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长篇小说《变迁》连载之第二十九章:《怎样评说》(三) 文/任登庚
作者:任登庚   2025-05-08   浏览:5698

(三)

“四哥,请你到我们家里来一下,大哥来了!”四弟袁自信打来了电话。

我这四弟,从小出继给了阳山乡姓袁的姨夫家。袁家只有两个女子,按照农村的风俗这是需要一个儿子给接续香火的,姨夫就和我父亲商量,要自信给他们过继。父亲当时碍于情面,没好推脱,只提出了一点要求:五个儿子是以爷爷的意愿按照仁、义、礼、智、信排下来的,给了别人一个,就有损于家风的遗训,儿子到了袁家,只改姓,不能改名。当时袁家对此也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双方就算达成了协议。于是,袁家就请了两个人,把才满周岁的自信抱了过去。过了半个月,又到田家坪把自信的户口转到了他们的大队。至此,就算办完了过继的全部手续。我真佩服父辈们的胸襟竟是如此地宽广,一个胖墩墩的儿子说给别人就简简单单地给了,像送一个物件一样,竟不提任何抚养方面的补偿报酬。这事如果在现时,是不是这样办得呢?

自信到了袁家,从小就受到了百般的宠爱。不想,姨夫在我父亲去世的第二年也患癌症离世而去。从此,才十九岁的自信就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独自一人,无人相助,掮犁夯耙,播种田管,养活家人。他由于没有闲工夫走动,因而和我们弟兄几个很少往来,我到阳山乡工作之前,与他也是三两年不见一次面。大哥住得远,与他见面的次数当然就更少了,就连姨夫辞世这样的大事,他也没有去看一下。现在,我到阳山乡来工作,大哥突然到五弟家来见我,有什么事呢?

我骑着摩托车,一路想着。好在自信家离乡政府驻地不远,只有十几里的路程,很快就到。大哥一见我这样快就来了,自然是十分高兴。自信当然更不必说,立即请来了村上的几个干部相陪。我当时心里就怪不是滋味:这个兄弟,咱们弟兄之间相聚多好,何必又要掺杂一些外人,这样连谈家常都不方便!

晚上,在村干部们散去之后,我们弟兄几个才正式叙起了离别之情。大哥说:

“你从冷水乡调到阳山乡这么远,是咱们弟兄第一个走出老家工作的,加之自信也在这里住着,我今天是特意来看你们的。另外,我听自信说,你准备在县城买房,这也是咱们这一门人当中第一个走出农村到城里去住的,我们脸上都有光彩。我现在的娃子多,目前小的还在念书,负担重,经济也紧张,你搬家时我只能凑上个一、两千块钱。自信虽然比你小几岁,但有三个娃,负担也重……”

“我也没有多的,以后给四哥凑五千块钱!”自信接过了话头。

五千元,这是我整整一年的工资呀!我不知说什么好,“你们目前也紧张,都这样实心地帮我……”

“是的,大家都是实心帮你。”大哥接着说:“二爸听说你要搬到县城去住,也很高兴,这次叫我给你捎了五千块钱。唉,二爸这多年也是苦苦巴巴,目前还在困难当中,给你这一点钱也是尽最大的努力了!”

“这叫我说什么好?大哥和自信给我凑钱就不说了,二爸的两个娃子目前在念大学,还没有展开翅膀。我这多年也没有给他帮上多大的忙,咋能要他的钱呢?”我推辞道。

“自智,”大哥耐心地开导说:“我知道二爸自从与爸闹分家以后,你们弟兄几个都对他有看法。但是,他那时也年轻,想事情有些不全面,他们上一辈不愉快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咱们当晚辈的咋能记住死不放呢?况且,二爸当时家里也确实贫寒,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做出那些事!自从爸过世以后,二爸也常感到很后悔。现在,我们亲族的上一辈就剩下他一个人了,看见他了就像看见爸一样。他协助你,你为啥不接受呢?”

