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从生活中擦出诗意火花 ——读胡坪诗集《深蓝》有感 文/柯常安
author:柯常安   2024-08-09   click:4307

读胡坪诗集《深蓝》之后,我觉得遇见了一位真正的诗人。在诗歌中,他已经用语言诉说尽了一切诗意;在诗歌中,他将生活中的所有遇见,列队收拢,在他命令中一一出现在他的诗歌中,构建出了自己的诗歌王国。他的诗歌语言是那样的洗练,那样的真挚,那样的干净。我读胡坪的诗,就像掬起一捧泉水,饮之,直凉到肺腑,甘、甜、美。人如其诗,诗如其人,胡坪当如是。

深蓝.jpg

胡坪与我不曾莫面。因为,他的诗,让我记住了他的名字。

记得我和他的诗歌作品曾几次在一个报纸文学版面发表。由此,我对他的诗歌多读多看了些,读着看着,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他诗歌营造的意境中,那种味那种景那种情,我完完全全融入到他的诗歌意境之中。

读胡坪的诗,其实,就是在听他对生活的感受,认识,诗意流露与倾诉。真实、贴切、温度、哲趣,情感真挚,接地气,有温度也有哲思,他的诗值得一读。胡坪的诗歌多以记事叙情为主,事记得真真切切,情叙述的感人至深。诗语表达的地地道道,让人读后有一种入心入肺的感觉,总觉得对自己的味口,土而不俗,如同一杯土曲酒,度数不大,入口舒缓,余味悠长。也正因如此,我在这样的诗歌里品到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掏出自己的心去体恤和温暖别人的情怀,一种对微小的美好倾注了全部的真情和爱意的情怀。所以诗人写诗就是让情感燃烧,像一颗蜡烛牺牲自己的肉身而换来微弱的光芒一样。这让我们读诗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这是诗人总是为美好祈愿,祈愿生活少一点颠簸,祈愿回暖的大地不再有倒春寒。这份慎重和珍惜让诗人的诗歌更加真诚和深情,而只有深情的诗歌才是最真实可靠的,诗歌的法则永远是情感、想象和爱。

胡坪.jpg

技巧诗歌写作,我不赞同,这样的诗歌作品,只是形式上的诗歌,也就是说,除了技巧上能算的上是诗歌,而诗歌意象和诗歌的思想上没有一点是诗歌。而真正的诗歌应该根植入大地里,沾着雨露和阳光,带着花香鸟语,流着汗水,溢出泥土的芳香之味,甚至,是生活中的辛酸苦辣,方方面面。诗人胡坪做的到位,由不得让人佩服诗人对诗歌的敏感,以及对语言的掌控力。这需要一种状态,一种长久的经常的对诗歌的痴迷性和灵敏度。灵敏和迅捷,这是诗人天籁。当然更需要有一颗诗心,一双无邪的天真的清澈的眼睛。有了这一尘不染的诗心,诗人就能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营造出不平凡的诗歌句子来。因为诗人多长了一只眼睛,別人看不到的你能看见,看到了诗歌都在那里,并抓住不放。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请进自己的诗歌里入坐,成为自己诗歌尊敬坐上宾。

诗歌要有阳光,能让人热忱,温暖的让文字热烈又明媚。于那些庸常的、琐屑的、不规则甚至有点阴冷的事物都变得俏丽完整,且有了曲线美和暖洋洋的光辉。于是诗人发现了“母亲用手掌揉搓爆裂的豆角/几粒黑仁聚首/紧紧簇拥/圆润而闪耀着太阳的光泽/母亲出神地默读/这尘世和自然的杰作/她用能握住整个乡村的双手/抚着我的眼睛和额头/那浓烈的泥土和青草气息/仿佛是我永世的归途(《乡村的母亲》)”“想念一个人时/要在冬天的山坡/向上时盘旋/向下时滑行/或者坐在漂着冰凌和桃花的河流上//用冬天大地清晨的霜花想念/想念一个人/就是透过她苍茫的眼睛/分担孤独/制造体温(《在冬天想念一个人》”胡坪这首诗,显然是渴望春天,追求阳光,在冬天想里萌发青春火焰,在向上沸扬,一切都是那么鲜活又生机勃勃。这昂扬而善美的人生态度让诗歌有了热度和力度,对阴郁而萎靡的诗坛是一种补充和呼唤。

胡坪3.jpg

诗歌里面要有东西,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五谷杂粮,泥土,露水,花草,空中的白云,飞鸟,河里的游鱼,小蝌蚪,人体的汗味,世间万象。我不是说把这些东西都写到一首诗歌里,只写其中某一件事,要写的入微入细,写进事物的骨髓里,写出血液来。诗人就如同是一个漫画家,把观察到事物用画笔勾画出来,看上去相仿,就是一幅好画也是一首好诗。“不出我所料,这里/有一个陕南一样的山坳/一左一右两条河流/灵气汩汩地冒着水泡/青石板街道,木板阁楼/挑起来的花窗镶嵌在天空/有位老者站在街头/白发迎风,时光超凡脱俗(《线装的双河口》)”其实,这就是一幅画,也是一首诗。

只要有心,与生活擦下肩,情感便会被点燃,这擦出的激情火花,凝结下来之后,就是一行行诗。“很多的鸟儿,聚集而来/在一丛林里,头挨着头/千万只鸟儿在里面密谈/还有一只鸟儿在外面大声叫喊 (《春天的鸟儿》)” 这说明诗人的内心装满了如干柴一样的情绪,与生活中事的邂逅,就是火柴头在磷片上擦了一下,于是这情感的烈火开始燃烧,并逐渐放大且成为一种图景,给灰暗的生活以灿烂的一击,也让寒风中的心有了温暖和沉醉。

作者简介:

柯常安.jpg

柯常安,笔名柯长安。系安康市作协会员。作品先后在《华侨报》《陕西日报》《陕西交通报》《陕西农村报》《安康日报》《安康文学》《汉江文艺》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作品。已出版诗集《故乡流云》。

本期编辑:刘萧姣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