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赤峰道上的“瓷房子”是天津市一处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其由一座4层法式小洋楼改造而成,所有墙面都贴上了异彩纷呈的瓷片,富丽堂皇,光彩夺目。每天来此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但大多数人在惊叹其华丽风姿之余,仅是摄影存照,而一位江西老太太看后却深受启发,做了件惊世骇俗的大事。

她名叫余二妹,是景德镇浮梁县人,出生于1930年。由于家贫,其14岁时便跟随舅舅学习烧瓷手艺。心灵手巧的二妹很快就掌握了全套制瓷工艺,后来她进了景德镇艺术瓷厂上班,又逐步学会了瓷器设计技艺。改革开放后,在制瓷行业翅膀已硬的余二妹大胆下海,自立门户创办柴烧陶瓷厂。
基于深厚的技术功底以及灵活的营销推广,余二妹的工厂蒸蒸日升,产品不但在国内热销,还出口到泰国、俄罗斯等地。一次,余二妹到天津洽谈生意,顺便游览了“瓷房子”,没想到一下子打了个大大的心结,她默念:千年瓷都景德镇为什么就没有这样的建筑呢?我一定要建一座能与它媲美的“瓷宫”。
性格倔强的余二妹说干就干。2010年,耄耋之年的她花费200万元在浮梁县新平村租下50亩坡地,比照福建土楼的样式,先是盖起一座三层圆楼建筑。然后将陶瓷厂里价值2000多万元的成品碎成瓷片,拼制成五彩斑斓的画面贴到墙壁上,又苦心孤诣地烧造出《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的连环画瓷板,粘贴到走廊上,并把多年集藏的名贵瓷器统统镶嵌到窗边、屋顶。
可令余二妹始料未及的是,整个工程的投入远远超出了她的预算,其犹如一个无底洞般不断地鲸吞着资金,老人花光了所有积蓄,仍见不到完工的曙光,她不得不卖掉房产,住到工地,并四处借钱维持施工进度。此时,四面八方的压力陡增,尤其是家人的反对之声越来越大,甚至到了子女都不来探望她的地步。余二妹仍咬牙坚持着,仿佛一只吐丝作茧的春蚕似的不知苦为何物。
2015年,85岁高龄的余二妹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流光溢彩的“瓷宫”全面落成,其通体都披挂着熠熠生辉的名贵瓷器,远远望去,一层以淡雅素净的青花瓷为主,二楼以层次多变的粉彩居多,顶层则为五彩斑斓的颜色釉瓷。楼内更是异彩纷呈,除了“四大名著”画片,还有100多块巨幅帝王瓷像、500罗汉瓷雕,令人入坠瓷器的殿堂。而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余二妹将倾注她毕生心血的杰作最后交付给了当地政府。老人的解释是: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这么大把年纪了,能圆当初的梦就够了。

伫立在“瓷宫”中央,脚下是首尾相逐的八卦阴阳鱼,头顶则是一块被屋顶从蓝天上抠出的圆盘,人们恍若置身于时空加速器中,瞬间便被弹射到云端。俯身下望,即见一朵睡莲绽放于绿野仙踪之中,而花蕊里漾着余二妹盈盈的笑脸,沧桑间透着坚毅,慈祥中裹着超然。她应该知足,因为梦圆“瓷宫”,她应该欣慰,因为单薄的身躯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了一路香馨。她是来自蓬山的青鸟,为大地衔来枚枚仙枝,营造出瑰丽的瓷巢玉宇,祈愿世人福寿双至。
作者简介:

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文中音频为作者播讲制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