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1924年3月初三,父亲诞生在陕西米脂李兴庄普通农民家庭。抗日战争年代参加革命,奋斗终生。文革期间曾下放陕西旬阳县神河区和旬阳县政府工作。2021年10月13日17时36分在北京香山医院去世,安葬于北京昌平十三陵之德陵公墓。父亲诞辰百年之际以辞为祭。
父亲驾鹤,西去不返。
儿女哭别,动地惊天。
回望慈父,终生革命。
不忘初心,坚定信念。
就读米中,大学延安。
廿岁工作,初在志丹。
廿四土改,入党提干。
后至户县,关中陕南。
历任区长,区委书记,
秘书干事,署办主管。
文革期间,经受考验。
恢复工作,桃李满天。
年届离休,已是高干。
提高待遇,副省高官。
再望慈父,终生学习。
饱读诗书,孜孜不倦。
台前讲话,引经据典。
背诵词赋,长篇大段。
国家大事,挂在心间。
天天关注,社会发展。
三望慈父,终生孝贤。
上敬父母,下护儿男。
奶奶早逝,父挑重担。
照顾弟妹,比母一般。
家乡建设,慷慨捐献。
名传故里,赢得称赞。
四望慈父,终生勤俭。
艰苦年代,吃苦受难。
省吃俭用,戒酒戒烟。
缝缝补补,瓜菜代餐,
生活改善,保持节俭。
高风亮节,从政清廉。
五望慈父,终生典范。
父母恩爱,真情陪伴。
养育子女,训教从严。
哺育情深,父爱如山。
一家之主,殷切奉献。
为人楷模,昭示流传。
呜呼慈父,今已长眠。
躯壳虽隳,灵则万年。
思念话长,词穷苦短。
无限哀思,惟挈大端。
作者简介:
李康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1972年从旬阳县神河中学高中毕业,同年12月从旬阳县城关镇入伍,在铁道兵11师53团历任战士、文书、班长等,1976年退伍在安康铁路分局工作。调铁道部后历任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铁道部机关党委宣传部部长、铁道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国铁路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等职,现退休。
本期编辑:刘萧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