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爹退伍后,被分配在赵湾镇工怍,所以,他家一直居住在赵湾镇的旬河岸边。
70年代初,我第一次去他家,记得我刚满十岁。亮哥带我去旬河捉鳖摸鱼,这也是我初次认识旬河。旬河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水质非常优美,清亮清亮的,一望见底,能清楚的看见水中的游鱼和五言六色的石子。一不小心,踩着了石头上的青苔,脚下一滑,半篓的鱼“哗”一下全倒进水里,鱼立即被水冲散,顺河而去,我急得“哇哇”大哭。亮哥指着旬河说,莫哭,莫哭!你瞧,这河里的鱼成群结队、恒河沙数,我们不过再抓几条就是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河里的鱼还真够多的,鲫鱼、鲇鱼、鳜鱼、草鱼、鲤鱼、青莲,还有泥鰍、河虾、螃蟹、黄鳝等等,难以胜数。亮哥还说,这些野生鱼谁都可以钓,谁都可以摸,谁也不阻挡。
直到今天我总算明白了,旬河最主要的是水源好,水质没有污染,适宜鱼类的生长,在这样纯天然生态环境中,无须刻意为之,鱼就能够自然地繁殖和生长,建立了世代相依与共的关系,这足一说明这就是一种生态的自然平衡现象。
那时候,人们都爱去旬河,有的担水,有的洗菜,有的洗衣裳,有的来摸鱼,还有些年轻人也常来河边读书,河边显的很热闹,一直总有人影晃动,一点也不寂寞。最热闹的还是洗衣裳的女人,她们在河边大声地喊着话,无所顾忌地说着自己的老公和孩子,还胡乱的互相开着玩笑,语言极具讽趣,于是,河面上便漂飞着如浪花一样的笑声。
白天,旬河的河湾里是男人们的世界,夏日的午后,男人们便下了河,在河里畅开地泡个澡,一会儿便消除了一天的疲劳。晚上,河湾又成了女人的天下,她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兴致勃勃来到河边,个个脱得精光,就钻进水里,河湾虽很隐密,但她们多也警惕,生怕自己身上神祕的景点走光,被偷看的男人占了便宜。其实,每逢这时,男人们都很自觉地躲的远远的,谁也不会靠近半步,让女人们随意在河湾里称王称霸。
水是湛蓝湛蓝的水,天是湛蓝湛蓝的天。旬河岸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妩媚,荷叶清雅,水草青青,水鸟戏嬉,野鸭遍地,河水碧绿,绿得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令人神往。
我第二次行走旬河时,己是90年代初期,河里没有野生鱼了,因为河里经常有人药鱼,药鱼简直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大鱼小鱼无一幸免,大鱼吃了,小鱼仍掉,非常可惜,让人遗憾。我觉得,人为了贪吃,简直是在造孽。
加之选矿厂、造纸厂、黄姜皂素厂排出大量的污水把河水染成浑浊不清,散发出一股股难闻的气味,野生鱼无法生存,连水草和生命力极强的芦苇都不长了,荷叶枯萎,岸边变得光秃秃的。大量农药的普遍使用,使河里的生物及岸边的植物遭受灭顶之灾,如不禁止和治理,将会危机到人类。
流淌不息的旬河,历史从来也没有停下它前进的步伐, 2000年后,政府开始重视生态平衡,治理河道,旬河沿线生态得到了很好的修复治理。当年的恶劣环境己不复存在。水清了,岸绿了,沿河花草飘香,绿油油的小草和姹紫嫣红的野花挤满了整个河畔,其中还夹杂着一些野果树、映山红、绿树红花,岸柳成行,无数条翠绿欲流的柳枝儿倒影在清澈透明的河水中,水里鱼儿轻游,水面上燕子轻快灵巧的翻飞,更显得一派生机蓬勃。
夏季中午闷热难耐,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人们大多都躲在空调屋里,而我却爱去旬河边的树荫下走动,河风徐徐,微波荡漾,一阵阵凉意袭来,使人心轻气爽,心旷神冶。人类的文明源于河流,一条旬河全长二百一十八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沙罗幛,一路南流到两沟关纳乾佑河,在旬阳县太极城东角汇入汉江。它养育和锤炼了流域沿线的儿女们,约三分之一的人同饮一河水,他们勤劳、淳朴,创造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颇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千百年来,人们逐水而居,赖水而生,无论寒来署往,世事变迁,生生不息的河流是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生命源泉。
一条旬河就是一部历史,可以说,没有旬河就没有太极城之说,因为在地球上再也找不出第二条一模一样的旬河了,旬河自然形成多个奇特的太极地貌,别无仅有,独一无二。是经不同河段,不同地势地形、河道河床等差异,形成不同的水情河性,造就了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与丰富多彩的人文现象。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经过无数次潮起潮落,旬河沿岸形成了自己特别的地域景观。桐木古镇文化遗迹,仁河口太极文化,方家庄龙脖子太极景象,王莽山故事传说,乾佑河与八卦逻辑,秦朝在公馆提炼水银作坊,旬河流域采金文化,黄金公司的文化印记等等。随着河水涨退变幻着无穷的组合,旬河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滋润和养育了这片土地和人民,旬河目睹了一个古老太极城的发展变迁,见证了旬城千百年金线吊葫芦被改写成旬阳太极城的漫长过程,经过历届政府对旬阳人民的厚爱与打造,孕育了从旬河到太极文化的源远流长。
这条和旬阳人息息相关的河流,经几千年的流淌,沉积了深厚的太极文化。遥想当年,旬河两岸百姓祖祖辈辈完全依赖农业经济的时代,演义着农耕经济而生存,房屋沿河岸而建,街道依河势而修,房前屋后绿柳成荫,荷莲稻谷连片生长,俨然是一个巴山河湾的江南水乡。
旬河与时代同步,经过土地改革,农 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确权,精准扶贫等一路走来,步履维艰,历经千难万险。把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推向了顶峰,如今,旬河己经发生了翻天变地的变化。要找到社会发展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痕迹,太极城应该是最好的见证。在高楼林立的包围中,古城墙、文庙、东门西门、盘旋的古道,低矮的老房倔强的原封不动,窄窄的胡同里,有老人深深的回忆,有孩童无忧的嬉戏……老城清冷与新城繁华仅半里之隔,却恍如隔世。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岩石圈演变,促使河底增生和消亡,现在我国有许多河流经常发生水患,水量不足,甚至断流,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用水需要。河流不断发生着一定的变迁,有的消失了,有的萎缩了,也有人为造成的原因,而旬河多年来依然宛如一幅巨大的绿色迎宾毯,碧波荡漾,川流不息,以势可挡的姿态向远处铺陈开去,穿越时空,汇入汉江,流进京津人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