牲的那些革命烈士,我是幸运者,为了革命胜利,为了党的信仰,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正义斗争身负重伤不算什么?
我伤治疗康复后,党组织,毛主席十分关心我们这些荣誉残疾军人,工作上给予了安排,生活上给予照顾,政治上给予了公平待遇。作为一位革命老红军战士,没有给家乡老区人民丢脸,争取了荣誉,能成为一名伟大的红军战士,也是我一生荣誉。
新中国成立了,党组织安排分配我参加革命工作,工作单位是吉林省辽西人民银行,担任银行印票监理工作,一直到我本人光荣立休。同时我妻子也被组织上安排工作,一直到光荣退休。孩子们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自食其力,独立生活,遵纪守法,勤勤恳恳,为党和人民工作着。
我的家属和孩子们,永远跟党走,接受党的教育,接受我们这一代老前辈,老红军,老传统,革命思想的熏陶下,砥砺前行,奋发有为,踔厉奋发,接过革命的枪,传承着党指挥枪思想理念。
我时时刻刻捍卫革命的旗帜和传承革命传家宝,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老红军,用实际行动和英勇不屈的革命英雄事迹,谱写了自己人生壮丽的光辉篇章。无愧于革命战争年代的考验,无愧于革命战争年代里无畏的革命斗争史,永载千秋。
主要文献参考:
1,(红色旬阳),中国革命老区旬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中共旬阳市委党史办,档案史志局,编
作者简介:
华军,男,汉族,旬阳人,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程度,业余爱好写作。
中红网通讯员,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陕西省邮政文化艺术联合会会员,其数篇,文学作品发表在中,省,市,县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