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未庄式舆论”要不得 文/张 勇
作者:张 勇   2023-11-13   浏览:4371

何为舆论,《辞海》里的定义是:公众的言论。读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总觉得未庄的舆论怪怪的。比如,阿Q借着酒劲跟人申明说自己姓赵,结果不但受了赵老太爷子的斥责,还挨了两记耳光。姓氏本是人的一种符号,承袭于先祖,申明一下,无可非议,谁知未庄的百姓却众口一词:Q太荒唐自己活该招打。阿Q的结局是非常可悲的,稀里糊涂地被捉、被判、被处决了。对此,未庄的百姓没一个去探个究竟,舆论一边倒,认为Q坏,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对未庄式舆论,用现代语言概括其特点的话,就是附炎趋势,不讲真话,不尊重事实。

小说总归是艺术,情节可以想象虚构。但遗憾的是未庄式舆论的历史陈迹至今未寿终正寝。近日,就有一段有关四川巴中市委书记和5000余名参赛选手一起跑半程马拉松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据网传截图显示,该视频评论数有11.2万条,点赞数达22万条,转发数达8万多条,而留言数仅10条,引起网民猜测、质疑。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却表示,没有跟帖任务,可能是本地人关注当地发展,自主关注。但问题在于,书记跑个步,引来众多网民关注,掀起一阵子低级红,赞美之词不忍直视,有说书记作风硬朗的,有说左顾右盼是对民情的观察,有说是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一场奔跑,云云。这吹牛拍马整的,估计网民自己都要呕吐。

抛开官职来说,书记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热爱健身运动,参加了个跑步,有必要挖空心思如此地去吹捧吗?这些溢美之词,不禁让人想起领导亲自吃饭、领导亲自上厕所、领导亲自睡觉的桥段,直让人匪夷所思。况且,当地老百姓能有几个闲得没事去关注大名鼎鼎的市委书记在跑马拉松。再说,这领导带头参与跑马拉松也不罕见,如江苏盐城、四川广安、河南长垣等地举行的马拉松赛事,都有当地市委书记现身,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与选手们一起跑马拉松。

看来,当今一些地方媒体舆论与昔日未庄的舆论,有如出一辙之嫌?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只要稍加留心就会时有发现。当然,像近期网友爆料云南组织20人下乡调研,安排基层50人全程陪同,直呼是典型的官僚主义,活脱脱的扰民走形式,连权威官媒都看不下去,点名直批。这就值得高赞!

由此,我又翻找出笔记本里记的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中有条关于应声虫的记载。摘录如下:杨氏中年得异疾,每发言应答,腹中有小虫效之,数年间。有道士见而惊曰;此应声虫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古人笔记里辑录的神异怪诞之事,大都是借题发挥的,意在或裁量人物,或评击时弊,表述作者喜乐爱憎。这人体里的应声虫和人间的应声虫何其相似。

在中国绵延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田、钱、权是三位一体的。有田、有钱、有权的人,无论是千秋英主,还是位管一方的父母官,一般地都把自己当成是智慧胆识过人的人物,都要臣民、属下当自己的应声虫。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正是利用这种条件,抬轿子、吹喇叭,拍马屁,察颜观色,附声应和,以达到不好明说的那点目的。春秋时期,子恩曾批评卫侯言计是非,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是亡国之兆。卫侯不以为然,结果为赵国所败。可见附炎舆论的腐蚀作用。

未庄式舆论在今天尽管是个别的,但仍存在要加强舆论监管、优化舆论环境的问题。无私方能无畏。只要抛弃个人私心杂念,才能敢言、真言、直言。唯有于此,才能真正消除未庄式舆论的遗风。对此,无论新闻媒体、网络平台,还是言论的个体,都得身体力行。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作者简介:

张勇(笔名訥言),男,1964年生,陕西商州人,大学文化,政工师、经济师。1982年至今在多种报刊发表论文、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各类体裁文章近500篇,其中《闯市场:商州庄稼人的故事》等20多篇获省级以上奖励。有多篇散文、随笔入选《商洛文学·获奖卷(19782022)》等版本。出版有个人文集《案牍笔谈》。

本文来源:《灞柳文学》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