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开学记 文/吴凡花
作者:吴凡花   2024-09-16   浏览:7672

又到了开学的时刻,说心里话我也和很多学生一样依然还沉浸在假日的自由生活中。只不过我是成年人,知道必须调整状态,迅速进入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

这几年工作的不稳定,让人既有飘零之感又心生疲惫。有时真想像陶渊明,李白那样潇洒随心,但眼前实实在在的生活又告诉我,那种超脱世俗,超然物外的生活只能是偶尔羡慕与向往聊以慰藉自己罢了,傲然独立,自然随性终会被现实的水深火热打败。

今年又回到了去年的学校,说不上是什么滋味,无奈与苦涩或许更多一点。开学第一天在校门口遇到的第一个人是年级组去年分配给我帮扶的学生。她有自闭症,不说话,无论上课还是下课她都一直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为了引导她和别人交流,我曾趁着办公室老师都不在的时候,悄悄把她喊过来,给她吃零食,然后再和她说几句话。几次之后,慢慢地她从刚开始只呆呆的望着我,到后来还能用点头来回答我了,刚开始她连父母的电话都不知道,后来还能在纸上给我把她妈妈的电话写出来。上学期因为别的原因,我离开了这个学校,她也被安排给了别的老师帮扶,大半年我没有见过她。没曾想开学第一天,在校门口我远远地看到了她,她也看见了我,腼腆地看着我笑,那样子似乎是想喊我却又不敢喊,不知怎么办,只有瞅着我笑,尽管她不说话,不表达情感,但从她那纯真的眼神和微笑中,我知道了在她的内心至少她是认可与信任我的。如果我曾经对她的那一点点好能给她孤独的心灵留下一丝温暖的记忆,那我也倍感欣慰。

去年在帮扶其间我给她妈妈打电话了解她在家的情况,她妈妈说偶尔在家里为争电视看还和她奶奶吵架呢。电话这头的我,听她妈妈如是说,高兴地连连说“那就好,那就好,你这样说我还放心了一些……”,她妈妈不解我意,我给她解释说孩子在学校胆小、孤单、不说话、完全封闭自己,如果在家里,还能为电视吵架,这说明孩子有思想,还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这是好事情。那时每每看到她总是孤独寂寞的坐在教室的角落,我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慢慢帮助她改变,哪怕她不学习,只要能大胆地和别的孩子一起疯,一起玩。无奈只是自己的能力太有限。

进了校园又遇到了两个去年的学生,他们高兴地跑过来问我今年回来是不是还教他们,我说你们初三,都没有地理了,他们失望地走了。去年得知中途需要离开,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我没告诉他们。一个周以后当他们知道我不教他们了,有我联系方式的几个同学总是问我为什么不教他们了?说我走了她们很多同学都哭了,又一次次问我什么时候回来?尤其是有两个同学在中考前一个周还在问我。当地生中考成绩揭晓的时候,手机消息不停,都是给我汇报成绩的孩子,有去年教的这个学校八年级的学生,也有前年在原学校教的当时七年级学生,与他们我都只相处了短短的一学期,我感激他们如此惦记着我,让我在这庸常纷乱的生活与工作中感受到了幸福与温暖。

其实去年初来时与他们的相处并不愉快。我刚来时他们上课纪律差,不听讲,不学习,有时吵得把话筒音量开到最大我的声音甚至还是被淹没。热心的同事教我采取各种措施对他们严格管教,仍无济于事,上课不仅依然吵,而且被我管教的同学还故意与我作对,我们的关系一度到了紧张的地步。痛定思痛,我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很有威慑力的人,何况真正的教育或许并不一定是严格的管教和规则的束缚,应该是理解、引导和倾听。于是我让自己不再仅仅只是规矩的维护者,而是成为了他们的倾听者。我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再调皮的孩子也有脆弱与柔软的一面。慢慢地课堂的纪律与学习的氛围有了小小改观,我不祈求他们有多大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一点点,但只要天天坚持。后来为了引导他们记知识点,我每个周都会去零食店买一大包小零食,每背一个小知识点就奖励一两包,运用这个方法激励了一部分孩子,有时给他们一两个零食,看到他们那满足与高兴的样子,我欣慰自己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方法,但我也知道,他们并不是真的很在意吃这一包零食,而在意的是老师对他们的奖励,肯定与认可。

