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长篇小说《变迁》连载之第二十六章:《撤区并乡的动荡》(二) 文/任登庚
author:任登庚   2025-04-21   click:5613

(二)

十月五日十时整,县上招待所会议室的主席台下座无虚席,大家都按时到会,静等着主席台上的人到来。有几个被新提拔的干部,今天一改往日会议开始后才慢慢腾腾地到会场的习惯,破例提前半小时就到场,并且抢着坐在了前排。显然,他们的心情有些迫不及待。要知道,这在每一个人的人生进程中,是多么大的一步啊!大步跨进,大步跨进,喊了这么多年的大步跨进,可是有几个人大步跨进过!这一次,乡上这么多人从股级一步上到科级的档次上,这才真的叫大步跨进哩!

到了开会时间,县上领导都出了场。坐在主席台跟前几个干部一见领导落座,竟高兴地拍起了手。周正本来就讨厌这一套,他笑着伸出双掌向下按了两下,掌声戛然而止。他平常是和下级干部们玩笑惯了的,这时也感到很有乐趣,一时兴致大发,就想借此活跃一下会场的气氛,笑着向台下带出了他那四川老家的骂人腔:

“你们这几个家伙,平常喊你们开会总是拖拖拉拉,哪一次都没按时到过!听说我们要去检查就吓得躲躲闪闪。今天给你们升了官,倒想起了给我们拍手,都是些势利之人……”

这一来逗得台下顿时哄堂大笑。台前那几个被骂的人倒也没有挨骂的感觉,他们掩饰不住自己满脸的喜色,还笑着东张西望,那种得意劲就像戴笠被蒋校长骂了“娘希匹”似地高兴。

会议正式开始了,先是由分管宣传的副书记宣布了县委《关于机构改革的决定》。《决定》的文件不但长,而且很详细,开始说的是区级层次,然后说到乡级。撤销某某区,撤销某某乡,某乡与某乡合并,新设立某镇或某乡,镇或乡的地址设于何处……最后一句作了归结:全县原有十个区,六十四个乡镇,现在撤并成十五个乡,十五个镇,三十个新设立的乡(镇)格次统一升为正科级!

《决定》宣布以后,接下来是组织部长宣布了干部任命的文件。人员任命分党委、人大、政府三套班子,党委班子有书记和副书记,副书记最少是两个人,其中有一名专职副书记,一名被推荐为乡(镇)长的候选人。人大班子只有一名主席,政府班子根据乡(镇)的大小,安排了一名乡(镇)长和至少两名以上的副乡(镇)长候选人。三套班子中,党委的书记和副书记属于任命的,人大和政府班子成员属于组织推荐的候选人,都要等到人代会选举过后发了公告才合法。

县委的两个文件刚刚宣读结束,县纪检委就接着宣布了机构改革时的纪律要求,规定了不能借机构改革之机私分钱物,不准大吃大喝和搞接送。最后规定了统一口径:“新任命的人员,必须在十月十日前到位。违者,以违反纪律论处……”

周正在几个文件宣布结束之后,又笑着向大家嘱咐了一通,说了一些应该注意的事情。他们一班子领导人由于在洵河县待得时间比较长,和基层干部们相当熟悉,大家都对他们感到特别亲热,平常听他们那谝家常似的工作安排,比听论坛会上那些高深理论的发言还要仔细,在工作中对他们那淡淡语气的讲话比落实有些文件还要认真。这次会上被提拔的人,如果没有县委领导出面来亲亲热热地说上几句,谁能保证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报到?

我们十指岭乡来开会的两个人都在文件之内,周明旺被调到县单位所在地的城关镇去当镇长,我被调回冷水乡当乡长。我们原单位十指岭乡被撤销,合并到了洵湾镇。另外,我听人事局长介绍,我们的马大山乡长被安排到了县级单位当了副局长,这也算是比较理想的事。

原洵湾乡的袁新和我一同被安排到冷水乡去任职,他任乡党委书记,我任政府乡长。袁新这人由于以前和我同在一个区,我们经常在一起开会,因而相互之间也有一些了解。他比我还小几岁,年轻,性子直,在单位工作敢想敢说,遇事不怕权势施压,很少有顾忌,有几次区上开会,他当面把牛正德顶得下不来台。当时都说全区的乡上有两个二杆子书记,一个说的是周明旺,另一个就是说他。大家虽然把他和周明旺并列为二杆子书记,但并不是像农村所说的那种不成器的二杆子,而是指他俩有魄力,有正直的心肠,遇到不符合基层的事情了敢向上顶。这两个“二杆子”也有区别,周明旺是属于实干型的,遇到了难事自己能亲自上手去抓。而袁新则属于谋划型的,在重大的困难面前主要侧重于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去化解。

