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二题 文/王庭德
4263
《小 年》一到腊月,乡村就早早地拉开了年的帷幕。忙碌的身影在院落穿梭,乡亲们“您家年货办好了吧!”的问候声此起彼伏。但真正迈进年的大门,却是小年。小年习俗有两个:扫年和祭灶。所以说,想进入实质的年,要经过小年这扇门。只有到了小年这天,年才算得是真的到来。又逢小年。腊月二十三,乡下人该扫尘、清洗器具准备过年了,祭灶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去了……凝望着家乡的方向,小年的印象逐渐在心里鲜活起来,奶奶那堆满皱
散文 4263
铜钱关,是我魂牵梦绕的老家。老家的地名,准确点说,是陕南的旬阳市铜钱关镇。关于铜钱关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几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那里位于陕鄂交界之处,有长城关隘,自古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特别是富含铜矿,宋、明时期大规模开采铜矿铸造铜钱,因此得名。据说乾隆年间,陕西铸造铜钱,每年需赴铜钱关采购铜、铅。清末时,随着新的采矿技术逐步引进,一些富商大贾对开采铜钱关矿产资源再度跃跃欲试。宣统三年,上海商人卞某曾
散文 4891
周末的空闲恰遇初冬一缕缕暖阳,或睡个懒觉,或去汉江边沐浴光的和谐……思绪难定之时,旬阳老乡吴鸿也是文友,发信约去安康高新区桃花源,我还没去过这颇具魔力的“网红”打卡地,有好友相助,我可欣然前往。对于出走不便、难得以游玩心情外出的我,不快的车速显现着友人的用心,这样能充分欣赏一路的风景,条条宽敞时尚的高新大道,身着“黄金甲”的银杏沿路肃立,散发着平安祥和的气息;一排排俨如仕女神情的青柳,把人带入宫廷
散文 861
有朋友说离我家不远的“瓷艺园”非常漂亮,堪比天津著名的“瓷房子”,昨天我和爱人便赶过去一探究竟,果然大开眼界。“瓷艺园”位于水西公园北侧的别墅区内,我们老远就被大门处的“天官赐福”壁画震撼到了,其高8米、长10多米,色彩艳丽,栩栩如生。走近才发现,整个画面完全是用古瓷片粘贴而成,线条和颜色都为古瓷的本色出演,制作应该非常具有挑战性,而且人物呈浮雕状,贴瓷便更加考验功底了。我不由得赞叹道:“这工艺不
散文 4187
海河是天津城的母亲河,它浩浩汤汤横贯市区,最终投入渤海的怀抱,而其干流的起点即在南运河、子牙河与北运河交汇的“三岔河口”,这里还是天津之名的起源地。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定都南京,他原打算将皇位传给大儿子朱标,可朱标不幸英年早逝,他的儿子朱允炆便被选为接班人。这位21岁即位的天子意气风发,意欲削夺其叔叔们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但遭到各位藩王的强烈抵制。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发兵南下,第二年他率军从
散文 4574
春分过后,天津王兰庄的南湖公园才真正走进了春天。公园并不大,环绕其一周的塑胶跑道上标有长度符号,最大数值为500米,但里面的景致却非常丰富。湖中除了九曲栈道、风雨长廊、观景平台、香荷藕池外,还有一座水禽岛,上面散养着数不尽的黑天鹅、绿头鸭、大白鹅、鸳鸯鸭、芦花鸡,它们大小各异,色彩不一,叽叽喳喳,“鸟”声鼎沸,恰似在开百禽迎春大会,讨论着近期的踏青计划,甚是热闹。湖畔的六角凉亭翘脊飞檐,恍若敛翅小
散文 3125
3月20日,时值春分。晨曦初露,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走向屋内,卧上了床头,又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呀!我顿时来了兴致,想去旬河公园赏花。前几天路过河堤,我看见了那些碧桃花,正在次第开放,当时步履匆匆,没有细看。这天,我提前充好手机,吃过早点,从烟草公司后门出去,过公路,下河边,沿步道溯河而上,一会儿就到了桃园。抬头碧空如洗,眼前河水清清,岸边杨柳依依,道旁的三叶草绿绿葱葱,地上的马鞭草仍是枯黄色,毕
散文 3778
根据(旬阳志)历史文献记载,旬阳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厚重。(1)旬阳城,最早始于秦汉时期,故有“秦时设关,西汉置县”之说。山城旬阳,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秦楚之尾,也是鄂豫陕边区的锁钥之地。被誉为“中华太极城”的旬阳,既是汉水文化发源地,又是一块鄂豫陕红色革命根据地,更是一座中华历史文化名城。明崇贞八年始建城池,历经世事沧桑,风云变幻。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有诗人这样描述:“满城灯火列星案,一曲洵水绕太极
散文 4187
甲辰龙年春分刚过,为庆祝伟大祖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荣幸作为省政协人才库特聘专家参加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全会并做发言。深感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欣然命笔,谨赋怀……(一)红色党旗领航向,春和景明文脉昌。文化强省道义扛,千年文明长安长。非遗遍布三秦里,文化传承龙飞扬。渭华照金播火种,延安精神放光芒。(二)千年古都文史广,常来长安薪火旺。绵延秦川八百里,秦风汉韵秦声亮。文化自信为
诗歌 3765
摘要:郑国渠旅游风景区依托张家山的自然风光、泾河大峡谷和郑国渠首暨历代引泾工程遗址、仪祉纪念馆而开发的综合旅游景区,集历史文化、自然人文、生态旅游为一体。泾河峡谷、峡谷漂流、天洞、孔雀湾等,整个游完也需耗费3~4小时。天篮水清,阳光明媚,四季不同,各色树叶点缀苍茫绿山,值得游玩。2024年3月8日,西北建设杂志社一行17人(妇女节,女性和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去郑国渠泾河大峡谷参观。进入景区的道路
散文 3352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