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诺言与谎言 文/李向宝
author:李向宝   2024-05-21   click:3867

古代人重情重义,也讲诚信,因此推崇盟誓文化,表达了人们对誓言和承诺的重视和敬畏。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诺千金”的故事,就出自“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的谚语。

一.jpg

季布是西汉初年人,为人正义,好抱打不平,以真诚守信著称于世。“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这个典故说的是,季布跟随项羽战败,遭到刘邦悬赏千金通缉,并下令胆敢窝藏者,论罪诛灭三族。季布却被一个濮阳周姓人藏起来,想尽千方百计出卖给鲁地一个姓朱的人家。这个姓朱的知道季布有才能且为人诚信,便去洛阳找当时刘邦手下的高官汝阴侯夏侯婴家里喝了几天大酒,替季布说情,结果夏侯婴也惜才爱才,就等待机会向刘邦求情,刘邦于是赦免了季布死刑,随后还让季布做了郎中、河东郡守等职务,在北平匈奴、河东治理等方面为汉朝发挥了巨大作用。

古时候这方面的成语有很多,如指水为誓的成语“白水盟心”“指水盟松”。前者指对着纯净的水发誓,形容盟约誓言的真诚;后者是指着流水和松树盟誓,形容情谊之深。因为,这些山水和树木甚至石头,古人都视为神物,也是上帝版的存在,一点不比现代人讲的信仰成色差。

《三国演义》里就有司马懿“指水为誓”糊弄曹爽,把诺言变成谎言的令世代人所不齿的故事。

司和曹这二人都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大将军,也都是少帝曹芳的托孤大臣。曹芳当皇帝后,司马懿受到曹爽排挤,就趁着曹爽陪皇帝离开洛阳祭扫高平陵之际发动兵变,并派人信誓旦旦地指着洛水给曹爽盟约“画饼”:只要放弃权力回到封国,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如负诺言,必遭天打五雷轰。不是曹爽太愚蠢,而是那时洛水是神明的象征,曹爽以为司马懿即使再奸诈狡猾,也不敢在至高无上的洛神面前说谎。结果他错了,司马懿压给就没把洛神当回事,曹爽回到封国后,被直接缴了兵权,还夷灭了他的九族。

故事终归是故事,尽管故事早已随风远去,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些陈年往事。但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却以成语的方式流传下来,成为警示后人做人处事的好或坏的教科书。

时代在发展,现在的事早已不是过去的事那么简单,现在的人可能被过去的人更精明,但人与人之间推崇诚实守信、承诺践诺的风气应该是千古一脉的。

任何时候,诺言兑现了就是承诺,重承诺就是一个是高尚的和令人敬重的君子;而诺言毁约了就是谎言,这个不讲信用的人注定是一个卑劣的和令人不齿的小人。

做君子的成本远比做小人的成本大,困难也多,甚至遭到各种圈子的排挤,沦为孤家寡人;做个小人只需要唯利是图,见风使舵,出卖朋友,背信弃义就挣得盆满钵满,但他们常常在风高月黑之夜噩梦连连。

其实,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随随便便许个诺的事,也不是法律管控和道德捆绑得了的事,全凭自己的良心和人格来制约。我以为,自己选择做君子还是做小人,应该是一个人的信仰;最终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更需要自己毕生不变的努力。至于最后得到一个人什么样的名节,那是时间和别人赋予的! 

作者简介:

李向宝老师照片.jpg

   李向宝,男,生于1968年12月,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曾长期在党委办公室和国企综合管理部从事文秘和管理工作。系商洛作家协会会员,商洛音乐协会会员,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喜欢文学,爱好写作,曾有多篇散文在《商洛报》《华商网》《世界文学》《陇源文学》《旬阳人网》等平台发表。

本期编辑:肖海娟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