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锻炼成为一种习惯 文/向维录
1137
前不久,我们高中八零级三班部分同学聚会,十余位同学中大多已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身体发胖,但有一位刘姓的同学头发乌黑、红光满面、身材匀称。闲谝中我问及怎么保养的这么好?他回答:坚持锻炼。哦,原来如此,难怪他64岁的年龄有着46岁的精气神。锻炼可以增进身体健康,抵御疾病侵袭。美国《科学》杂志曾刊登一组由不同人群跟踪随访5-10年获得的数据,其结果显示:日常锻炼和不锻炼的人患病几率大不相同,常锻炼者患心
散文 1137
在陕南旬阳老家,过年贴春联是件大事,谁家都不敢马虎。临近年关,家家户户都要购置年货,其中红纸是必备之物。然后早早请人写春联,折叠扎好,放在屋子醒目处。大年三十,乡亲们清晨起床就忙开了,先是把庭院内外打扫干净,再是把旧春联撕下,用温水洗掉残留,大门、小门、窗户,统统都要清理。然后戳浆糊,把新春联一一贴上去,有的甚至还把猪圈、牛圈、鸡圈也要贴上“六畜兴旺”、“肥猪满圈”、“鸡鸭成群”等条幅。屋里屋外,
散文 678
繁华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回头时无情也无语。这是电视剧《八月桂花香》主题曲的歌词,我感觉用来描述中老年人的复杂心境倒也不失贴切。1有人说,人生两头是一样的,童年天真无邪,童叟不欺,像种子一样,见风见雨地长,给点阳光就灿烂。老了身份都是普通公民,像电视剧里乾隆与和珅洗澡时说的,脱了衣服,皇上和 “奴才”是一样一样的。其实,人与人的区别来源于比较,初衷是攀比心在作怪。准确地说,这种区别是从蹒跚学步、呀
散文 918
每到过年过节,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会挂上一对色彩鲜艳的红灯,以示欢快、喜庆和吉祥。这种传统的文化习俗,据说已沿袭了千年,足见华夏民族对红灯的情有独钟,心有千结。我对红灯一向怀着好感。记得小时候,只要看见大人忙着给自家门前挂红灯,就知道要过年了,不用说七碟碟八碗碗好吃的东西自然少不了。遇到长辈们慷慨时,还能给一些压岁零花钱去唱庙会的热闹地方逛逛,买些自己爱放的鞭炮烟花。夜间走在各家的门前,都可
散文 807
这个世界很简单,只是人心不简单。其实人心也简单,只是利益分配不简单。桌上有一箱苹果,人们并不在意这箱里苹果有多少,而是在意分到自己手里的有多少。单位里有一摊子事,人们并不在意这摊子事有多少,而是在意自己多干了多少。人类的智慧,往往就因为对哪点儿得失的斤斤计较,最后却变成了小聪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简单,由于利益分配不简单才有了勾心斗角,才有了尔虞我诈。纷繁的尘世其实也很简单,由于人类情感不简单
散文 1078
每到了冬季,家乡商山常常是要落几场雪的。若果没有几场雪,那也许就叫不得是商山了。进入腊月的这一场的雪,就给我们装饰出了一个白皑皑的家园。落雪一夜,天亮站在阳台观望,眼前一片银白。院子里平日见惯了的灌木绿植,更像是个受欢迎的使者,枝叶上挂满了雪的花环,闪烁着银白色的欢笑。我有了些耐不住性子的冲动,想在落雪里的清晓到外面走步。雪后的大地几乎藏住了一切,上至街道两侧建筑的屋顶,下至地上的路面。步行道旁低
散文 1112
有时我在想,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冬季呢?坦率地说,我是喜欢冬季的。因为,进入了冬季,大多的人都有了些闲情,可享受一下那些壁炉取暖的长夜,舒适惬意的热被窝,清晓户外峭寒的微风,看群集在树上的山雀麻雀,若无其事地飞到人前觅食。村子院落一旦从冬眠中醒了过来,麻烦可就大了。杂草处处逢生,草地要剪割,花木要浇水,喷药,用桩支撑,掐去残叶,修枝,永远做不完的活儿。我知道这是发牢骚。人人看到大自然丰盈美好,都应
散文 954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每年端午节过后,家家户户都要到县城粮站交公粮,完成生产队下达的指标任务。我家住在菜湾区金洞乡和平大队第三生产队(现城关镇龙头村三组,小地名申家坪),山高坡徒,不通公路,交公粮需肩扛背驼走20余里山路到县城,由于家里孩子小,因此交公粮成了家中的一件难事。端午节过后,母亲把装在柜里的粮食拿出来晾晒几天,然后用簸箕簸、筛子筛,直到无一点儿杂质为止交粮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分三个口袋把公
散文 864
农历十月,天寒地冻,随着小雪来临,人们闲居在屋里,享受着天伦之乐。走在超市门口,只见一位弯着腰的老人,熟练地径直向里面蔬菜区走去,一位女营业员见他来了,热情地打着招呼,把早已准备好的菜,双手递到老人手中,并叮咛道:“您老走慢,天冷穿暖和些。”我抬头望了望这位似乎熟悉的身影,看到他提菜向收费处走去,拿着几张折得皱皱巴巴的纸币,付完账后出了超市大门。特价菜就是滞销菜,两三天以前的菜,甚至是四五天以前的
散文 3002
战争年代保护领导用的是身家性命,而我在和平年代保护领导却是押上自己的前途。——作者题记。我是陕南旬阳市人,生长在农村,几十年都在基层政府部门工作。一九九三年我在原甘溪区十里乡任乡长。当时甘溪区共五个乡,按顺序排列是:甘溪乡、大岭乡、张坪乡、十里乡、白柳乡。那时经济比较紧张,尤其是财政是个烂摊子,区乡三月工资八月发,有的干部直接回家不干了。当时的县就是现在的市,县上为了扭转这种形式,就与浙江的苏州市
散文 374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