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长篇小说《变迁》连载之第二十三章:《故乡轶事》(二) 文/任登庚
作者:任登庚   2025-04-06   浏览:5778

(二)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的功夫,我两年的党校生涯就结束了。我在党校读书期间,虽然经常与单位保持着联系,但具体的事情有些还是不清楚。特别是一些人事关系方面的变化,现在直接叫人琢磨不透。我觉得,现在回到单位必须时时小心,经常谨慎的连说话也不敢放开了,简直和进了一个陌生的恶劣环境没有什么两样!

原来,孙成在当上乡党委书记以后,占住“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把权力已经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由于他在初上台时钟耀有些看不起他,总认为孙成早先只是一个武装部长,属于自己领导的下级,现在一步蹦上书记的位子,是全凭着他和区上武装部长的铁关系而被硬拉上去的。加之孙成只有小学文化,钟耀有几次在吃饭的场合说他根本没资格当书记。孙成也知道钟耀的文化功底比自己“硬”,他不但不避讳,而且还经常在乡干部会议上说自己是文盲,请大家不要拿着文化水平来和他相比。更为有趣的是在一次给全乡干部作报告的时候,他故意安排叫钟耀给写讲话稿。钟耀当时也想得太简单,认为这一下逮住捉弄孙成的机会了,他故意写了连篇的串笔字。全乡的干部都知道,孙成肚子里就装了那几滴墨水,对连篇挽来挽去像花儿一样的字如何能念得下来?他在大会上念报告的时候结结巴巴,有一些字还要问问坐在身边的钟耀才能勉强念下去。钟耀当时丝毫不掩饰脸上的那种得意劲,每给孙成说一个字以后还要扭过脸去向大家笑一笑,他那自豪神态和孙成的狼狈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几次竟逗得台下人一齐笑了起来。会后大家议论说:这次会上书记把人格丢完了,副书记把风头出够了!从此,钟耀在全乡的干部中落了一个“水平家”的好名声,威信大有跃过孙成之势。

然而,我们的“水平家”钟耀同志太幼稚了!他根本弄不清权力位置的重要性,多年的实践磨炼还没有使他明白:在单位,一个副职如果要去捉弄正职,那还不如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况且孙成仅仅是文化跟不上他,他在玩弄心机方面要超过钟耀的好几倍,现在既然站上了书记的位子,区上用与不用也不是由乡上来决定,更不是由着哪一个人耍着玩弄几次就能取而代之的。可以说,钟耀连三岁的宣统当皇帝时,说话照样是金口玉言的事例都不知道,他这样做得后果是实实在在地给自己种了一棵苦瓜籽!

人们议论钟耀有水平的话很快就传到了孙成的耳里,他知道以后只是“哈哈”一笑,表现出了并没有在意的样子。他虽然文化不高,但却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怎会对钟耀搞这些小动作目的看不透呢?但他在处世方面是属于老谋深算型的人,把这一切都在心里装着,一直不动声色。在两个人做了大半年的搭档之后,他就给区上领导说钟耀同志年轻,又有文化,将来是接替他职务的最佳人选,应该送去深造一下。区上就采纳了他的意见,通知钟耀到党校的短训班去学习三个月。

钟耀根本没有看透孙成举荐他去学习的用意,还认为孙成是有意培养他。在短训班学习结束之后,回单位的那天刚好孙成下村去了没有在家。于是,他就按照以前乡干部们从党校回来的惯例,回家去帮助妻子做了几天农活。

这一下机会来了!孙成对此揪住不放,当时就向区委作了汇报。何振飞管着纪检工作,正为干不出政绩而发愁,认为这次可找到娃样子了!他就立即和孙成一起将这事作了调查:钟耀从党校学习结束后走亲串友跑了六天,回家待了七天,总计旷工一十三天,这是一种相当突出的无组织作风,也是非常恶劣的纪律散漫行为!

