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3500多年建城史的河北邢台,其高光时刻出现在元朝初期。元世祖忽必烈接受邢州人刘秉忠、张文谦的建议,派得力干将去治理他们的家乡,经过几年的集中整治,当地政通人和,出现了“老幼熙熙,遂为乐郡,邻郡望之,如别一国土者”的繁荣景象,史称“邢州大治”。忽必烈欣喜万分,遂改邢州为顺德府,意为“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顺德府不仅成为蒙古人统治汉地的样板,而且还吸引来大量外地人迁徙至此,包括皇帝的御医以及许多皇族前去定居,另外,众多中亚、西亚的穆斯林也蜂拥而来。他们主要聚居在古城南门外,并促进了这里的经贸发展,尤其是皮毛业的加工和交易,且逐步形成北大街、花市街、东大街、西大街、靛市街、羊市街、马市街和牛市街等八条街道,此地又因一传说得名“好南关”,其兴旺之像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今年9月底,“好南关”被整饬一新,再次重装开市,在保留老屋、古木的基础上,青石铺地,朱漆粉窗,百店迎宾,热闹非凡。我和爱人是早晨去的,绝大多数店铺还在沉睡之中,所以街面上鲜有游客,十分清寂,没了熙来攘往的喧嚣,多了不急不忙的从容,尽显清新淡雅之美。
穿过巍峨高耸的关楼,便见左手广场上的一组“张果老挑南关塑像”:一头昂首竖耳的毛驴望向张果老,仙人正倒出一竹筐的城池雄关。相传,张果老在邢台西部山区修炼成仙,他挑着自己种的红根韭菜到山西太原南关叫卖,后来索性把太原的南关和晋祠担了过来,于是民间盛传:顺德府,好南关,好南关,一担担。城南便有了“好南关”之名。
街道两侧遍布特色小吃铺、银店、皮草屋,青砖、石库门以及老邮筒、旧铭牌,处处透着民国风。少了人头攒动的干扰,此时的好南街最适合拍照,或是立于小巷尾,或是站在门墩旁,都能立马出大片。特别是在一处开放式影楼里,拱券门纵横交错,构成盗梦空间般的魔幻景象,阳光如瀑布般从洞开的楼顶倾泻而下,大厅刹那间化作仙气氤氲的瑶池。

“别动!”我迎光给爱人拍了张特写,缕缕秀发幻化为耀眼的金丝,闪着迷人的光泽。美,既是光与影的组合,更是好心情的写真,好南关、顺德府即化作张张美照留存于脑海,沉积为我们对古邢州的美好印象。与欣喜相遇,同惊喜相逢,这便是我们初识邢台的印象,喜欢上一座城,原来只在一步之遥,只在一瞥之间。
2024.12.26
作者简介:

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文中音频为作者播讲制作。
责任编辑:肖海娟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