是的,大哥说得好,我不能再记二爸以前想事情不周全的一些小过节,应该感谢他才对。他与我父亲弟兄两个人分家,本应一人一股,他理所应当拿回自己应得的一份。当时那样做,虽然方法有些偏激,但也谈不上是什么大的过错。在当初分家的时侯,农村一部分人还缺吃少穿的,又有多少人为了一个不能当饭吃的弟兄名目而去舍弃现实的家庭呢?再说,二爸那时由于条件的限制连自己的温饱都难以顾住,在处理问题时二哥又苦苦地挤兑相逼,他也是一个年轻气盛的人,没有顾全弟兄之间的情谊也是情有可原的。现在,政策好了,每一个家庭都走向富裕了,家庭富裕自然也就和睦了。这些和睦的家庭互相处事,必然促进整个社会风气不断地向好的方面转化,好的社会风气又促进着每一个家庭更加地和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二爸尽力地帮助我,这不只是顺应建设和谐社会的潮流,也正是长辈人对晚辈的疼爱啊!我年轻时对二爸的认识是那样的偏见,是那样的责怪他,现在想起来都无地自容了!

“还有一件事,”大哥把我愉快的事情说完了之后,才正式道出了主题,“我听自信说,你们乡上要修一个河堤工程,工量比较大,要往出承包,我来看一看,能不能搭手?”

“我上次听齐平说过的,”自信接过大哥的话,“齐平说这个工程需要自己先垫支,如果搞好了,也能赚个一、两万块钱。我也没钱垫支,就想起了大哥。这事我已经和冯自章说过了,他说同意,就等你一句话。”

“是有这么一回事。”我对大哥当然不能说假话,“但是,工程钱是水电局管的,他们要求公开招标呢!”

“四哥,你放心。大哥承包工程赚了钱,是少不了你的。至于我做小工多少能挣一点,也忘不了你。说到谁能招上标,那还不是你一句话?”

这个兄弟,他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是为了这件事!想到这里,我就耐心地向大哥作解释:“大哥,虽然那是承包工程,但是你不能插手!如果是挣钱的活,别人干起来是很正常的,哪怕就是人家多赚一些,也不会有人说我哪些方面不对。如果你承包了,我就是把你亏死,别人也会反映。我一个小小的乡上书记,咋能经得起别人说三道四的呢?”

“是的,是的!”大哥连连点头,“咱们这些人,经不起别人说,惹下了麻烦也没有人给帮忙。这事我听自信说的,想来看一下,也没有一定要给你出这个难题。”

“四哥,你也太小心了!如今有些人当干部还不是在为自己的亲属帮忙办事吗?”自信满脸现出了不高兴的神色。

“自信,”大哥反转过来劝起了自信,“你四哥说得对。如今他处在这个位置,这样清正廉洁是应该的,我同意他这样做……”

自信不言语了……

我感谢大哥,他给我下一句“清正廉洁”的评语!

谁知,我大哥那一句“清正廉洁”的评语不但没有得到社会的公认,而且就连我的上司方伟功也不以为然,他甚至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运用了无可辩解的事实,对大哥给我的评价作了嘲弄式的否定!

那天,我到县上开会。结束之后,方伟功打电话叫我到他的办公室去。我当时受宠若惊:方伟功联系着我们乡工作,他叫我去,肯定有什么好事!

我到方伟功的办公室,只见人事局的胡副局长也在那里坐着。方伟功对我的到来显得格外亲热,他先是给我沏了一杯上好的茶水,接着递给了我一盒“中华牌”香烟。这倒使我不知所措了:这领导平常见面也就是甩给我一根烟嘛,今天咋能整盒子的给呢?

一根烟抽罢,方伟功来了个单刀直入:“自智,今天请你来没有别的事,咱们都是弟兄班子,我说话也就不拐弯子了:你家里有困难,我很清楚,在县上买房子,我也知道。你媳妇现在转正了吧?”

“嗯,前几年转正的。”我不知道他为什么问起了这件事。

方伟功笑了笑,“你媳妇转正,虽然经过考试,但在办手续时胡局长可是给帮大忙了啊!”

