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红色文化永传承,中国唯一红军镇 文/华军
作者:华军   2024-03-04   浏览:5298

红色文化永传承,中国唯一红军镇。

全国唯一用“红军”命名的乡镇,位于陕西省旬阳市红军镇。

红军纪念馆2.jpg

旬阳市曾是革命老区市,这里曾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为主力的中央红军,因革命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行了艰苦卓越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主力,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3)为了实行战略转移,由共和国大将徐海东同志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主力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突围,长征达到鄂豫陕革命老区,积极开展游击战争,途径陕南旬阳时,在这里创建了举世闻名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并创建了一支强大的“陕南游击师”,因此,旬阳老区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旬阳市革命老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火种,这里有着悠久革命历史的革命传统,还有众多的红色革命遗址,这里更有惊天动地,感人肺腑,耳濡目染,栩栩如生,真人真事的“红军老祖”的传说。

红军部队在旬阳活动时期宣传党的政策,党的思想,党的方针,党的宗旨,中国工农红军来自穷人的队伍,是革命的队伍,红军每到一处,密切联系群众,访贫问苦,行医治病,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红军与当地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和浓厚的军民鱼水情,在旬阳革命老区,家家户户,广为传颂。

老区旬阳人民,为了纪念生前为了中国革命解放事业和为革命正义而斗争牺牲在这里的两位红军烈士,一位叫高中宽的红军指导员,一位叫尚班长红军,高中宽指导员生前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在革命战争时期义务为地方老百姓行医看病,医术高明而成为时代“医疗战线的医红”。

高中宽同志,在陕南苏区既是战斗员又医疗员,名声大振。而红军尚班长,每一次打仗冲锋在前,临危不惧,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在红军队伍里享有盛名,红军队伍里的“拼命三郎”人们称他“黑旋风李逵”。

在一次陕南红军阻击战中,这两位红军不幸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他们牺牲在陕南革命老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游击区,白色恐怖区陕西省旬阳市红军镇红军村。牺牲前红军指导员高中宽同志,由于自己医术高明,妙手回春,治好了数百名老区人民群众,从不向老百姓收取分文,都是义务就诊,深受地方老百姓爱戴,人们称他“得道神医”。

无论是生前的红军尚班长,或者是高中宽指导员,他们两位烈士的英雄事迹和“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事迹都深深刻在老百姓和旬阳老区人民心中,地方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为这两位牺牲的红军烈士修墓立碑撰文为“红军老祖墓”。

为了纪念红军烈士,当地人民群众每一年清明节自发组织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祭祀活动。老百姓纪念红军烈士,缅怀红军烈士,祈福红军烈士保一方平安,人们习惯称“红军老祖”以示纪念。

红军老祖墓:(2)位于陕西省旬阳市红军镇红军村。是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省级党史廉政教育基地,省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红色旅游“AAA”级景区。这里因“红军老祖墓”而驰名,地方政府就将此地名命名为“红军镇”它以牺牲在这里列为红军烈士和红军老祖墓而得名,闻名于世,全国唯一用“红军”命名的乡镇由此诞生了。

归国华侨故乡行,国际文化交流地。

红军纪念馆.jpg

龙腾虎跃迎盛世,辞旧迎新传喜讯。红色江山万年长,老区精神放光芒。

旬阳市革命老区红军镇,红军纪念馆于2024年1月8日获批“陕西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1)红军纪念馆位于“红军老祖墓”旁边,红军英雄纪念碑正前方。园区面积358亩,自然森林保护面积一万亩。是陕西省屈指可数的一处红色文化教育,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革命老区旬阳红军纪念馆,自2011年开馆来,接待党,政,军,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青少年学生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社会民间团体,国际友人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廉政教育等主题活动两千余次,年接待游客达一百万人次,为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和传承红色文化教育,反腐倡廉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以红军故事为主题,以老区精神为动力,让旬阳老区人民身临其境,身同感受到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什么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什么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什么是毛泽东思想?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没有毛泽东主席领路人,中国至少在黑暗中还要摸索多少年?”毛主席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旬阳市红军纪念馆获批“陕西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借此历史契机,传承伟大的红军思想,弘扬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文化为聚华侨心,为文化为平台对外宣传好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共谋发展,合作共赢,不断完善和发挥好红色文化内动力,牵引力,搞好旬阳市对外红色文化交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主旋律,让旬阳革命老区深厚红色文化底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发扬光大,重放异彩。

打开红色山门,迎接四海宾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迎接归国华侨,不断完善红色文化交流基地的有效服务功能,用实际行动,用老区精神和延安精神积极开展华侨华裔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积极主动讲好旬阳家乡故事,讲好红军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用真实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吸引他们华侨和国际友人,了解红军,宣传红军,见证“国家有力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的亿万中华儿女凝聚力,凝聚心,爱国心,中国心。

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为加快实现打造旬阳市丰富的红色资源旅游城市注入强有活力,借力打造中国中华太极城宜居宜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一好五强”陕西强市扬帆起航,做出更大贡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丰碑不朽千秋铭,红色旬阳永放光芒

主要参考文献:

1,旬阳市融媒体中心,2024,1,8新闻稿

2,安康红色地标,中共安康市委党史办,作者,张涛

3,红色旬阳,旬阳市老区促进会,内部刊物

4,红军长征陕南行,作者,华军

     作者简介:华军,男,汉族,旬阳人,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程度,业余爱好写作。中红网通讯员,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陕西省邮政文化艺术联合会会员,其数篇,文学作品发表在中,省,市,县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上。

  本期编辑:肖海娟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