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看“传奇部落”非洲鼓队表演前,我顺便到狮子林桥上转了转。桥头的石狮子披着一头卷发,尽显洋气,但仍霸气十足,眉毛倒竖,怒目圆睁,大口洞开,似是在长啸:“老夫在此,请勿造次!”

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的护栏上蹲着一排小铜狮子,它们形态各异,或悠闲地滚着绣球,或紧张地仰天张望,或深情地与隔壁的同伴对视,看起来非常生动有趣。我发现它们的头顶特别光亮,应该是经常被人抚摸,可在车来车往的马路边,谁会有此闲心呢?忽然一辆电动车停靠在了路旁,驾车的是位快递小哥,只见他伸手就开始盘磨铜狮子。“这有什么用?”我忙问道。“祈福,保佑我平安!”小伙子礼貌地回答,没想到冰冷的铜狮子还有此功效。

“好!”“漂亮!”桥下的喝彩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凭栏俯视,原来是六位老师傅在转圈踢毽子。直踢、侧踢、后踢、磕踢、蹦踢,花样百出,他们像是一群热热闹闹的孩子,从里到外都透着活力与健康。而在这帮人旁边的河岸石堤上,还躺着个只穿花裤衩的老人,直挺挺地享受着日光浴,看样子像是一位跳水大爷,我即顺着台阶下去一探究竟。
“大爷,凉不凉?”我上前搭讪道。见有人打招呼,老人便坐起身,我一眼就认出他是跳水网红“老镰刀”,我便和他聊起来。他本名叫苏长海,今年已75岁,13岁时就开始玩跳水,后来去了内蒙,40多岁才回天津。退休后便和老伙计们一起在海河上跳水玩,2021年老伴走了,他更是离不开这项运动。“腾空的一瞬,有飞翔的感觉,所有的烦恼就都忘了!”他似是在介绍自己的体验,又似在自我陶醉。

“您为什么被称作老镰刀呢?”我继续刨根问底。“因为我长年就一个跳水动作,干净利落,形似一把老镰刀。”他的话里满是自豪感。“能再表演一下吗?”我热切地期待着。“现在不让从桥上跳了,只能在台阶上意思一下。”他健步登上一米高的石阶,举手的同时用洪亮的嗓音喊道:“生存一分钟,快乐60秒!”言毕,转身入水,虽没划出优美的弧线,但仍可见其动作娴熟麻利。
在一片掌声中,“老镰刀”出水上岸。“政府不让从高处跳,您怎么看?”我好奇地追问他。“我完全赞同,那些愣头青玩跳水的确不安全,去年8、9月份,每天都有人被拍晕,特别危险。”“那您这样跳能过瘾吗?”对于我的话,“老镰刀”淡然一笑,“乐呵比嘛都强!”他的回答透着天津人骨子里的乐观。说话间,其又玩起了劈叉、“拿大顶”,完全不像年过古稀的老人。
我对狮子林桥油然而生一份敬意,源于上千只各具特色大小狮子的威武圆润,源于外卖小哥的虔敬笃定,源于踢毽人的灵动活泼,更源于“老镰刀”的豁达开朗。狮子林桥不仅承载着150多年的沧桑历史,见证了东岸望海楼事件的跌宕起伏,见证了西畔古文化街的繁华热闹,而且见证着当今天津人达观乐天的心境。九河下梢,饮取一瓢,乐呵即得,千秋镰刀。
2024.4.20
作者简介:

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文中音频为作者播讲制作。
本期编辑:肖海娟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