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公粮 文/向维录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每年端午节过后,家家户户都要到县城粮站交公粮,完成生产队下达的指标任务。我家住在菜湾区金洞乡和平大队第三生产队(现城关镇龙头村三组,小地名申家坪),山高坡徒,不通公路,交公粮需肩扛背驼走20余里山路到县城,由于家里孩子小,因此交公粮成了家中的一件难事。
端午节过后,母亲把装在柜里的粮食拿出来晾晒几天,然后用簸箕簸、筛子筛,直到无一点儿杂质为止交粮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分三个口袋把公粮装起来,百十斤的父亲扛,四五十斤的大哥扛,二三十斤的我扛。第二天,母亲凌晨四点多起床,为我们准备早饭和干粮,五点叫醒我们,起床吃饭。母亲还不停催促,“你们快点儿,去迟了排队在后面,交的就迟。”五点半左右,我们扛着粮袋就出发了,我和大哥走在前面,父亲走在后面,约三个多小时就到了河湾渡口。父亲担心我们扛东西不好上船,就让我们把粮袋放在岸边,他一个个往船上搬,下船也是一样。约九点半,我们来到粮站,交粮的人很多,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我们只好排在后面。十二点多,终于轮到我们交粮了,验粮员从粮袋里铲了些粮食,先用手拨了几下,再挑几颗放在嘴里咬,“还好。”然后过秤,公粮算顺利的交上了。交完后,父亲取出干粮(锅盔馍)给我和大哥吃,口渴了就爬在水笼头上喝上几口。
有一年,我们也九点多就到了粮站,约十一点轮到我们验粮了,验粮员咬了几颗后,对父亲说:“太潮了,没干好,拿到场子晒干再来交。”我们只好把粮袋扛到库房前的场地上,倒在水泥地面上晒。父亲对我说:“你在这里看着,我和你哥到百货大楼买点儿东西。”我答应了,父亲又取出干粮让我们兄弟俩吃。太阳很大,我坐在粮库雨棚下的台阶上看着晒的粮。两三个小时之后,父亲和大哥才回来,父亲捧起地上晒的粮找验粮员验收,验粮员用牙咬了几颗,“还不行,再晒会儿。”父亲说:“我们住在申家坪,晚了就回不去了。”验粮员坚持要晒干再收。这时大哥告诉父亲:“听说东庄何姑父的一个亲戚从吕河粮站调这儿来了,去找找,让他给说几句好话。”父亲回答:“麻烦人家干啥,我们只要能过最后一渡就行了。”约五点多,父亲又请验粮员来验收。验粮员答应“可以过秤”,这才把粮交上。我们转回的确过的是最后一渡,走到无梁殿天就黑了,快十点才回到家。母亲问:“咋回来这么迟?”父亲把在粮站晒粮的事说了。
八十年代中期,交公粮改为缴农业税,山高路远的农民不用再肩扛背驼交公粮了。2006年,全国人大通过决议,取消农业税,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再也不收了,还给农民种粮补贴。共产党对农村、农业、农民实在太好了,农民群众感激不尽。
作者简介:
向维录,陕西旬阳人,中共党员,高级教师。1983年7月安康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先后担任语文教研员、初中教导主任、九年制学校校长、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工作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先后被表彰为安康市优秀教师、旬阳县劳动模范、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本文TAG: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旬阳诗歌]九九重阳感怀 文/胡本旺
- [旬阳诗歌]汉水文化携安康翠醇食品有限公司重阳慰问老会员 文/棕杰
- [旬阳诗歌]诗吟:重阳 文/棕杰
- [旬阳诗歌]《岁月》两首 文/李明清
- [旬阳文学]长篇小说连载《六十以后》13.重回延安(4) 文/李康平
- [旬阳小说]长篇小说连载《六十以后》13.重回延安(3) 文/李康平
- [旬阳小说]长篇小说连载《六十以后》13.重回延安(2) 文/李康平
- [旬阳小说]长篇小说连载《六十以后》13.重回延安(1) 文/李康平
- [旬阳诗歌]沿黄丝路果飘香 文/吕东奇
- [旬阳散文]吃咸菜的年代 文/华美
- [旬阳散文]深秋,梦在故乡里 文/刘家胜
- [旬阳诗歌]国庆书画展 文/棕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