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孝琴 魏龙田)他从山里来,祖祖辈辈是农民。他当过农民,满身泥土的农民。他热爱生养他的土地,却又奢想走进色彩缤纷的大世界,追寻理想的梦。看他朴实谦卑、待人和善,谁能想到他竟是一位细腻作家和“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他有理想,并从未停止过努力,“为子常行孝,居官必尽忠”的族谱祖训,怀揣忠孝的永恒,他拼搏、奋斗、跋涉,农民、组长、公务员、乡长、主席、作家……,变换的称谓并没有改变杨常军的真姓真人。
时世、事务皆变,他执着、坦诚、包容、淡泊、仁爱、忠勇、刚正、坚毅、友善、和蔼的人生态度和本质始终没变。他钟情仁人志士,低调做人,从不愧对自己的良心,修养高尚的灵魂;他有理想,有追求,珍惜人生,从不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他干实事,干好事,想成事,做益事,从不唯利是图,雁过拔毛。他常说,人就是为了干事才来到这个世上,事务不分大小都得有人干,责任重于泰山;职业不分好赖,都得有人干,再好的职业,不作为一事无成。生活的质量,不是财富多少而是活的自在;幸福快乐在心态,乐中有苦不为苦,苦中有乐是真乐。吃喝三餐饱,生死一席地,知足常乐。做人,就得堂堂正正、清清白白、踏踏实实、坦坦荡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为最高境界,坦荡胸怀。
他这样说,也这样做。
农民经历,一生受益
苦难的童年无语诉世人,那个时代让他学会了坚强。他的青春是在乡亲们的信任、支持中成长起来的。
▲与刚刚复员的大哥第一次到旬阳县城留影,摄于上世纪70年代初。
19岁那年,他告别校园,走进田园。在众星捧月般的投票选举中,当选中国最小的“官儿”。他不明白,一个矛盾突出号称“小台湾”的几十户人家的宗族村,为啥都投他当组长的票。再说,他虽无缘大学生活,可绝不甘心呆在农村一辈子,他试图走进城市,创造自己的新生活。他的忧郁和极不情愿终被乡亲们的期望和信任打消了。
乡亲们认可他有文化、实在、正直。但面对“分田分地”这样关乎农民命根子的大事,他明白这个组长算是受任于危难之际,联产责任制留下的后遗症,让村子矛盾突出。上级政策“大稳定,小调整”。这稳定好说,可怎么调整?他思考着走访着,向有威望、处事公道的人请教,听取意见建议。
▲与著名作家王宗仁合影
上任后,第一次村民会议上,他分析了搞好宗族关系的好处,讲解了土地到户,各干各的活,过好自己的日子是对的,但不能人心散。在讲完这些后,他让村民投票,选出村里自己最信任的6个人。选出来后,他宣布:“这是大家推见出来的最信任的人,今后村子的事情,以上级政策为指导,我们7个人商量基本达成一致意见,落实推行。”这时一位长者笑着说:小伙子,凭这一点,我们选你选对了。
四年的组长,让他学会了团结协作,民主管理。在土地大包干“大稳定,小调整”中,把土地以远近、土质、坡地平地,按好、中、差分成三等九级,每户分土地好、中、差各占三分之一。让群众依照比例,自己先算账,该退出那类土地,并陈述理由。他坚持综合情况,分散工作,集中求平衡,对少数“问题户”,通过与条件基本一样的户对比,以理说服。
作为新任的组长,他率先完成土地调整这个骑虎难下的工作,成功展示了新“官”的“三把火”。四年里,只抓“六个人”,腾出时间想事情,做事情;这四年,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诸如土地纠纷,邻里不和,老少分歧,家庭矛盾,经常通宵调和邻里纷争。提起组长经历,他最欣慰的是:群众对他的信任那是不打半点折扣的。他当组长,村子里没有上交过矛盾。后来,更大的舞台
选择了他,走出村子,至今他觉得:无以报答让他青春充实,生活温暖,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父老乡亲。
当公务员,踏实干事
用他自己的话说: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文雅乡成立广播站,招聘 2 名合同制工人,负责架线和广播转播。他被县派领导点名推荐,村上忍疼割爱通知他去考试。这一考,他以考试成绩第一的优势,被录用,正式成为文雅乡政府广播站机务员。
常军心里明白,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没有背景,没有导师指引,他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要在工作中学,在用中学,在实践学。
参加工作的第二天,领导安排他去村上搞计划生育工作。下村后,村干部对这个参加工作才两天的农村娃不放在眼里,让他去处理村上因宅基地纠纷十多年上访,多次调解未果的事。他明白这是村干部在考验他,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暗自思忖,“我要用行动证明,用能力来纠正那些摆老资格,目中无人的村干部的偏见。”
他先是用一天时间摸清两家产生矛盾的根源、找准矛盾的症结,分别对两家主事人谈话,在此过程中,弄清纠纷的主要诉求。在当事人认可后,又分头做双方家人的工作。然后再把两家人叫在一起,面对面沟通,两家意见统一后,他又把统一的意见整理成条理清晰,表述准确的调解意见,并按程序,一式三份,签字盖章,村上、当事人双方各执一份。
和解后,两家人,坐在一起,和和气气,举杯互敬。
“任何时候,爱学习、敢做为、能担当,不瞎折腾。踏踏实实干事,不张扬,即使一时被委屈,自己心里总是踏实的。”这是采访中,杨常军勉励自己的话。因为爱学习,他被组织派去参加全县在平定乡搞“村级整党试点工作”。其他乡都派副书记,而他只是个普通党员,他暗自鼓劲,一定要做好这次工作。三
个月试点,他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1989 年,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转折点,他参加招干考试被录取,任乡政府文书,因工作能力强,处事公道,为人正派,好学上进,同年换届中被选为副乡长。工作才 2 年啊,这给他的工作增添了不小的动力。
任职后,赶上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可谓任务重,时间紧,业务要求严格。副乡长兼文书的他,是组织者、也是主要业务人员,不敢稍有疏忽。他精心组织和认真负责,严格培训,严谨秩序,任务保质按期完成,受到区县市和省级表彰。此后,乡上计划生育、林特建园等复杂的事情有他的身影,他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他这个“兵头将尾”,年轻有魄力,不摆谱,对人热情坦诚,正直厚道,两年下来,是全乡的“红人”。
▲与著名作家红孩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