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安康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的杨义龙同志,1998至2004年曾在旬阳县甘溪镇担任镇长、镇党委书记,期间他不仅为甘溪经济社会发展立下汗马之功,而且对甘溪教育事业发展影响深远。
1998年3月,杨义龙由县政府办调任甘溪镇任人民政府镇长,到任后,他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他在党委会上明确表态:教育的钱优先拔付,教育的事优先办理,教育的人不准借用。在镇村两级干部会上提出要求:镇上干部下村,要多走一步进学校,了解学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回镇后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村干部每月至少一次到学校,看看校舍是否安全,了解校园周边环境状况,为教师工作排忧解难;全镇教职员工要贯彻‘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教育全体孩子,影响整个社会’的办学理念,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培养更多合格人才。由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镇上下形成了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教育发展迎来了美好的春天。
大力兴办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必须有主导产业来支撑,而要发展主导产业,就需要先进的技术,为实现农村劳动力人人有一项致富本领的目标,杨义龙镇长在1999年正月‘两干’会上,发出了办好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号召。镇农技校由农技站牵头,文教办协助,主要培养镇内的能人大户及镇村干部,帮助他们更换脑筋,掌握技术,辐射和带动全镇群众发家致富;村农技校则由文教办负总责,村级小学和村委会具体落实,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学会科学种植、养殖、加工,增产增收。一时间全镇干群学烤烟栽培烘烤、黄姜田间管护、蚕茧桑叶丰产、果树移栽嫁接、畜禽喂养防疫等技术蔚然成风,主导产业烟、姜、桑、畜、菜等不断发展壮大,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00年,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创建成了安康市示范农技校,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奖励。
无偿调拔房屋给学校。九十年代末,正是中小学生入学的高峰期,规模较大的学校面临校舍不足的困难。镇党委、政府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杨义龙镇长带领镇政府分管领导、教育办主任到校调研,毅然做出将撤区并乡前几个乡的办公楼无偿划拔给学校使用,大岭九年制学校得到了原大岭乡政府三层21间砖混结构办公楼,镇文教办由甘溪初中搬迁往原甘溪乡政府办公楼靠北,另外将甘溪乡政府办公楼靠南房屋用于开办幼儿园。几所规模较大的学校校舍极度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为教育发展解了燃眉之急。
开办幼儿园。随着镇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以前,学龄前儿童大多通过学校附设的学前班就读,但小学化倾向严重,不是侧重于保教保育,而更多的是传授知识。为解决这一难题,2000年3月,刚上任镇党委书记的杨义龙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开办甘溪镇幼儿园。没有教室及辅助用房,划拔原甘溪乡政府办公用房进行改造,没有幼儿活动场地,划拔原甘溪乡水泥建材预制厂场地,没有教师,抽调中小学能歌善舞、热爱幼教的年轻女教师担任,2001年9月,幼儿园正式开园,64名幼儿分成大、中、小三个班开展保教保育工作,家长叫好,群众赞许,可谁又知道镇党委、政府领导付出了多少心血。
创建省级教育强镇。2001年春,镇党委作出用2-3年时间创建陕西省教育强镇的决定。要知道,省级教育强镇标准高、验收严。为打消干部群众顾虑,增强创建的信心和决心,杨义龙书记主持召开镇机关干部、镇属及驻镇单位负责人、村三职干部和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创建动员会,会上组织学习了《陕西省教育强镇评估指标体系》,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责任组长,财政、司法、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镇级领导包片,镇属单位负责人包村、驻村干部包组的“三包”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领导小组不定期开展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商讨整改措施。普及程度是硬指标,必须达100%,干部、教师入户动员未入学或辍学学生返校;校舍无危房属于一票否决范畴,镇财政多方筹措资金帮助解决。对标对表,缺啥补啥,硬件不足软件补,两年多时间全镇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内部管理、教学质量、后勤保障发生了质的飞跃。2003年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这是全县第一个省级教育强镇,为后来的旬阳创建教育强县积累了经验。杨书记笑了,干部群众笑了,甘溪教育创造了历史辉煌。
“教育优先发展”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更多的出现在讲话、报告之中,只有各级党政领导做到想教育之所想,急教育之所急,解教育之所困,帮教育之所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得以落实。杨义龙书记做到了,他把一切为了教育、一切支持教育、一切发展教育的口号落在了实处,收获到的是甘溪教育突破性、跨跃式、均衡化发展,收获到的是甘溪人民对他的赞许和爱戴。
作者简介:
向维录,陕西旬阳人,中共党员,高级教师。1983年7月安康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先后担任语文教研员、初中教导主任、九年制学校校长、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工作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先后被表彰为安康市优秀教师、旬阳县劳动模范、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