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叶墨香:家乡的三月三
author:叶墨香   2025-03-31   click:6044

我的家乡在湖北东北部的农村,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在我们那称为花朝节,是小女孩爱美的日子,长大的女孩都要在这天打耳洞。

我的第一次打耳洞,是奶奶用一根缝衣针,把我夹在腿中间,活生生地用针穿过耳朵的。那年我四岁,吃过早饭,奶奶就开始准备扎耳洞的器具了,缝衣针在火上烤过,再和棉线一起放入开水里烫着。为了减轻痛苦,扎之前,奶奶在我耳朵上涂上香油,然后用手反复揉捏耳垂,揉搓一会看一看,直到把耳垂捏薄,变成两张透亮的皮,就可以扎了,她说揉捏得越薄越好扎,能一下扎过去了,又快又不疼。

我忍着疼被她揉捏得龇牙咧嘴。奶奶反复看了几次后,抽出了缝衣针,看到奶奶容嬷嬷扎紫薇的架势,我吓得浑身发抖,扯开喉咙开始嚎叫,挣脱了她就开始跑,奶奶将我逮住,一巴掌呼在屁股上,大声呵斥:“不打耳洞,以后嫁不出去的。”

我一边嚎叫一边喊:“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谁稀罕。”最终没有逃过魔掌,被奶奶一把薅住夹在双腿间,一边按住我脑袋一边吓唬我:“别乱动,不然扎歪了还得抽出来再扎!”我吓得不敢动弹,就只敢嚎叫,奶奶用手捏着耳垂,确定位置后,一针下去,钻心地疼,奶奶迅速拉过棉线打个圈结,抹上香油防止发炎,然后照着屁股一巴掌,我抽泣着摸着红肿的耳垂,不禁悲从心中来,感觉自己跟牛带上鼻拘儿一样,再也不自由了。

穿上棉线后还没完,每天还要来回拉动棉线防止耳洞愈合,如此一个月后,耳洞就形成了,拆开棉线,插入一根小竹签,就是最原始的耳钉了。

说来出奇,等到年龄相仿的小姑娘们都开始戴花花绿绿亮闪闪的耳坠时,唯有我戴什么都不行,一戴就半边脸起水泡,跟毁容一样,长大后才知道是皮肤过敏,看着别的小姑娘们戴着漂亮的耳坠在油菜花里钻来钻去,而我只能插着小竹签。

直到有一次,我在家里翻出一对铃铛,古时候的物件,有耳钩,明显是耳坠,母亲就给我戴上试试,居然没有过敏,后来知道这个是银的。

于是,奶奶得出结论,只有金银我可以戴,这丫头怕是以后是个富贵命。

从我上学时,奶奶便开始用满怀期望的口吻对我说:“好好读书,将来要当个先生。”在他们那辈人的心中,教书先生是有学问受人尊敬的象征。

长大后,我用事实打脸了奶奶的说法,证明了封建迷信不可信!话说这银铃铛戴了一段时间也不得劲,一走路叮当叮当地响,感觉自己跟个小狗一样。

后来的某天,在学校和人冲突,被人拽了铃铛,顿时鲜血直流,回家愤而弃之,又恢复到小竹签的状态。后来的几年里,偶尔戴一两次,但是真心不方便打架,最终还是没有戴了。

再次真正意义戴上耳环是我出嫁的时候。

那一年,奶奶九十二岁,不管家里境况如何改变,她和爷爷依然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自己种地、上山砍柴。每到冬天,老两口煮上个小火锅,炖点肉、烫点菜,简单纯朴的生活里有着简单的恬静与快乐。

我出嫁那年回家,她看着我一身新衣,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会给我整整衣服,一会又摸摸我的头。见到我戴耳环了,就问我:“是金耳环吗?”我点点头。

她得意地对大家说:“我就说丫头是个富贵命,一辈子要穿金戴银的。”惹得客人们哄然大笑。最后又拉着我的手问这问那,耳有些背,和她说话像是吵架,就算这样,往往还是答非所问、张冠李戴,最后大家都听不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她也就只能拍着我的手说:“平平安安的就好!”那时,我们都盼望着二老能活过百岁,看到五世同堂,而如今爷爷奶奶也已故去多年,终是熬不过岁月的沧桑。

三月三.jpg

儿时的三月三,除了女孩打耳洞,奶奶还会给我们煮麻花煮鸡蛋。水开后打入荷包蛋,成型后放入麻花,加入白糖后,奶奶从猪油陶罐里舀出一勺黄白的猪油,香气就蕴溢出来了,咸咸的甜甜的,油香油香的。我们一群孙子孙女围着灶台,馋的口水流,端着碗,排着队,一人一勺子。一群孩子为了谁碗里的鸡蛋完整,谁的麻花多,吵着闹着,奶奶边笑边骂着。

吃完后,奶奶指使我们去麦地菜园里挖老荠菜,要给我们做荠菜花煮鸡蛋,说三月三这天吃了荠菜花煮鸡蛋能治疗头晕,必须是开花的老荠菜,与带壳的鸡蛋一起煮。煮的时候,用勺子敲破鸡蛋壳,让荠菜的青汁渗入鸡蛋中,煮好后只吃鸡蛋,扒开鸡蛋壳,鸡蛋呈现出弯弯曲曲的青绿色花纹,混着清新的荠菜味,形成了童年独特的美味。

奶奶去世后,母亲便在每年的三月三给我们做这两道美食。

长大后,走出家乡,便很少能在家过三月三了,每逢三月三,年过七十的母亲仍然记得叮嘱我们兄妹几人,在这天要吃点荠菜花煮鸡蛋能治头晕,怕我不会做,每次都会反复叮嘱,一定要挖开花的老荠菜,否则没有效果,水开后放荠菜和鸡蛋,几分钟后敲破蛋壳,看到荠菜快发黄的时候就停火……但是我却始终做不出来那个味道,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又到了一年的三月三,我已过不惑之年,回想起家乡三月三的情景,仍是那么亲切,那么令人神往。虽然物质上没有今天的丰厚,但是那个时候的幸福快乐时光是永远也找不到了,那些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爱,承载着庸常而细碎的幸福,给予我们一生的牵挂与温暖!

作者简介:

 叶.jpg

叶墨香,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个人喜爱看书、写作、摄影,偶然提笔写作,信马由缰。小说、散文、诗歌、评论都偶有尝试,追求艺术真实和文学批判,常年以各种笔名混迹于网络平台,先后发表小说、诗歌、散文近100首(篇),虽文笔平庸无建树,然笔耕不辍自得其乐。

本期编辑:刘萧娇

责任编辑:肖海娟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