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变迁》连载之第十一章:悲喜交集(三) 文/任登庚
5996
(三)我给杨忠海帮忙干了一天活,收工时已感到浑身软绵绵的,当时真想靠在火炉边上美美地打一个盹。但是,理智告诉我:这是万万不能的事!我还得硬撑着,装出轻松愉快的样
小说 5996
(二)也不知田学全是什么时候走的。当我被父亲摇醒时,已经是早上九点多了。我有些烦躁,问他有啥事?他没有理会我的不敬,笑眯眯地说:“广播上在喊你。”“广播喊我?谁
小说 5008
(一)我同三哥一路到了公社综合厂,他出车,我找人。我扎扎实实地跑了一天,总算把事情弄明白了,原来正如三哥所说的那样,杨忠海骑虎难下:区上营业所只招一个人。按他的
小说 3871
(三)饭后,我独自一人到了田自贵家。田自贵还没回来,我和何爱花扯了一会儿闲话之后,就笑了笑说:“嫂子,你今天咋发那么大的泼?说泼妇,你可算名副其实了!”她也笑了:“你看么,他自智叔,狗日的钟耀,那实实在在是个狗子烤火——不沾人气的东西!他说我们娃是多余的,叫我们把娃子饿死算球了,你看这话气死人不?”正当我要向他说明工作组的意见时,田自贵回来了。他一进门就接过何爱花怀里的娃子说:“来人了嘛,你咋不给
小说 5825
萧长安和徐慧英把家里断舍离的东西往小区中心广场一摆,又引起不小的轰动。大家互相传话:“快去中心广场看看,萧长安也在花园摆摊了。”“他穷疯了么?曾经是那么大的领导,也沦落到变卖家产的地步了吗?”“你瞎说什么呀?人家是做慈善,把家里用不着的东西拿出来送人分享,做好事哩!”“哦,还有这事,快去看看。”有人直接问萧长安:“老领导,您这是干什么呀?这么些好东西怎么都不要了?”萧长安笑笑说:“都是家里多余的东
小说 5932
老年学员送来的参展作品经过宋剑这么一一点评,大家都用跟孩子们学会的网络语言说“涨姿势(知识)”了。参展的摄影作品还在挑选中,老年大学舞蹈班、模特队、书法班的学员就集体来找萧长安,说:“老校长,都在老年大学学习,您办事要公平,可不能偏向啊!”萧长安有点莫名其妙,问:“怎么啦?有什么事做得不够公平啦,我们闻过即改!”“您最近只管张落着办摄影展了,我们也有才艺要展示展示呢!”“是啊!您来我们老年舞蹈队看
小说 5416
退休后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老陈头调侃的话说,退休以后天天都是双休日,周周都是黄金周,月月都是寒暑假,年年都是返童年,真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常大姐的孙子孙女都上学了,放学回家要写作业,老陈头给文文和诗诗的书法课暂时停了,没事了老陈头就跟常大姐学厨艺。这天老陈头跟常大姐说:“咱今天吃老北京的炸酱面,我来做,你在一边指点指点,这个炸酱面我总是做不好。”常大姐笑了:“您是老北京
小说 6966
致胜阳光小区退休职工文艺展演活动,尤其是老年才艺表演给了萧长安很大启示。老年才艺表演结束后他一直在想,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都做到了,老有所为似乎还可以做些什么。这天老年大学上课结束,几个老年学员在小区中心广场闲聊天,聊得是前些天看到的一档“怎么办”电视综艺节目,说的是“发现领导有错,我该怎么办?”,大伙各持己见,聊得火热。“年轻人发现领导有错,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可以理解。气人的是台下坐
小说 7098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舒穆禄氏,祖籍辽宁辽阳, 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因创作《龙须沟》,他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老舍出生于1899年2月3日,在北京度过贫困童年。1924年去到英国伦敦大学担任讲师,并开始陆续发表小说《老张的哲学》等,开始他的创作生涯。1966年8月24日,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老舍于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老舍一生创作出
小说 9611
(一)生活是散懒的,也是多彩的,有苦有乐,苦乐相伴。计划生育工作组从田家坪大队离开的第三天,公社又通知召开大队干部会议。开始,我们还以为又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上劲会,肯定要把我们田家坪大队在大会上通报批评,都迟迟疑疑地挨了半天时间才去。谁知,这次会上根本没提计划生育工作,却通报了一个大队发生大滑坡塌死下面两户人家的事。说起来那两户也死得惨:半夜时分房后的山整体滑下来,连房带人都压在泥石流底,不见了踪影
小说 3674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