钟耀的违犯组织纪律问题是区委副书记亲自出马立案调查的,因而区上对他的错误行为很快就作了处理:

“……钟耀同志身为乡党委副书记,同时又分管着纪检工作,对自己要求不严,放任自流,损坏了基层党委的领导干部形象。为了教育本人,经区委研究,决定给钟耀同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钟耀在接到处分通知后,明知这是孙成捣得鬼,但他有口难言,不敢声张。从此以后,他对孙成是服服帖帖的了。

孙成在治服了钟耀之后,就以促进产业发展为名,提出要把桂新有调到乡上来当烟草技术专干。钟耀清楚桂新有和副区长黄义德的关系是铁哥们儿,再加上对孙成的畏惧,嘴上哪敢道出半个“不”字?于是就赶忙讨好似地附从着把一切手续都给帮忙办到位。孙成把桂新有的事情办妥之后,又开始把手伸向了安坤。他先是以政府班子缺额为由,找区上的几位领导汇报,说冷水乡目前缺一个副乡长,工作不好开展,桂新有在发展全乡的烟草生产工作中成绩突出,建议充实到乡政府领导班子内当副乡长。区委接到他的建议后,就派组织干部王忠寿和武装部长王富智来考查。

区上的考查组到乡上和孙成交谈时,王忠寿向他说明,区委的意图是要搞差额考查,人选是乡党委推荐的烟草技术员桂新有,另一个是区上财政所推荐的冷水乡农税助征员肖明和。孙成当着考查组的面露出了很高兴的神色,“区上的决策真是英明,到底是站得高,看得远。这两个人都是工作好手,谁当副乡长我都同意,群众也拥护。差额考查确实好,组织上也少落抱怨!”

王富智笑着说:“既然孙书记和我们想到了一起,那就请你对考查的方法提一些建议。”

“领导叫我安排,那我就安排了!”孙成当场就把王富智的“建议”变成了“安排”。他站起来给大家发了一遍烟,瞅着王富智说:“我和你一路,王部长和邱玉良一路,老邱也是搞了多年组织工作的人。我们这样搭配就是大武装带领小武装,大组织干部领导小组织干部,工作能说到一起,玩也能玩到一路,咋样?”

“你这家伙,闹两派呢!”王忠寿笑了起来。

“我不是那个意思。”孙成笑着说:“咱们这儿是高山,地方穷,我是怕你们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了受罪。咱们分成两个组来搞,那样岂不是要快一些?”

王富智听完后,哈哈大笑,“你这个狗日的,原来分开搞是想撵我们早一些走!”他又转向王忠寿,“行吧,老兄,咱们就分开搞,早些离开。不然的话,时间长了还惹得猪嫌狗不爱呢!”

“行嘛!”王忠寿也笑着答应。

于是,一次考查副乡长人选的方案,就在几个人的笑骂声中制定下来了。

区上来的两位根本不知道,孙成这样分工是有着自己考虑的。他如果不把区上来的两个人分开,仍然让他们搭成一组,那么考查所收集的内容乡上就插不上言,人家如何确定向组织汇报的意见他也就没办法得知了。现在把两个人分开,乡上掺进两个人就能随时掌握情况,争取主动权。因为他和邱玉良与桂新有的关系相当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有他俩在,谁还能瞎了眼睛了去说桂新有的坏话?另外,考查之后的上报意见他也有参与权。如果把考查内容按照百分制来计算的话,他和邱玉良这样一参与,给桂新有争得别人说好话效果就能占三十分,乡上在上报的意见中又能争得三十分的发言权。这样,他在无形当中就把区上考查组所掌控的一百分凭空给抓走了六十分!他的这些用心,区上来的两位一时怎能察觉到呢?

在考查结束之后,孙成叫桂新有准备了一千元钱,由他转手交给考查组的两位人员,并向他们说明这是桂新有的意思。王忠寿当时就向孙成提出了批评,并耐心地向他解释道:

“桂新有同志年龄比较大,至今身份还是一个计划外的干部,他想借这次选举解决自己的身份,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是错误的!他想不到这些,难道你对这方面的是非曲直也分辨不清吗?”

孙成当时对王忠寿的批评意见表示虚心接受,可是等到王忠寿转身外出时,他却又把钱塞到了王忠寿的公文包内。考查组的两个人走了以后,他就找来桂新有直言相问:

“新有,你家是不是有六条牛?”

