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诗韵华章 > 散文

郭冬青:心灯(散文)

作者:郭冬青 时间:2025-07-02 16:20:03 点击数:
导读:沈老师永远不知道,正是她所传递的温暖和光明,像一盏心灯,照耀着我度过了那段特殊时期的岁月。 沈老师是我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转学至新学校的第一任班主任。

沈老师永远不知道,正是她所传递的温暖和光明,像一盏心灯,照耀着我度过了那段特殊时期的岁月。  

沈老师是我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转学至新学校的第一任班主任。第一次见到她,瘦高的个子,清秀的面容,白净,清爽,身上有一股好闻的肥皂水味道。  

四年级,我从乡下的祠堂小学转学至父亲单位的子弟学校,像是刘姥姥走进大观园,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开学第一天,同学们都很兴奋,年少无暇,少年懵懂,假期后的重逢,说不完的话,叽叽喳喳,热热闹闹。课堂上,沈老师让转入的新同学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以前在哪上学。当我站起来说家住撮(zuo)镇时,引起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我的脸红到耳朵根,恨不得地上有个砖缝,立马钻进去。乡下和城镇的差异,让我无所适从。  

记得沈老师静静的看着我,观察着我,嘴角微笑着,然后手势一摆,阻止了同学们的哄笑,让我做回座位,也不在课堂上纠正我的读音,继续让新转学的同学作自我介绍。  

下课后沈老师找到我,温柔地纠正我课堂上的读音,“撮镇”读“cuo”不是“zuo”。我又敏感又害羞,红着脸默默的记着,我像个丑小鸭一样维护着我可怜的自尊。沈老师像是捕捉到我的心思,微笑着鼓励着,不急不慢地教我发音。不记得当时还说了什么话,沈老师是那么温柔,那么安静,像妈妈一样,保护着一名新同学的脆弱的心灵。  

以前在乡下,从没有想到上学还有尴尬事。课堂上,族里的代课老师让我们背书,写字。代课老师农忙的时候,我就是小老师,领着同学们一起朗读,发着并不标准的语音沾沾自喜。放学了,书包一扔,不是打猪草就是放鹅。在乡下野惯的丫头,忽然坐在高大的教学楼里,从此有了心事,有了压力。说不好普通话,比班上的同学年龄大,没有漂亮的黄书包,干净的白球鞋,我越来越自卑,觉得自己像个异乡人。更多时日,总是孤独的坐在教室一角,刻意和同学们保持距离,与同学们格格不入。  

沈老师像是白骨精肚里的孙悟空,她知道我的每一个想法。她看到了我在口语上的努力,她捕捉到我的敏感,她也注意到我的孤独,她观察着每一位新转学的学生。记得她为了鼓励我学好普通话,课堂上送我一本崭新的《新华字典》;记得她为了让我融入集体,让我担任劳动委员;记得课堂上她让我读书、让我发言,记得她的每一句鼓励和微笑,记得她在作文本上划的红圈圈......时至今日,沈老师的音容笑貌就像在昨天一样,润物细无声的吸引着我,关心着我。我至今还记得同学们羡慕的眼神。  

渐渐地,我忘记自己是个丑小鸭。课间我和同学们一起跳绳、跳房子,和同学们砸沙包、丢手绢;课堂上,我大胆地回答问题,上台解算术题。慢慢地,发现同学们不再是异样的眼光,她们和我一起做游戏、写作业、打扫卫生。我也发现,沈老师看我的眼神有了更多的笑意。我好像重新找回了自己,有了乡下野丫头的自信和自在。  

后来,上学工作,结婚生子,一路走来,总感觉有沈老师的影子伴随我左右。沈老师干净的衣着,好闻的肥皂水味道,妈妈样的笑容,总是念念不忘。虽然没能实现小时候作文里立下的志愿,像沈老师一样成为一名教师,但是我也学会了微笑,成为一个阳光自信的人。或许是潜移默化,或许是耳提面命,我的孩子成为了一名老师,一名小学班主任。当她把“优秀教师”的奖杯交给我时,当年心底沉睡的愿望实现了,我又一次想到沈老师的微笑。  

当车子驶过新修的合马路,当一幢熟悉的灰色楼房跳入眼眶,暮年的我仍会激动不已:“那是我的小学。在那里,我遇到了沈老师。”每次,我总要去附近走走,试图从过去的细枝末节中,重拾起那些散落在记忆中的旧时光。  

记忆里,沈老师的微笑总是那么明亮,那么温馨,像一盏心灯。  

2025年6月郭冬青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郭冬青,安徽合肥人,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偶有作品发表在媒体报刊。

本期编辑:萧筱玥

责任编辑:陈羽

本文TAG: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本文编辑

小编

TA发布信息

编辑简介:
Copyright © 旬阳门户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陈睿律师
陕ICP备2023000076号-2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495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