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用诗歌讴歌时代唤醒乡愁
作者:石晓红   2023-06-12   浏览:748

他是农民,他是打工者,却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凭着一颗赤心,一腔热血,用诗歌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他是一位乡土诗人,立足于泥土之上,记录时代,吟唱生活,写下乡愁,多年以来,他一直用文字歌咏家乡的山水,用笔墨表达心中对家乡的那份情愫。

土生土长于旬阳市棕溪镇王院村的柯长安,白天打工赚钱,夜晚仰望星空;忙时辛勤劳作,闲时笔耕不辍;他饱尝生活的艰辛,却过得诗意盎然,业余时间痴心诗歌创作,他把自己的150首诗歌出版成册《故乡流云》,但凡读过这本诗集的人,都感叹柯长安的才情和不懈的努力付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农民诗人的苦涩、艰辛与坚守,令人肃然起敬。

有句话说:“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对故乡都有着刻骨铭心的情结。一个地方无论多发达,如果没有文化支撑,就会缺少灵气,就会缺少精气神和历史厚重感,在旬阳棕溪镇王院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分新和诗人柯长安是当地的两张名片,生长在这里的柯长安是幸福而幸运的。

《故乡流云》一书,在乡情、风情、亲情、哲思四大篇章里,我们感受到的是那浓得化不开的乡音、乡情和乡愁,每首诗里无一不流露出他对家乡和风土人情的怀念和赞美。细读柯长安的诗作,接地气的诗歌意境,沾泥土的语言架构,让人感受到了他质朴的本色和对故乡别样的情怀。在农民和诗人之间,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纯真与朴实,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乡村风土人情和新时代乡村的美丽画卷。

棕溪,我的故乡那些茅屋草舍已成记忆抬高的河堤宽敞的街道林立的楼房宜居的环境是棕溪人创造的奇迹棕溪,我的故乡我要为你弹唱我要为你吟咏我要为你放声歌唱。”——《棕溪,我的故乡》。人还是那些地还是那一亩三分田领头还是当年的青年只不过人变精神了土地被建成了几大园区那个青年,白毛发稀那个远嫁到此的姑娘已扎根落户在田里、园区里旺长”——《有个村子叫王院》。柯长安用诗歌记录乡愁,在泥土中守望根脉,他的诗歌像黄土地上的庄稼一样质朴、清新、淳厚,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家乡的每一座山,每一道岭,每一坝田,每一块地,一只飞鸟,一棵树,一株草,每一朵花,都是他生命中深深的眷念和牵挂。他无时不刻不在感恩养育过他的土地,无时无刻不抒发出对故乡的怀念和赞美,他的每一首诗都饱含着对故土的迷恋之情,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心灵始终没有离开过故乡,故乡是他心灵深处的根。

柯长安的人生是曲折坎坷的,早些年因生活所迫外出打工下了矿山,落下了永久的职业病,丧失了劳动力,无论生活多么苦累,日子多么艰难,他从没改变过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始终保持着当初的热情和信念,一直在坚守诗意的灵魂,矢志不渝地坚持追求着他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人心浮躁的今天,他能够始终不渝地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一方文学净土,能够保持这样一份淡泊宁静的志趣,能够在干干净净的文字中追寻自己的梦想,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柯长安是勤奋的,他的大多时间都徜徉在自己的诗意世界里,正如他自己所说:“诗歌能陶冶人的情操,能感染人,能鼓舞人的志气,因为写诗,我有了深度的人生感悟,明白了很多生存的哲理。”“我的诗是我在生活中所经历的苦难,是在经历人生坎坷和痛苦后的呐喊,也是对生活中所遇到的亲情、友情、善良发出的赞美和歌唱,虽然现在身体不佳,但会不畏艰难,不懈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技巧,把诗写得完美些,让自己满意,让读者认可。他关注当下、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他创作的作品生活化、接地气、有人情味,让我们看到了他诗歌创作新的希望与力量,新的方向与道路。

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浓。作为一名农民诗人,柯长安一直披荆斩棘,阔步向前,他的诗歌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蕴含着人生的深深感悟与沉思。这些年他一直在诗歌的道路上追逐梦想,愿他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以诗人的良知和热情,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优秀作品。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