“是的。”桂新有眨巴着眼睛,想不出他要问几条牛干啥。

“这样的,”孙成拍着他的肩膀,“我的心情你知道,是一心为了你。王富智管武装,和我的关系特别好。区上这一次抽出他来搞考察工作,说明他是起重要作用的人。他说过几天要回去割麦,正愁着找不下牛犁地。你到他家去帮几天忙,顺带把牛吆上,走后把牛留着叫他多用几天。”

“啥子叫用几天?”桂新有笑了起来,“就说送给他就是嘛,又有啥了不起的?”

“对嘛,对嘛,我还当你脑袋是石头,不知道开窍呢!”孙成笑着揍了他一拳,“另外,你把乡上的烟草肥给村上有关的重要人物每个人发一袋子,知道意思不?”

“嘿嘿……”桂新有摸着后脑勺,“我不过没有当领导嘛,你还当我就愚蠢到家了,连这一点意思也‘卸’不开?”

“行,行,‘需’子可教!”孙成扬起了脸。

“你羞先人,那是‘孺子可教’!”桂新有哈哈大笑。

“不管咋样,总是要我教你!”孙成红着脸也跟着笑起来……

孙成只是依着自己的爱好去度量别人,谁知第二天桂新有就被王忠寿通知到区上,并和他单独谈了话。王忠寿给他退了钱以后,并严词叮咛:“鉴于这件事不是你亲自经办,我也不想把它公开。因为我们组织干部既要容人之长,又要容人之短,我也不想因这事情把你一棒子打死。希望你今后一切靠自己的实力,好自为之……”

王忠寿说话算话,对于桂新有再也没有做出过多的追究。区委在考查之后的半个月,就派副区长黄义德来指导开人代会,进行副乡长的补选工作。选举是差额进行的,由桂新有和肖明和两个人竞选。全乡的代表都知道,黄义德在冷水乡当书记时与桂新有的关系就很不一般,后来当了副区长,桂新有在逢年过节时就是他家的常客。黄义德从冷水乡调走时提拔的接班人是孙成,现在孙成要出死力把桂新有提上副乡长的位子,像这样的人员结构在会上搞选举,肖明和纵有天大的能耐,又在哪一方面能争得过桂新有呢?

在选举会结束时,黄义德根据候选人所得的票数宣布:桂新有同志当选为冷水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新班子组成后,照例先是分工。孙成看着这项工作自己不好直接出面干涉,就在背后和黄义德商量,请黄义德代表区公所对冷水乡新班子的分工在会上作了安排:鉴于冷水乡水电站问题拖得时间太长,各村公路的修建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责成安坤乡长尽快上手,一定要在短期内抓出成效!桂新有同志分管财政,主抓内务工作。这样一安排,安坤在乡政府从事实上就被架空了!

自从乡政府领导分工以后,安坤在乡政府把实权脱落,他心里总是不服,一心想硬起来争口气。他先是抓电站,东奔西跑,要了一些钱,总算把以前垮塌的堰渠恢复起来了。当他又去找水电局时,原任的局长已经离位,新局长对他说这是原来的遗留问题,目前还没有计划,要他等下一步再说。

“再说?再说个狗屁!”他一出门就恼怒地骂了起来。

但是,骂归于骂,以后的事情咋办呢?安坤在大街上想了半天:看来,电站一时是修不起来了,能不能到交通局再碰碰运气?

安坤找到交通局的张局长,向他谈了要修通冷水乡以上十六公里路的想法。张局长给他答复说,现在国家只管县到乡的公路,至于到村组的公路,还需要乡政府想办法出资修建。安坤见张局长只说政策是这样规定,但从说话的语气上来看对这事情还比较同情。他于是就抓住情感这一点,把山区老百姓肩挑背担说得是如何如何地痛苦,最后自己的眼泪都快出来了。这样的情感打动了张局长,最后给他表态:你们先集资修建,路修好以后县交通局可以给挪一部分钱,作为以奖代补!

