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你在对谁说话?——读吴有臣《时空的尘埃》笔记
作者:柯长安   2023-06-12   浏览:819

龚建华04.jpg

《时空的尘埃》,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是作者长期徘徊于乡村社会和市民社会之间的一次梳理、总结。医患群体,教职群体,公务群体,务工群体,乡村社会,市民社会,吴有臣像一位在社会这架钢琴上的试音者,每个琴键都不轻不重的按了一下。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叙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庞大的生活的画卷。于作者而言是回望,是思考,是接纳,也是抵抗。关于生活的、伦理的、现实的、理想的、生硬的、柔软的。吴有臣先生以平实的笔调,勾画出的人间画卷,让人唏嘘、感动、也让人怀想。这是小说的社会切面。

于作者而言,跨越20余年的小说集子,沉淀的时间的确不短。而在人到中年时结集,更像是一种牵绊的结果或者说宿命的安排。面对这部同时跨越官、民、仕、农、工、商社会阶层的小说集,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一个写作者写作冲动的来源。在这个写作经验日益趋同的时代,也是写作经验日趋匮乏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全民文学的时代。有人说:每一片树叶的正反面,都被诗人和植物学家命名过了。我们的写作经验在哪里?我们的文学受众在哪里?吴有臣的小说集,给我们提供了思路:----乡土写作。当城市化已经外溢到文学领域,我们不妨回归乡土写作中去,在最纯真的记忆里,在最真实的当下,在最稳定也最变幻的乡村社会中,唤醒写作者和阅读者内心珍藏的乡土情结,探寻我们的文学道路。这是这部小说的文学旨归。

最后我想说这部小说的社会旨归:文学带有加工色彩,写作者要表达的的确不仅仅是文学本身,但这并不代表写作者一定要做些什么。有时候,写作也是探险,是实验。所以我相信作者曾一而再的澄清:“——无须对号入座。我倒是觉得写作者,可能有更深的意旨在其中。同时我想,这需要多么大的冒犯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这是一个写作者的文化担当。

无论如何,这部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呈现或者揭示,引起反思也或许是共鸣,文学发挥了它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而在新民风建设的当下,这部小说的社会价值更高于它的文学价值。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