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在不务正业的那段日子 文/向维录
author:向维录   2023-09-26   click:2711

1997年8月底,镇政府发文将我从甘溪初级中学调往镇文化教育办公室工作。我当然求之不得,因为到文教办工作再不用起早贪黑、备课上课、和学生打交道了,相对学校来说工作轻松多了。

9月2日早,我就到安排在甘溪初中的办公室上班。刚坐下,电话铃响了,“我是镇党政办高xx,请你们过来个人取份文件。”我将电话内容向龙主任作了汇报,龙主任说:“那你就到镇上去取一下。”我将文件取回交给龙主任,龙主任看过文件对我说:“文件要求镇属单位派人协助镇政府干部下村落实明年烤烟面积,我们单位就请你去。”我说:“主任,我没搞过农村工作,怕干不了吧?”龙主任说:“有镇上干部,你就是帮忙跑跑腿。”

9月7日早,镇上召开98年烤烟面积落实部署会,我按照龙主任安排参加了会议,会上印发了各村预留烤烟面积和责任人文件,我和代安伟(农业站干部)、王世华(卫生院医生)分在小沟村,广播站陈文献站长任组长,任务是300亩。

向.jpg

按照陈组长安排,99日我们一行四人赶往小沟村,和村干部商量具体到户种植面积。在村长家吃过早饭,我们就入户作动员工作。先来到二组孙xx(二组组长),孙家承包地面积大,且有些地块很适宜栽烤烟,我们就与主人交涉,但不管咋说,孙家就是不栽。于是我们又来到杨家,杨家几年前就把栽植烤烟作为家庭增收的主要产业,应该说没问题。我们找到在地里干活的主人,讲了许多大道理,可人家就是两个字“不栽”。第一天工作无任何进展,这可怎么办,我们将情况向工作组组长、村干部作了汇报。领导就那么一句话,“慢慢来。”第二天,我们又来到刘姓一家,主人正在院场边打核桃,我们就帮忙捡核桃,主人从树上下来,和我们聊了起来,“栽烤烟对农民来说,周期短,见效快,可是政府只管栽,不管卖,卖烟时烟站压级压价,烟农苦不堪言,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栽。”我们说:“你栽几亩,明年卖烟我们一块到烟站帮忙。”经过死缠硬磨,老刘答应栽4亩。局面打开了,我们又请老刘一块去给其弟做工作,老刘对其弟说:“你看这几个小伙子也不容易,镇上下的死任务,完成不了要挨批评事小,还要扣钱,你就栽几亩,帮忙完成任务。”在我们共同说服下,老刘的弟弟也答应栽5亩。接下来的十多天,我们到各户动员,入户后不再讲一些大道理、硬要求,先拉家场,有手脚活帮忙干一干,再把扶持政策告诉给烟农,并承诺卖烟时帮忙,十几天时间,小沟村落实了421(指签字按手印的),镇上领导得知后,在会上进行了表扬。记得98年春"两干"会上还给我们工作组每人奖了100元现金。后来烟农卖烟,我们的确到烟站帮忙定等级讲价钱,尽管我们的话没起多大作用,但暖了老百姓的心。

有老师跟我们开玩笑说:你们是搞了黄姜搞烤烟,剩下时间搞教研。果真如此,乡镇工作就得服从乡镇安排,因为乡镇财政要负担人头工资,因此千方百计抓收入是当时乡镇工作的重中之重。98年冬,镇上组织人力清理农户宅基地,说句实话,目的是收农民超审批面积之外占地罚款,我和财政所、土管所几个干部分在一个组,镇人大冯副主席担任组长。我们先来到施家坡村,村民知道我们是来罚款的,个个都不喜欢,走到农户门前,家家关门上锁,工作局面难以打开。冯主席具有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给我们分了工,“向老师,你给宣讲政策,小全(土管所干部)查看宅基地批复后丈量实有面积,两个小高(财政所干部)你们明确罚款数额,并和主人讨价还价,若达不成协议,我再出面。”我们就按冯主席的安排去做,局面一下就打开了,一个多月时间,罚款十多万元。99年冬黄姜开挖,按照县上要求要征收黄姜特产税,农民很是反对。镇上就安排几个工作组在进村路上安营扎寨,围堵卖黄姜人缴税。记得我们6人被分配到柏木垭村,镇上安排我们住在修西康线撤走后的工棚里(村民卖黄姜必须经过这里过桥)。有一天,轮到我们换班休息了,小南(甘溪初中工勤人员)小高(财政所干部)早早起来弄饭吃了坐车回家,小南问我:“你不回?”我回答:“睡会儿再起来回。”他们走后不久,镇上来电话告知,从小河到旬阳的班车在季坪下面翻到河里去了(70米高),死亡多人,小南、小高重伤,已被送往县医院。我暗自庆幸,命真大呀。

