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鸭子”位于旬阳县关口镇大庙村关子沟岸边的一座巨石上。从关口集镇沿“关大公路”向著名自然风景区八卦山前行约7公里处,在关子沟小河边的一块巨大青石山的断层上有一只由天然石英石形成的鸭子图案。顺着山石的长势,石鸭子头向东,尾巴向西而立。虽历经风吹日晒雨淋,还有小河洪水的冲刷,仍然清晰可见。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石鸭子却成了一只无头的鸭子。
据说石鸭子原本形体完整,栩栩如生。被当地人们奉为神灵,此地也被风水先生们公认的“风水宝地”,人们对于这只石鸭子,敬而远之,也小心呵护。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无头鸭子,因为人为的破坏所致。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关子沟两岸,半山腰上,有两个大户人家,一家姓衡(邢),一家姓魏。衡(邢)家住在关子沟的东岸半山腰上,魏家住在关子沟西岸的半山腰上,两个家族人丁兴旺,在“族长”的带领下,辛勤耕作,勤俭持家,族人务实谦虚,尤其是衡家,没有几年便成为当地富甲一方的土豪。两个家族隔河相望,各有地盘,互不干涉,各自经营的自己的家族。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可是在经历的几代的繁荣之后,衡氏家族首先开始走下坡路了,人丁也不像前几代那样兴旺了,后来的子孙由于从小生活在父辈积累的财富之上,勤劳、节俭的优良作风逐渐淡漠,对于前辈的教导也是从左耳进右耳出,不几年,前辈们积累的财富几乎被挥霍殆尽,开始变卖家产,曾经风光无限的衡氏家族荣光不在了。而在衡家家道中落的同时,河西岸的魏氏家族却蒸蒸日上,发展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富豪。时至今日,关子沟西岸大庙村的两个村民小组的小地名人称“魏家山”,这一区域就是因当年魏氏家族的繁荣而得来的。
面对衡家的家道中落,坊间便私下悄悄地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是因为关子沟岸边的石鸭子吃衡家院子,屙在卫魏家院子,所以衡家越来越穷,魏家越来越富。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这个坊间流言传到了衡家后人的耳朵里,衡家后人一听,不惜重金请了一位当地非常有名望的风水大师,来给查看。风水大师来到衡家院子,拿出他的宝贝“罗盘”在院前院后一通捣鼓,又拿出“照妖镜”向着对岸的魏家院子一通照。之后风水先生面露无法猜测的笑容,告诉衡氏后人,原因找到了。之所以,你们家道中落,全都坏事在关子沟边的那个石鸭子身上。你去看看,这只鸭子是不是自西向东而立,他的嘴正好向着你们衡家院子,而鸭子的尾部正好对着对岸的魏家院子,这就出现了鸭子“吃在刑家院子,拉到魏家院子”。这就是为什么你们衰落,而对岸的魏家却如日中天的原因。衡家后人一听大师所言竟然和民间传说一致,马上是一百个相信。忙问大师破解之法,大师闭目掐指,然后又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掏出一道符咒,交给衡家后人,告诉衡家后人,再准备一把铁锤,锤上再涂抹上黑狗血,在次月十五日子时,先将符咒贴在石鸭子的头上,然后用抹有黑狗血的铁锤砸掉鸭子头即可。只要把这只鸭子的头给砸掉,让他吃不了你们衡家的 ,慢慢地你们就会重新发达起来,衡家后人一听,觉得有理,重谢风水先生以后,按照大师的方法在此月十五砸掉了石鸭子的头部!自此,这只流传百年的石鸭子就变成了一只无头的鸭子。
鸭子的头被砸掉了,从此再也吃不了衡家人的财富了,可是衡家也没有像风水大师说的那样,再发达起来,重现昔日的辉煌了!而魏家在经历了辉煌之后,也没有走出古人流传的“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只有无头的鸭子至今仍然静静的躺在青石之上,历经百年的风吹雨淋,仍清晰可见,用它身上的传说,启迪着后人们的思考。(作者:石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