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人人提起老家都有深刻的记忆,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老家人文和自然景色可谓景连景,但要说记忆最深刻的还是保佑一方平安的观音殿。
我的老家在陕南白柳镇的佛洞村,在并村以前叫田山村,也叫莲花山。那里四周的山如莲花瓣,莲花山也就因此得名。我们村庄原来是一个300多人的大院子,瓦房形成的四合院子一个接一个。现在人们都拆掉了老房,把楼房建在公路边,从东到西形成了1500多米长的一条小街道,这在山区的农村来说是很少见得了。街道是水泥地面,安装有路灯,彻夜通亮,这些和城镇差不多。
如今的住户多在路上边的北方,一般房的向山是座北朝南。人们之所以这样选择,主要是为了有利于接收阳光,尤其到冬季能坐在客厅里晒太阳。院子的中部路下面是一个5米多深的大水泉,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莲花泉,在上世纪以前整个大院子人都用的是这一泉水。清朝嘉庆年间,村民集资在莲花泉上面五米处修建了一个观音殿,香火极其旺盛。观音殿座南朝北,殿后是莲花泉,人们称作观音倒坐莲花。村民们敬观音,观音就护佑着一方村民,整个村庄家家和睦,邻里团结,安居乐业。
解放后,观音殿改成了学校。因为观音殿地灵的原因,从这所学校培养出了很多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当地人说,这是观音保佑的结果。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上级拨款盖了新学校,观音殿又改成了生产队的保管室。自从观音殿建起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以前,村庄里虽有几家草房,但是却从未发生过火灾。八十年代以后,土地到户,集体财产都作了处理。自然,观音殿也没有留住,变卖给了农户。至此,观音殿不存在了,很多人只是叹息。我们院子饱学之士任德寿叔父甚至痛哭流渧,他向大家说:“这下我们没人管了,以后出事了怎么办呀?”
当时,管事年轻的人们并没有在意。1997年院子的人修公路时,直接把观音殿拆了,谁也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能应了老人的预言。
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投资和村民集资相结合,从羊山脚下引来了山泉,家家吃上了自来水。这样,莲花泉就被保护起来,并在附近修建莲花亭供大家闲时聚会并在此讨论村组事务。我们院子本来是户连户的瓦房,有观音殿的时候山林和农户的住房从未失火,也很少出凶事。但观音殿拆了以后,由各种原因的引起出现了很多凶事,丧失了很多可爱的小伙子。后来又出现三次火灾,烧光了失火的户主财产,连带周围各家遭受惨重损失,可好的是人畜无碍。这些可能是警钟吧,但是人们依然没有意识到。
再后来就是最惨的事情发生了:2013年10月12日下午,田山的集体林失火,全村人都去扑救,结果有8个人一同遇难。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火灾,也是集体遇难最多的一次!这次人们彻底觉醒了,任德寿的长孙任茂超主动牵头集资,远嫁西安的任茂云出资5万元打基础,加之四方香客出资,重建观音殿。任登元从西安接来观音、财神、火神像,并请来高僧开光。至此,远近香客不断,香火重新兴旺起来。观音乃是大慈大悲,护佑世人之神。
田山自从观音殿建起以后这八年时间,当地的人心凝聚,在家都享天伦之乐,出外创业有成,再无惨事发生。村民交口赞颂:我们的幸福,皆赖观音护佑矣!重修观音殿以后,村民又在院子东头修了一座碑山神庙,里面敬有碑山神像,也是和观音殿一同开的光。很多人有了病就去敬神保佑,特别是有了跌打损伤,去讨一碗药水搽搽,你道怎样?好了!这倒是心理作用还是别的原因,反正有人治好病了是事实。碑山庙再往东两公里有个秀才岭,那是旧社会出很多秀才的地方,传说那里经常有观音现身。观音现身一次,那里就会出几个秀才或者举人。秀才岭前是一面三百多米高的石岩,那岩垂直立面,很像一堵巨大的墙壁。在“墻壁”上有8米多长,水桶粗细那样一条灰白色相间隔的石鱼爬在上面,那是有名的神鱼,传说那个神鱼也是观音从天上放下来的。岩根是一个大沟,和神鱼对直下面的沟里有一个20米见方的水潭,那是神鱼洗澡的地方。至于这个神鱼的出身[图片]及其来历经过,请参看民间故事《秀才岭前的神鱼》。
作者介绍:
任登庚,男,汉族,大专文化程度,共产党员,出生于1960年11月,家住旬阳市白柳镇佛洞村。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人文学会会员,旬阳市老促学会会员,在四级调研员岗位上退休。
1978年高中毕业后,历任代理教师、大队会计、信用社信贷员。1984年任副乡长,从此在乡镇历任乡长、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期间参加党校在职函授学习两年,离职在党校学习一年,在职参加《清明》《希望》小说函授学习两年。回县级单位工作后,历任正科级纪检组长、副局长、四级调研员。平时爱好文学,公开出版三部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变迁》。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