我感到和袁新这样的人合作很称心意。还有使我感到更高兴的是推荐我们的领导钱万平已经当了县级领导,他当区委书记时,在机构改革阶段把我和袁新推荐在一起工作可谓用心良苦。袁新性子“硬”,而我则属于“软”性子,把我俩配在一起搞搭档,在性格上属于互补型,在工作方面双方又都属于办实事的。钱万平建议把我们放到冷水乡当领头人,按他的说法就是在撤区并乡的机构改革中,区上从人事安排方面也算为冷水乡办了一件实事,为这个落后乡的长远发展做了一点贡献。

我在听了县上对机构改革的安排之后,当时心里就生出了无限的依恋之感:洵湾区公所,这个几十年的行政机构,也是我们多年的上司单位,通过今天的一场会议之后就不存在了!尽管原来咱们各乡对区上有很多的意见,但是平心而论,我们有意见的只是区上个别领导的思想意识太差,并不是针对这个机构而言。对于区上的大部分人,尤其是几个正直的领导,我们还是从内心拥戴的。以前在工作时,尽管他们只停留在使唤乡级干部的层面上,但那是机构设置的职责要求问题,也是工作运转的需求,并不是他们哪一个人想要那么做,也不是哪一个人想要改变就能改变了的。想起来,他们对下级干部还是相当恩厚的,我们有哪一个乡干部如果受到了别人的围攻,他们比自己受了委屈还要重视。在那些爱扯皮的人告乡干部的时候,他们就是我们的保护伞,帮我们找县上领导,找县上的部门,从来没有使乡上的官司输在哪一个无理的告状户面前;在县上有个别部门找我们乡上干部们岔子的时候,他们就是我们的靠山,尽力地出面交涉,直到事情摆平为止;在县级以上的单位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检查组时,区上更是一马当先,周转接待,尽量使检查工作组不到乡上来。他们知道乡级接待方面的难处,硬是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保证我们乡干部们能够安心地在一线工作……现在,区级单位撤了,我们乡级的保护伞指望不住了,靠山也倒了,周转环节也没有了。人在思想上一时还真的接受不了,有一种小孩子失去了大人的感觉……

但是,有些人却与我的想法相反,孙成就是这方面突出的代表人。按照县上机构改革的人事安排,他由冷水乡的党委书记在原地被调整成了人大主席。当他在会上听到宣布人事安排以后,就挤到我的身边悄声地说:“我们原来还说区上这一级撤不得呢,要撤也是球大个事!会上的几个文件一念,周书记的几句话一说,说撤还不是简简单单地给撤球子了?”

我听了这话,心里不由地对他生出了一种厌恶之感。这孙成,接触区上的时间比我还长,他一个三年级文化的人在公社当了多年干部,从一个普通的武装干事起,区上把他培养成了武装部长,继之又提拔他当了乡党委书记,按说他应该感谢区上才对。而现在他见区级机构撤了,却在一边幸灾乐祸。接触他这样的人,我感到特别地别扭,但一时又不能当他面直说,因为我们以后还要在一起共事。当下我就回避了他的话题,很谦虚地说:

“这次又把我分回了冷水乡。你是我的老领导,以后还要请你多帮助呀!”

“帮助嘛,那倒谈不上。不过我以前是你的领导,现在当了人大主席,照样还是在管着你!”他的神情虽然是半开着玩笑,但语气却有一种咄咄的逼人之感。

“你说的那是外行话。我们都是正科,平级的,你管谁?”我当下笑着顶他。

“哼!”他语气有些认真了,“我现在搞人大工作有立法权,选举权,罢免权。你若不听我话,要去和袁新搭一伙子,我叫代表们不选你,就是选上了,我也可以开人代会罢免你!”

“瞎东西!”我在心里骂着他,我们还没到单位,他就干起了拉拢一帮,排挤一帮的勾当。这家伙,爱搞团团伙伙的毛病到底还是没改!望着他那得意的神色,我不由地认真思索起了今后如何与他相处的问题来……

【选自长篇小说《变迁》第二十六章:撤区并乡的动荡】(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1-2306301A35YJ.jpg

任登庚,男,汉族,大专文化程度,共产党员,出生于1960年11月,家住旬阳市白柳镇佛洞村。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人文学会会员,旬阳市老促学会会员,在四级调研员岗位上退休。1978年高中毕业后,历任代理教师、大队会计、信用社信贷员。1984年任副乡长,从此在乡镇历任乡长、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期间参加党校在职函授学习两年,离职在党校学习一年,在职参加《清明》《希望》小说函授学习两年。回县级单位工作后,历任正科级纪检组长、副局长、四级调研员。平时爱好文学,公开出版三部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变迁》。

本期编辑:刘萧娇

责任编辑:肖海娟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