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萧长安被聘为致胜阳光小区老年大学校长,他查阅了许多老年大学的资料。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据说是1973年法国人在图卢兹大学创办的。老年大学创办人皮埃尔•维勒斯认为老年人既有活力也很长寿,应该促进成立一个专门的老年教育机构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把这个老年教育机构称为“第三年龄大学”。萧长安从小区踊跃报名参加学习的老人身上看到了他们对学习新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渴望。他也更加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办学中来。
老年大学常年开课,根据老人需求,课目课程随时有增有减。这段时间萧长安一直在思考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而不被时代淘汰的问题。还没退休的时候,萧长安就关注过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在信息时代世界各国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拥有最好的网络终端,能享受到最便捷的移动网络服务,而另一部分人则几乎与信息网络服务隔离,这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萧长安自以为自己从来没有处于数字鸿沟的不幸一边,可是自从他那次在农贸市场买菜不会用手机支付,才感觉到自己和小区里的大多数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其实已经被这一鸿沟隔离开了。生活中发生在老人身上的许多囧事,意味着他们这一代老人已经很难融入到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之中,也很少参与到在线的教育、培训、购物、娱乐和交往当中。长此以往,这些老人与经济社会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有人称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中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其本身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时代快速发展进步,老人如果不会用智能手机、不能移动上网,不仅仅是生活极不便利,而是根本不会生活、不能生活,是要被时代淘汰的。想到这些,更让萧长安这个不拿工资老年大学校长下决心要为老年人补上智能手机、移动上网这一课。这天,老年大学课程结束之后,萧长安走进教室招呼大家:“请各位慢走一步,我做个调研,了解一下咱们老年大学再开一门新课……”有人打断萧长安的话说:“别开新课了,就这书法都不知道要学到什么时候能学好!再开新课也顾上不学了。”萧长安笑了,说:“我还没说完呢,你就打断了。你知道要开什么新课吗?”“那您说,您说,反正我只报书法班,学会这一样再学别的。”萧长安接着说:“老年大学准备再开一门新课,教大家学智能手机移动上网,我来摸摸底,看看有没有这个必要,大家有没有兴趣?”这下教室里嚷嚷开了:“太有必要了。什么时候开课,我头一个报名。”“我也报名,还是老年大学老师教得好,孩子在家也教过我,一边教一边说我笨,气得我不学了。”听萧长安说要开新课教大家学习智能手机移动上网,急着要回家做午饭也不回去了,要去幼儿园接孙子也留下了,就连音乐班、钢琴班、烹饪班、养生班的老年学员听说了,也都到书法班来找萧长安报名。看到大家的学习热情,萧长安更有信心了,笑着问大家:“怎么都这么想学,为什么呀?”一句话,勾起了大家不会智能手机移动上网的难事、囧事。
作者简介:

李康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1972年从旬阳县神河中学高中毕业,同年12月从旬阳县城关镇入伍,在铁道兵11师53团历任战士、文书、班长等,1976年退伍在安康铁路分局工作。调铁道部后历任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铁道部机关党委宣传部部长、铁道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国铁路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等职,现退休。
责任编辑:肖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