安坤这一下如同久病的人见到了活菩萨,感动地向张局长表态:公路修好以后一定请交通局去参加通车典礼,给他们立一块高高的纪念碑!他立即赶回乡上,连夜召开乡领导会商量组建公路指挥部。

在会上,安坤汇报了出外联系的情况,还没有把要商量的议题说完,孙成就截住了话,首先发表了意见:

“这件事情不用再商量了!关于公路问题乡长在人代会上已经表过了态,理应担任总指挥。”

“我还有一些事务,近几天太忙,离不开身。我同意孙书记的意见!”桂新有也赶忙推脱。

“那就给乡长搭配几个人,其他的干部仍然搞自己的业务。”钟耀一句话给作了归结。

安坤看着再也无法继续商量下去,就硬着性子当了总指挥。第二天他带着五个乡干部到乡政府以上的七个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在每个人头上收了五十元钱,共计有六万五千多元。他拿着这连一半爆破器材都不够的钱,准备动工修建公路了!

谁都清楚,用这六万多元钱,要在十六公里的青石岩上打一条公路,那简直是在闹笑话,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搭梯子上青天!但安坤不灰心,他信誓旦旦地说有几个乡干部工作队的努力,有一千多名老百姓的真心支持,他相信人定胜天!

安坤用群众卖粮、卖猪、卖家具的钱,从乡政府往上修了还不到一公里的路时,就已经花得所剩无几了。这一下他从内心里着了慌,经过几个晚上不眠之夜的考虑,他就召集七个村的干部们商量,决定另辟一条省钱的路径,发动群众从河心里修一条拖拉机便道。

安坤不知道冷水河发水时的厉害,但孙成是自小在冷水河长大的人,对于安坤这明显拿群众的钱和力气在做着玩的事是再明白不过了!但他没有出面去拦挡一下,只是在背后里冷笑。几个村的干部也是胳膊拗不过大腿,只好带领群众扎扎实实地干了一个多月,总算请综合厂的大型拖拉机勉强从便道上“验收”了一下,后来就是准备召开一个通车典礼大会。

当安坤正沉浸在通车的喜悦之中,做好一切准备到县政府去报喜,到县交通局去要钱时,天不凑趣,下起了大暴雨。只有几个小时冷水河就发起了大水,过了一夜,黄泥浆水就把河滩冲得恢复了原样。河,还是那样的河;河滩,还是那样的河滩。这真是给安坤来了个致命的打击,他辛辛苦苦地带领群众修的公路,就在这一场大水过后荡然无存,甚至连短短的一截公路样本都没有给他留下!几个月来每次在乡村干部会上大讲特讲的政绩,这时却变成了自己劳民伤财的铁证……

安坤面对这种惨相,立在河边看得呆了,他直想要哭。但孙成这时可不管他哭不哭的,理直气壮地行使起了乡党委书记的职权。他立即主持召开乡党委会议,分析了水毁的原因,指出了这种拿群众血汗钱当儿戏的恶果。安坤这时只有任从别人指责的份儿,顺从地低头反悔自己。乡党委讨论了大半天,最后形成决议:为了平息群众的怨气,使乡党委工作牢牢地把握主动权,必须对群众的钱物和劳力遭受损失负有直接责任的安坤同志进行处理,责成他先在乡干部会议上做检讨,然后全乡通报批评。乡上办公室按照党委的安排,把通报材料上报到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区委、区公所。

孙成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一个小小的乡长怎能经得住县区领导单位如此大面积的舆论谴责?乡上把材料报上去没到半个月,区上就通知安坤立即到市党校参加三个月的短训,短训结束后,又接着叫他参加两年长训班的报考。可怜安坤一片好心想改变冷水乡的贫困面貌,只因急躁冒进损失了老百姓的利益,最后竟被人毫不客气地从单位一脚踢出去了……

【选自长篇小说《变迁》第二十三章:故乡轶事】(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1-2306301A35YJ.jpg 

任登庚,男,汉族,大专文化程度,共产党员,出生于1960年11月,家住旬阳市白柳镇佛洞村。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人文学会会员,旬阳市老促学会会员,在四级调研员岗位上退休。1978年高中毕业后,历任代理教师、大队会计、信用社信贷员。1984年任副乡长,从此在乡镇历任乡长、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期间参加党校在职函授学习两年,离职在党校学习一年,在职参加《清明》《希望》小说函授学习两年。回县级单位工作后,历任正科级纪检组长、副局长、四级调研员。平时爱好文学,公开出版三部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变迁》。

本期编辑:陈羽

责任编辑:刘萧娇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