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农村的那些事儿:难忘放牛时光 文/杨进编
author:杨进编   2023-06-14   click:1218

儿时,我度过了一段放牛的美好时光,虽然时间不长,但当时放牛的情景,一直难以忘怀。


我的故乡,山青水秀,芳草萋萋,鸟语花香,山珍异果不少,是放牧的好地方。



图片



小时候,放暑假了,放牛便成了孩子们的抢手活儿。记得那时我十几岁,每天都有一群人去放牛,有大人,也有小孩,大家提前约好第二天要放牧的地方,第二天一早,在同一时间向同一地点出发。


我之所以在同伴们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牧童,是有一些原因的。一方面是我属于那种天生老实本分的孩子,能指望得住,大人们都信得过;二是我年龄比这群孩子大点,显得老成稳重。



图片



大人在家干地里农活,我们去放牛。放牛的时候,在坡上有时候骑在牛背上走,自己也不用走路,牛要特别的听话,不听话就不让你骑,会把你从背上摔下来。尤其是对于一个正处在贪玩期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苦挣苦捱。10来岁的我第一次品味到生活的艰辛就是从放牛开始的。你首先得保证牛能吃饱、喝足,还不能让它糟蹋庄稼,这的确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放牛的时候,把牛赶上坡,大家可以在山里找些野果子吃,特别是到了秋季,山里的果实太多了,木糖梨、山楂、刺果,等等!到了深秋季节,刺果满山红红的一片,煞是透人。放牛的人多,分工明确,有的把牛看好,有的找木材,有的摘野果子。摘的刺格子,也叫刺果,用石板搭建一个平台,下面放木材,点燃火,把石板烧热,把刺果放到石板上烤熟即可,就可以开吃了。听村里老人们说,刺果在旧社会,可是救命粮,缺粮的时候,把粮食和刺果放到一起,就可以做成刺果面、刺果粑粑,在那个年代,农民缺粮的就靠野果充饥。农民放牛,主要是靠牛耕地,每年春秋二季,都是耕地的最佳时节,农人一年到头没有休息的时间,天晴下雨都有活干,下雨天能好好休息,还得去放牛。


儿时,读书回来,就是去放牛,或帮助大人干农活,跟在大人后面边学边干,也掌握了不少干农活的技能。


再后来,读书岁月结束了,也结束了放牛生涯,走上了社会,开始打工为生。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放牛时光充满了快乐与欢笑。


编辑:肖海娟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