“那是,那是!”我向胡副局长感激地点了点头。

“现在胡局长有点事,想请你给帮个忙……”方伟功故意顿住不说,直瞅着我。

“有啥事?只要胡局长能用得上,我一定尽力!”我又向胡副局长一笑。

“我的一个侄儿在你们乡所在地的村上,这次也报名当兵。”胡副局长热情地递过一支烟,“一个是想请你老弟在政审方面注意一点,另一个是想请你出面,以家庭困难的名义给民政局写一个报告,办个安置卡。这,不知道困难大不大?”

困难?这样的困难就是再大也得克服!我当时不假思索,痛痛快快地答应道:“胡局长大名鼎鼎,你的侄子我当然熟悉!这娃,是个好娃!你老兄说这事情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没问题!”

“你要帮忙就给帮好!”方伟功笑着补充,“给娃子弄个党员名额,到部队也便于提干。”

党员?这娃子连入党申请书都没写呢!但农村党员是当地党委审批的,现在方伟功又当面提出来了,我拿什么借口来推脱呢?他说的话,我敢犟?孙悟空那样大的本事,不是爱犟么,最后连如来佛的手掌心都翻不出去!我算啥,能和孙悟空比?还是掂量一下自己的轻重罢!给办了算了,这样还能少一些麻烦!

方伟功见我点了头,就又说起了第二件事:“你家搬到了县上,孩子在县城念书,没人招呼也不行。我给胡局长说了,叫他给你帮个忙,把媳妇调到县城来,你看咋样?”

这真是喜从天降!我正愁着搬到县城住,母亲年龄大了没人照管,孩子没人做饭,敬爱的领导这下可给我解决大难题了!我一时太激动,不知说什么好,竞瞅着方伟功傻呆呆地笑起来。

“另外,我这里有一点小事,”方伟功笑眯眯地看着我,“一个姓严的老板在外地承包着一个大煤矿,他只有一个娃子,是职中毕业的。这家伙找了我几次,叫我帮忙把他娃给安排一下。我也知道当前事业单位要进人都是大专以上毕业的学生,但严老板缠死缠活地叫我帮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只好给胡局长商量,想安排到你们乡上。你们乡小,又偏僻,影响小一些,这事不知道……”他瞅着我不说了。

这还用问?我就是再没良心,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提这个要求也不会拒绝的,于是就爽快地接着他的话:“行,没问题!我们回去商量一下,看哪一个站还缺编制。”

胡副局长接过话头,“你们乡上各单位人员编制都是满满的,我们有底册子。要办这事只有硬安插!”

方伟功递过一份申请,“这是严老板写的申请,你给签个字就行了!”

“行,我拿回去盖个公章!”我边说边伸手去接。

胡局长拦挡道:“算了!你拿回去盖公章,别人知道了又会说三道四,扩散影响。干脆你在这里填个意见,申请书上只要有你‘田自智’三个字就行,剩下的事情就是我想办法给发安置文件!”

唉,胡副局长说行,我有什么不行的?就是嘴上僵着不行,行动上还是得行!方伟功在旁边立着,我能把这事挡得住?刚才人家还在表态给我办事,并且是关系到我家以后过日子的大事,我连这一点事都不给他办,下一步我的事情咋办?我的事情办不成,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还是给办吧!于是,我就立在方伟功的办公桌边,连申请的内容都没看,其实就是看了也是闲看,便在右上方写了“同意接收”几个字,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方伟功接过申请书,“哈哈……”大笑。到此,由他召开的一个简捷、高效的办公会议就顺利地达到了预期目的。参加会议的各位成员,都各有收获,皆大欢喜。

……

选自长篇小说《变迁》第二十九章:怎样评说】(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1-2306301A35YJ.jpg

任登庚,男,汉族,大专文化程度,共产党员,出生于1960年11月,家住旬阳市白柳镇佛洞村。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人文学会会员,旬阳市老促学会会员,在四级调研员岗位上退休。1978年高中毕业后,历任代理教师、大队会计、信用社信贷员。1984年任副乡长,从此在乡镇历任乡长、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期间参加党校在职函授学习两年,离职在党校学习一年,在职参加《清明》《希望》小说函授学习两年。回县级单位工作后,历任正科级纪检组长、副局长、四级调研员。平时爱好文学,公开出版三部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变迁》。

本期编辑:刘萧娇

责任编辑:肖海娟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