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在内陆的我是一个没有见过海的孩子,对于海的印象多是来自手机视频上的画面,大海或是蔚蓝祥和,或是惊涛骇浪,抑或是哥哥口中的“屈辱与希望”。后来啊,随着我慢慢长大,哥哥的心里的海也成了我心中的那片海。
哥哥是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兵那年,他被分配去青岛当了海军。那时的我,对于海是陌生的,感性的,怎么也想不通哥哥心中的海为什么是那么的抽象,更不解它与屈辱与希望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原先的我以为,海风是湿咸的,海浪是轻柔的,海鸥是缠绵的,大海不应该是自由和美好的象征吗?可后来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我渐渐感同身受到了大海除了美丽和光鲜外,还有那无法抹去的屈辱和苦难——那是一片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炸开“国门”的海,那是一片用四万万中国同胞血泪凝成的海,那是一片中国近代史不堪回首的海。
历史不会忘记1840年,这是给每一个中国人脑海里烙印下耻辱、在心中蒙上雾霾的一年,那数以百计的不平等条约像一条条依附在腐朽帝国身上贪婪吮吸鲜血的水蛭,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灰。青岛、海军,或许正是因为这两个因素的叠加,让他心中的海变成了“屈辱”。
绝地反弹,向死而生,苦难也正是希望的开始,只有打破一个旧世界,才能建立一个新世界。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让我更痛彻的明白,为什么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那些在国将不国时挺身而出的仁人志士,那些明知是死亦会横刀向天笑的革命前驱,有他们方才有了如今的这片充满希望的海。曾经我们闭关锁国,如今我们挺进深蓝;曾经我们小艇打大舰,如今我们已然有了三艘航母;曾经我们的渔船不能越过台海中界线,如今我们的导弹跨过了台湾岛上空!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回望党史和建国史,我看到的是筚路蓝缕到康庄大道的一路,看到的是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的一路,看到是由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救亡图存和无数社会主义建设者殚精竭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一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哥哥心中的海,也是我心中的海,抑或是每个国人心中的海,带着民族希望的海。
为了我心中的那片海,为了国家和民族共同的那片海,恰同学少年,我辈当自强!
(作者:王晨宇 西安市欧亚中学 八年级学生)
本文来源:灞柳文学 责任主编:郝晓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