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长篇小说《变迁》连载之第二十章:《“聪明人”的下场》(三) 文/任登庚
author:任登庚   2025-03-26   click:4767

(三)

王文学本来是以捉弄人为擅长,从来与人相处都想占上风。这次被黄义德打破了他的计划,把干部们留下来欢送宋昌印,这样等于是面对面地烧了他一把火;使他伤脸的是在人多势众的场合给宋昌印赔了小心,敬了酒;特别是他感到窝囊的是还搭了份子,他倒也不是在乎那几个钱,关键的是这样一搞宋昌印确实太风光了!这几下比喝了几盅纯酒精还厉害,呛得他差点翻了白眼!他怎能把这口气平白无故地咽下去?不行,他要报复,要彻彻底底地还上这一功!可恨的是,黄义德平常说话冠冕堂皇,做事滑如泥鳅,过了很长时间,他根本找不出岔子。“哼,我就不信,我堂堂的一个国家正式干部还玩不过你一个合同工?”他想着,一直在寻找机会。

过不多久,机会来了!区委书记变动,又来个姓马的。这新来的书记名字叫马明策,大家都背后却喊他“马明吹”,意思他每到一处都吹得不安宁。他一到区上后,就推翻了前任书记的一系列做法,召开各乡书记、乡长和财政所长会议,宣布撤销乡级财政所,各乡财政由乡长一支笔审批。为了收买人心,他还安排区财政所给每个乡拨付了一万元奖金。

这一下可轮到了王文学的锤把子上了!当时冷水乡政府财政口供应的干部共计十五个人,人均一月的工资才四十多元,一年还不够五百元。这一万元奖金,人均就要合六百六十多元,是个啥价值啊!

王文学盘算了一下乡上的干部结构:十五个人,八个正式干部,还有六个是计划外和计划内的合同工,一个是农选干部。按财政体制,年终分配奖金的政策是正式干部五十元,计划内合同工和农选干部是二十五元,计划外的干部由主管领导视其财力状况而定,可发可不发。他当时也没有与乡上任何人商量,就在区上分配奖金的文件上签字:“此件由龙忠贵同志按照上年年终奖金计算办法发到人头。”

龙忠贵也是一个办现成事的人,他把帐算出来一看,悬殊太大了:正式干部将近一千元,计划外合同工才一百五十元。特别难说的是几位领导的数额也很低,因为黄义德是计划内合同工,我是农选干部,我们俩只拿到正式干部的一半数;钟耀是计划外合同工,和林业干部安家升一样,只能拿到一百五十元。龙忠贵把算出来的账单给王文学送去,并提出建议:

“王乡长,你看能不能适当地调整一下?特别是几位领导,钱少拿一点是小事,人面子上有些不好看!”

这个建议可没提好,惹得王文学当时就拍起了桌子,“财政纪律非常严肃嘛,我是按财政局发的文件精神签字叫你算的!你现在叫我变动,是什么意思呢?”

龙忠贵怎能得知王文学的初衷?王文学正是要借这次发奖金的机会伤一伤黄义德的脸,这样也叫他知道一下自己并非国家正式干部,虽然当了个书记,但身份还是没有乡长“硬”!

龙忠贵不知,黄义德怎会不知?黄义德是何等聪明的人,王文学拿棒子敲了他一下,他咋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呢?当分配奖金方案公布出来以后,黄义德就把我和钟耀叫去,询问这事我俩知道不?我们几个人正在谈说,李平良和几个计划内外合同工就来找黄义德,他们反映说:“这次分奖金搞得太不合理了,工作都是一样地干,凭什么在分奖金时能错那么大的档次?我们要请党委出面把这事纠正一下,也不求平均,只求能看得过眼就行了!”

黄义德虽然对这种做法有意见,但见大家都很气愤,就转过来和颜悦色地安慰起来:“算了,几个奖金嘛,Q大个事!多拿几个也富不起来,少拿几个也穷不了!区上这次还给发了一万呀,如果不发,不是连一分钱都没有?况且这事王文学是主管领导,已经签了字,大家就算了吧!

“我就是不服!”钟耀气呼呼地说,“这么大的事也不通过大家商量,他就是把田自智一个副乡长不球准个啥,那是他的助手吗,那么把我们党委又置于什么位置?”

安家升也跟着嚷嚷起来:“当球呢当乡长,做事一点都不公平!”

“瞎眼狗!”李晓新习惯地扯了扯下嘴唇,不知是笑,还是恨,“一天在单位里做一些男盗女娼的事,谁不知道?当乡长还去P野婆娘,分奖金时比我们几年的工资都多。哼,多拿钱想抓药吃呢!

李平良哈哈大笑,“人家P野婆娘时你也没看见,又没证据,瞎说啥呢?

“你这个文书也是个瞎眼子狗!”李晓新数落起了李平良,“我们下村,你整天在单位,人家一跑半夜才回来,你不知道?现在就差他在屋里跟野婆娘SJ,你在门上给站岗放哨了!

“哈哈……”黄义德笑着拦挡李晓新,“甭瞎说。没有证据,说了影响不好!”

“证据?”李晓新笑着向黄义德说:“黄书记,咱俩打个赌,我把证据拿来了,你敢处理不?”

“有啥不敢的?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黄义德满脸严肃,用手点着李晓新说:“今后没有证据,我不准你狗日的胡说!”

“好,好,说话算话,我给你拿证据!”李晓新笑了。

钟耀和在场的人都跟着笑起来,他们当然知道李晓新说的是王文学和桂连知的事,但却都不想说破。他们要等着看李晓新向黄义德的这项保证,到底能不能落实……

从内心来说,如果是我站在党委负责人角度去纠正的话,大不了是开一个领导会讨论一次,大家统一一下意见,绝对不会因这事去下一个阴手的。但当时我也有些恼火,王文学在单位做事也确实过于出格,就连全乡素以涵养著称的方延海,有几次在民主生活会上也忍不住地批评他:“你王文学说话哪像一个乡政府的领导,简直还不如放牛娃,是欺天,短阳寿!”由此可见王文学已经引起的众怒到了何种程度。基于此,我当时也不好再出面去拦挡,只感觉好似有一股子冷气直窜向脑门。我知道,钟耀他们要向王文学动手了,并且架势还拉得不小,王文学这次恐怕是难逃厄运了……

【选自长篇小说《变迁》第二十章:聪明人的下场】(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1-2306301A35YJ.jpg

任登庚,男,汉族,大专文化程度,共产党员,出生于1960年11月,家住旬阳市白柳镇佛洞村。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人文学会会员,旬阳市老促学会会员,在四级调研员岗位上退休。1978年高中毕业后,历任代理教师、大队会计、信用社信贷员。1984年任副乡长,从此在乡镇历任乡长、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期间参加党校在职函授学习两年,离职在党校学习一年,在职参加《清明》《希望》小说函授学习两年。回县级单位工作后,历任正科级纪检组长、副局长、四级调研员。平时爱好文学,公开出版三部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变迁》。

本期编辑:陈羽

责任编辑:刘萧娇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