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教的第一幅图画是:先用尺子在图画纸的中间画一道横线,老师说这就是与天相连的地平线;然后在横线上画个半圆,用红蜡笔涂上颜色,老师说这是从地平线上正在升起的太阳;再画两道斜线与地平线上的太阳相连,下面宽,上面窄,两边再画些绿色的大树。老师说:这就叫“社会主义的阳关大道”。
图画作业是完成了,可是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怎么也理解不了,地的尽头怎么会像直线一样的平顺?道路怎么可能笔直?因为,我们从小看到天地相连的,都是层峦叠嶂高低起伏凸凹不平的远山。山上的路从来都是弯弯绕绕曲径通幽,一眼就能看到不远处的曲里拐弯,哪里有过一望无际的感觉。如果一定要找出相同点来,那就是远山的轮廓,也像我们画的地平线一样的平滑柔顺,而且多变的曲线比单调的直线更有些想像的空间。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相约,一定要爬到远山的顶上,然后像坐幼儿园的溜溜板一样,顺着斜的山弧可以一直滑到山下呢。

当然,我们在山上并没有找到那道光滑如洗的“溜溜板”。恰恰相反,山上崎岖坎坷突兀,荆棘剌藜丛生。稍微平坦一些的山头,却又是层层梯田如阶,哪有能够滑溜着下山去的“地平线”呢?真是近山再看山,果然不一般。离山近了才会发现,各山有各山的姿态,各山有各山的习性,各山都在演译着各自不一样的故事,在那远看美丽的山弧里面有着丰富的大千世界。等到有一天我走出大山,终于看到平原上那道真正的地平线时,已经不再感到惊奇。因为我已经知道,在那道看上去像直尺画出来一样平直的地平线下面,一定也会有许多曲折坎坷的道路和悲欢离合的故事。然而,太阳仍然每天都从与天地相连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照耀着无垠的大地。远望地平线,依然是那样笔直笔直,果然像那幅“阳关大道”的图画作业一般。
一日,从报上读到一位名人生平,赞其生前业绩辉煌,极尽溢美之词。忽然我想,其实人生的轨迹也如远山的地平线,并非如画一般的那道顺利笔直的前行线,其中有曲折坎坷,也有悲欢离合。生活的种种艰辛,只有走过之后才能体会得到。但是,不要退缩,也不必烦恼。要相信,太阳总会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
作者简介:

李康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1972年从旬阳县神河中学高中毕业,同年12月从旬阳县城关镇入伍,在铁道兵11师53团历任战士、文书、班长等,1976年退伍在安康铁路分局工作。调铁道部后历任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铁道部机关党委宣传部部长、铁道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国铁路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等职,现退休。
本期编辑:刘萧姣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