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意浓,每年一度的回族“开斋节”(类似清明节)到来,开斋节的习俗是送亡人回归,亲朋互道贺节日快乐,过个“平安乜贴”追忆故亡人回归,并在节日里对困难人群募捐,体现互帮互助,感恩幸福生活,祈求平安健康,这个习俗是活着的后辈必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乘顺风车一路狂奔在回旬阳的高速路上,穿过秦岭隧道,公路两侧的树木像护路卫士般整齐的排立着为来往车辆站岗。山㘭上各种野花如红、粉、黄、白的竞相绽放,真可谓百花争艳才是春哟!远处有放羊人立在日暖风清的天空下,手揮羊鞭唱着山歌,踏着绿茵茵,毛茸茸的草甸上观赏着花蝴蝶的飞舞,享受着万物复苏带来的春的气息和鸟语花香。

已经到了老家古镇,干脆去趟杨家河,算起来也有几年没去了,这里是我老二姑的家,虽人故去儿孙仍在此居住,亲情仍然还存,想想我们姊妹们从小没娘,是父亲将我们抚养成人,但二姑功不可没,农忙时白天种地,晚上回我们家劳作,侍候年迈的奶奶,帮我们带孩子等等,辛苦一生奉献一生,对我来讲恩重如山,刻骨铭心未能报答,只有把长情记予后辈时常挂心。
从古镇到杨家河乘车10分钟左右,下了车侄媳赶紧迎了上来,倒水洗脸,沏茶,桌子上摆满了干果,水果,那种热情让我十分感动。人常说:一辈亲,两辈表,三辈无人理你了。而我确不认可了,她将饭菜做好待我老表哥放牛归来,趁着空带着我从坎下田埂上走向草莓园。投资老板是县城小河北人,非常热情地搞了一篮鲜红奶油草莓让我们品尝,园中不少妇女和儿童釆摘的欢声笑语。我品尝着甜酸适中的草莓,边问起老板的经营情况。老板很肯定地说:杨家河的村民非常好,经常在丰收季节帮他的忙,投资环境不错,与村民们结下了友情,虽收获不是多么理想,但有信心继续干下去,看来多少已经有效果了,否则他不会坚守哦!
转到田中间一些菜农正忙着拔葱、奶油小白菜、生菜,还有一个叫孔雀菜吧,梱把子用三轮车送街上超市,时令菜不愁销路。还有几个外村的人来这里购买茄子、辣子、南瓜苗子,往远再一瞅,黄灿灿的油菜花可漂亮了。我们几个人站在油菜花地边,来了个合影照,像片里的人虽不美但景色太美了!
侄媳又带我们去了“龙脖子壶口”,清清的河水流入壶口便成了浪花飞浅的白色瀑布。她说每逢涨水季节,瀑布的吼声的浪花的奔腾就如黄河瀑布那样壮观,(这只是形容)我和堂妹激动了拍下了这一景观,又沿着鹅卵石铺垫的观景道沿河边走着。沿河两岸边的柳树吐出一串串嫩枝条,风一吹倒映在河水中显示一波波舞姿摆动着,让人流恋往返非常惬意。

在田园中间有十个葡萄大棚,看上去滕壮叶大。经营者说引进这个项目还是有风险的,从土壤性能,苗莆管理,技术指导都从零学起,看上去今年会有好收成。我们边走边聊恰好老表哥牵着四头牛,四条羊回来。外侄媳满桌美味上桌,荤素搭配厨艺不错,我想趁着旅游观光人数增多,开个农家乐肯定发家,我虽建议行动不动还不由我啦!
晚上,村里灯光都亮起,忙碌完的几位村民与我聊起来。他们都说感恩党的好政策,田间劳作少了,承包人给租地款并能就地挣钱,乡村振兴让家家的土巴墙,石板房都变成小洋房和小别墅,“杨家河红薯粉条厂”远销县内外,老板成了网红,年青人小车,摩托车都开起来了。他们都知足党的惠民政策带来的福祉,都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配合政府的旅游开发项目,这种思维超前,顺应潮流的态度让我敬佩和羡慕。
第二天中午我告别表哥一家,站在公路上,眺望杨家河里,五彩斑斓的田园风光让我惊叹不己,一幅美丽的江南画面伴随着我喜悦的心境回到长安。
本期编辑:刘萧姣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