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感觉比往年来的都早一些,从元旦过后,每天都能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要是晚上,还能看到漫天飞舞的烟花,从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儿里,似乎在告诉我们,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岁月的年轮牵着我从一年走向另一年,一年又一年,让我已是不惑之年,每一年都经历着不一样的时光,生命也在这一年又一年里,一步一步的走向人生的另一端。光阴荏苒,沉重的岁月脚步,摇醒了我童年的记忆,小时候的日子就像在昨天。
我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秦岭山区,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过新年。因为过新年的时候,可以穿上新衣裳,所以过新年就成了我小时候心中的一个期盼。
那时候刚进入腊月,家家户户也都忙了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街坊邻居们见面打招呼,也都会问道:“新衣裳买了没?”买了的就会痛快的回答道,已经买了;没买的也会回答道,就准备这几天去给娃们弄去。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爸妈都会很早的给我把新衣裳买好,有时候,母亲也会催着让父亲早点带我去买,生怕错过了大年初一穿新衣服。
农村娃那时候一年到头也去不了几次县城,每年买新衣裳父亲都会带着我去县里。我家离县城有几十公里的路程,早上六点多我就和父亲起来到村口的公路等去县城的班车,班车每天只有一趟,错过了就要等到第二天了,所以必须早早的就起来。坐上班车大概两小时就到县城,到站下车后,父亲都会先带我去车站旁边的羊肉泡馍馆吃一碗羊肉泡馍,以至于我现在最喜欢吃的还是老家县城的羊肉泡馍,每一次父亲都会把自己碗里的肉夹给我,小时候没想那么多,只管自己吃,现在每次想起,眼眶里都有止不住的泪水,父爱如山,父爱如海,也不知今生还能不能报答亲爱的父亲。
吃完饭父亲就带我去车站对面的农贸市场和县上的百货大楼买衣服。每家店铺都会进去看一下,那时候我对衣服的样式和质量也没有什么要求,心中想着只要是新的就行,父亲总会问我要那一件、行不行,我要么不回答,要么小声的回答着,到最后,基本上都是卖衣裳的老板和父亲帮我选定样式,然后在试穿比比大小是否合身。我的新衣裳买好后,心里就特别高兴。这时候,父亲便会去置办其它年货,我就跟着父亲或者自己去车站等父亲回来,大概中午十二点多,家里需要的东西都买齐全了,我就和父亲坐在班车上等着回去。
到家后,母亲已经做好饭等着我们。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就问,给我把衣裳买好了没有,然后就让我试穿着给她看看是否合身,每一次母亲都看的特别仔细。试完之后,母亲便收起来放好,等大年初一早上起来再穿。小时候,从没看到过父母给自己买一件新衣裳,长大后的我也终于明白。
那时候并不是所有人家过年都会给孩子们买新衣裳,更多的是到集市把布买回来,然后找村里会做衣服的人给娃做或者是自己给娃做。家里我淑云姑心灵手巧,在县上学会了做新衣裳后,在我们老家十里八村都是有名的,后来自己也在老家办了几期裁缝学习班,教会了好多人。记得我姑结婚的时候,爷爷给的陪嫁缝纫机、锁边机也是应有尽有。
我淑云姑人好脾气也好,不管对谁都十分热情。做的衣服也是非常好,不管给谁做,穿到身上后都很合身、很大方,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每年到十一月后找我姑做衣裳和裁剪的人就络绎不绝。每年过新年前的一两个月,也是我淑云姑最忙的时候,十里八村的邻居都会拿着布料来找我姑做衣裳。有些会做的人不会裁剪,需要我姑给量好裁剪锁边后,拿回去自己做;大多是不会做的,就需要我姑连裁剪带做一起完成。就算再忙,我姑也不失信于人,会在说好的时间内把衣裳做好,等着邻居们前来取走。
到了大年初一早上,人们都早早的起来,孩子们穿上新衣裳,吃完饭后,孩子们就都去村里边玩,其实更多的是让人们看到自己穿的新衣裳。
岁月如梭,时光的脚步前行不止,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小时候盼着过新年穿新衣的那个时代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一去不复返了。但是,那个年代是我们出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许许多多大山里长大的人终生难以忘怀的,在我的心中更是父母对我的无尽的爱。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兔年的钟声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城市的灯火辉煌,更加激起了我对儿时穿新衣、过新年的的怀念,更怀念的是父母对我深深的爱和难以忘怀的亲情。
作者简介:
郝晓东,笔名:初心,籍陕西洛南,现居西安浐灞,创作有多篇诗歌、散文、小小说等文学作品发表于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