下村工作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吃住难,不管什么饭,你要能咽下,床铺再差,你还得睡。到小沟村落实烤烟面积,早饭在村长家吃,因村长老婆去逝早,做饭自然落到村长肩上。村长做饭,我去添火,主食是蒸馍,添了一会儿我爬起来一看,村长用一条旧秋裤围在锅上,当时我就觉得很恶心,但馍蒸好后,还是吃了。有一天我们到付家沟脑落实面积,到晚上了,还没吃午饭,我们来到一老婆婆家,请老婆婆给我们做点儿饭吃,老婆婆就给我们做酸菜拌汤,饭端来我吃了几口觉得不对劲,一咬咋有"咔嚓咔嚓"声,但饥不择食,还是吃了下去,我跑到厨房盛笫二碗,只见昏暗的灯光照在锅里,拌汤面上漂了一层壳壳虫,这时王世华也来盛笫二碗,我让世华看,世华差点吐了出来。在施家坡村清理宅基地,晚上吃罢饭,主人就安排我和冯主席在堂屋床上睡觉,外面雪很大,天气非常冷,我打开被子,被里子黑的见不到一点白颜色,我真正体会到杜甫《茅屋被秋风所破歌》中“布衾多年冷似铁”一句的含义,把被子倒过来盖在身上,冻得我俩整夜都没睡着。我这里不是糟蹋农村、捉见农民,而是想告诉大家,农村工作的确是很辛苦的。

2000年12月,我被抽调到镇“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办公室工作,起草一些方案,记一些会议记录,撰写一些总结之类的。我在办公室耳闻目睹了镇干部工作的艰辛,上访者到办公室不是哭就是闹,甚至睡在地上耍赖;贫困户大摇大摆到镇政府食堂吃饭,还要吃好的;上级来检查工作,镇领导陪同,有时还要挨指教。尤其是森严的等级关系,很多人都在挨骂受气中工作生活。我呆了不到半年时间,坚决要求回教育办工作。

话又说回来,对于本职工作我们还是抽时间尽力去完成。到村小去听教师课,到初中去参加教研组活动,日常组织教师赛教评优,在全镇推广教改实验,指导村农技校开展工作等。记得99年,县教育局要求甘溪镇创建安康市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示范镇,全体文教办干部按照分工,刷写宣传标语,布置教室活动室,整理相关档案资料,制作成果展台展板,撰写工作汇报等,200011月顺利通过市上组织的验收,据说还给镇上奖了六万块钱呢。2000年春季两干会上,镇党委政府提出用2-3年时间创建陕西省教育强镇。文教办具体负责工作落实,我们在龙主任的带领下,对照《陕西省教育强镇指标体系》一项一项查缺补漏,硬件不足软件补,一时难以达标的制定整改方案,限期达标。在全镇干群和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省级教育强镇目标终于实现,这是全县第一个省级教育强镇,更为旬阳县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积累了经验。

2002年8月,镇党委主要领导找我谈话,让我到大岭九年制学校担任负责人,我向领导表明我不当负责人的心声,当时领导生气了,“把你调到最偏僻的村级教学点去。”我微微一笑,“只要有学校的地方我都愿意去。”领导见我死心蹋地不当负责人,又把我安排二进甘溪初中教书。

在文教办工作的五年里,我尽管“不务正业”,大多时间在帮镇上搞社会和经济工作,但我学到了不少农村工作的经验,进一步密切了我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更知道了乡镇干部做农村工作的不易,从而坚定了我奉献农村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30824202358.jpg

向维录,陕西旬阳人,中共党员,高级教师。1983年7月安康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先后担任语文教研员、初中教导主任、九年制学校校长、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工作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先后被表彰为安康市优秀教师、旬阳县劳动模范、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