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清晨5时20分,清晨的微光中,我背起沉甸甸的行囊,如同背着一袋沉重的希望,离开了温暖的家园,踏上了通往自我救赎的徒步之旅。
这次旅行不仅是一次对身体的挑战,更是一场心灵的深度探索。我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兴奋,同时也掺杂着对即将到来的困难的隐忧。雨滴轻敲着窗棂,似乎在为我的出征奏起序曲,我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迈入了清晨的薄雾中,踏入了夜色中的县城。每一步都充满了期待,每一步都承载着对自我发现的渴望。
行囊中,装着我的勇气、坚持和不安,还有对未来的憧憬。我期待在这场旅程中,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洗净心灵的尘埃,重新认识自己。雨水拍打着我的脸颊,仿佛在告诉我,无论前路如何艰辛,我都要勇敢前行。我踏过湿漉漉的街道,感受着雨水的洗礼,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引领着我走向未知的旅程。
起初,夜风带着寒意,像是一只无形的手,试图将我推回温暖的被窝。但我内心却燃着一把火,一把不甘平庸、渴望冒险的火。不久,我抵达尤河桥,这里是县城的边界,也是我旅程的起点。
天空从黑暗中渐渐苏醒,深蓝的背景下,铅灰色的云朵如同巨兽的影子,预示着一场不期而遇的雨。我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我的征途。
随着脚步的前进,雨点开始零星地落下,它们像是天空的泪滴,轻轻地敲打在我的伞面。我感受到空气中的闷热,如同蒸汽浴室一般,不得不解开羽绒服的拉链,让凉爽的空气透进来。道路两旁的绿树,如同慈母般弯曲着腰身,用她们新长出的嫩枝,像是一只只柔软的小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颊,守护着这片土地。

行至杨圪崂,我已经走了数小时,身体开始感受到徒步的重量。雨势渐大,我戴上帽子,决心不因雨水而减速。我告诉自己,这是自我救赎之路,每一步都算数。雨点打在地面上的声音,像是鼓点,激励着我继续前进。

在景村镇稍作休息,我补充了能量,继续向前。冷风突然加剧,如同刀子一般切割着我的脸颊。

我走过古城镇,喉咙干渴得要冒烟,但我仍坚持不取出水壶,选择在老街买了两包热酸奶,一饮而尽。热酸奶流淌过喉咙,带给我一丝温暖。

雨中,我继续前行,来到了寺坡街。春分已过,田地里的麦苗给街道镶上了一层墨绿色的边缘。我虽然被雨水打湿,但内心却异常清醒。

下午2时,我到达三要镇,距离高耀镇不到2小时的路程。尽管疲惫不堪,我仍坚定地走着。

经过短暂的休息,我再次出发。腿部的不适让我不得不放慢速度,但我没有放弃。我到达了三分田共享菜园,这是洛南的电商助农基地,也是我此行的另一个目标。菜园里的蔬菜,如同翡翠一般,绿意盎然,给我带来一丝希望。

最终,我到达了高耀镇,雨也适时地停了。我漫步在街道上,用八两素饺子填饱了肚子。不久,雨势加大,我庆幸自己可以乘车返回。晚上8时,我回到了家,疲惫但满足。

这次徒步之旅,我不仅挑战了身体的极限,更在心灵上得到了净化。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坚持,学会了在孤独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徒步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步都值得珍惜,每一次挑战都值得勇敢面对。无论未来如何,我都会带着这份坚持和勇气,继续前行。
2024年3月25日
作者简介:

杨皓祺,13岁,现就读于洛南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1)班。2023年6月,在各文学媒体平台陆续发表多篇文章,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杨认为生活如同一条崎岖的道路,着眼前方、享受前进之过程便会忘记行路之艰难;只顾脚下、为路途之尽头着急便只觉行路之艰难。他对生活始终乐观,“再寒冷的日子,也会有太阳升起。”(《日出》语)他的兴趣爱好有爬山、骑行、朗诵及长距离步行(徒步),曾走到过许多地方。(图为杨在从石门镇返程途中)
本期编辑:刘萧姣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