其实,回想刚工作当班主任的那几年,我一直是一个善于倾听孩子心声的老师,对待孩子也总是耐心的开导和温和的鼓励,每一学期,班上每一个孩子我都要谈几次心,那时候我说自己这叫感化教育,只是我总是威严不足而慈爱有余。有一年刚接手高三一个班,班上有一个孩子住在街道上,他连续一个周早操迟到,我提醒他一次,能管一天,之后又继续迟到。本要惩罚,但我一看他那委屈的神情和即将夺眶而出的眼泪,我的心又柔软了,于是我就和他聊天,让他老实告诉我老迟到的原因,原来是他妈妈天天晚上熬夜打麻将,早上没人喊他起床,自己一疏忽也就睡忘了。于是我就想办法安排了一个离他家不太远的孩子每天早上绕道从他们家门前去喊他,从此之后高三一年他再也没有迟到过了。毕业前夕,他送我了一个他参加安康市篮球比赛的参赛证。他说,这是他最珍贵的东西,为什么要送给我?原因是我是他遇到过的对他批评最少,鼓励最多的老师。

有一年还带过这样一个孩子,小时候生病导致身体停止了生长,上高中了,身高还不足一米一。每次班上统计人数,都少一个人,原来是他个子低,尽管在第一排,依然不够桌子高,总是容易被老师忽视。哎,可怜又可爱的娃呀!于是作为班主任的我,就索性把他当孩子看待,想尽可能的给他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实际上,他除了身高缺陷之外,其余的都完全不用我操心,班上的孩子在我的感染下都把他当宝贝一样宠着,而他自己又心灵手巧,多才多艺,画的人栩栩如生,唱歌也很好听,尤其擅长高音。记得那个时候晚自习前,经常让他给我们唱《青藏高原》。

前年夏天,我在旬阳县城街边等车,猛然听到有人大声叫我,原来是毕业后多年不见的他。当时他正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应该是无意中从车窗看到了我。公交车没有为我们停留,我们大声地喊着互相打了个招呼之后,他坐着车继续往下一站,我也坐上了回家的车。一路上我都在想着这个曾经的小小孩,他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成熟与坚韧。其实之前我都知道,他毕业之后在旬阳的一家公司做会计,虽然身体有残疾,但他没有给家庭,更没有给社会增加负担,完全自食其力,作为他曾经的班主任,我也倍感欣慰与满足了。

今年有幸结识了中国最美义工郭生芳老师,她从事公益事业二十年,常年行走在大山深处,帮助过上万名贫寒学子和几十万贫困家庭。二十年的光阴,足以让山河改色,而她的初心却历久弥新。她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公益和奉献的叙述,更是一曲关于爱与坚守的赞歌。  

八月底她来到安康,结束工作之后,原本安排好了行程,已经买了8月28号返程的机票。当她听说我们老家地处偏远,有一些孩子条件还很差,要么单亲,要么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立刻退了机票,重新规划自己的行程,就为了要亲自前往仙河看一看这些孩子,给他们一些帮助。她的胸怀、她的大爱、她的精神高度,如巍峨的高山让我心生敬仰。

早晚上下班,各个道路上都车流拥挤,看着眼前这川流不息的车辆和汹涌的人潮,我不禁也陷入深深地思考,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奔波,每个人都在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而我到底该选择怎样的生活?是该随波逐流还是该遵从内心?或许,我应该更加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去追寻那些能够让我激情燃烧、心生欢喜的事物。但不管未来如何选择,未来在哪里,我都要在自己的位置上为更多的孩子带来些许温暖。

作者简介:

吴凡花,女,教师,爱文字,爱生活。

本期编辑:刘萧娇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