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人平凡者多,伟大者少,所以大多数人过得是平凡的日子。具体到每一个人来说,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也是平凡者多,出彩者少。因此,人们似乎觉得这种平凡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于平淡,无聊,无趣,也没有多大意义。
可是当你真正走进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深入其中的细枝末节,目睹那些平凡人的生活万象,你就会惊奇的发现,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是那样充满生机,生生不息,透视出顽强的生命力,随时随地都在创造生命的奇迹,让人深切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这是一个平凡的日子,清晨我早早起床,走出小区,跨过街道,来到河堤,开始晨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戴着红帽子,穿着红马甲,拿着大扫帚的环卫工,他们分布在河堤公园与大街小巷,将城市的旮旮旯旯清扫得干干净净。新的一天,新的空气,新的市容,不由得不令人心情高兴。
接着看到的是那些早起的人们,脚穿运动鞋,身穿运动衣,三五成群,在河堤,在步道,在广场,在运动区,跑步,跳舞,打球,练剑,打拳。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身姿灵活,步伐矫健,浑身散发出无穷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运动之美,健康之美,生命之美,精神为之一振。
晨练归来,路过街道,正好赶上车流高峰。小汽车,出租车,更多的是摩托车,蜂拥而至,奔驰而去。那长长的车队,那风驰电闪的掠影,成为早晨送娃上学大军颇为壮观的一道风景。无数的家长,送去无数的学生,开始了新一天新的学习任务。就是在这每日平凡的接送中,饱含着家长的殷切希望,实现着莘莘学子的崇高理想,积累着一个又一个未来的奇迹,怎能不让人心生感动。
来到商贸小区,那些走了好多山路,挑着菜担进城的农民,已将他们各自的萝卜、白菜……在市场两侧摆放整齐,吆喝叫卖了。你看,他们的辛勤耕耘,马上有了收获,一张张的票子装进腰包,人也眉开眼笑了。一街两岸的门店,也都开门营业了,豆浆热气腾腾,煎饼刚刚烙好,油条正好出锅,还有肉夹馍与蒸面皮,两掺面与酸拌汤。虽然都是小本生意,但人来人往,卖得起劲,吃得开心,试想生活中的人们谁又能够离得开如此生动的人间烟火呢?
回家的路上,途经商贸大街。百货商店都已开门,干部职工准备上班,来来往往的行人,步履匆匆,奔赴各自的岗位,开始了新一天繁忙的工作。川流不息的车辆,进进出出的人群,他们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获取劳动价值,创造社会财富。还有汽车站的营运车,满载乘客的希望与梦想,走向他们的诗与远方。
中午时间到了,阳光正暖,我又来到户外。这时忙了一个上午的人们,不论是上班族,还是小商贩,都要吃午饭,然后接着上班,或者劳动。烟草公司门外,那个补鞋匠,还像往常一样,始终守在这里,敲敲打打,飞针走线。这是一个残疾人,瘦骨嶙峋,腿脚不便,很是可怜。闲聊中得知,他快七十岁了,一个人生活,是村上的五保户。我问他是否享受五保户的政策待遇?他说该享受的政策全部享受到了,够吃够用了。我问他既然够吃够用了,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劳动呢?他笑着对我说,人不可一日无事,趁自己还能行动,就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方便别人,也方便自己,心里感到充实。听了他的一席话,我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示,我们时常探讨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生命不息,就要奋斗不止,难道不是这样吗?
下午五六点钟,我到河堤散步。这时单位快要下班,学校已经放学,那些干部职工与中小学生陆续回家,享受精美晚餐和天伦之乐。当然大街小巷的那些个体经营户还在继续忙碌,他们可能要到晚上九十点钟才能打烊歇业。河堤上有了不少人,他们大多数是晚饭后出来散步的人。步道上的那个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每天下午都会来到这里。只见他拄着拐杖,斜着身子,艰难地挪步,每挪一步都很吃力,走一会儿就要靠在墙上,或者坐在道旁的椅子上喘息,然后继续站起来挪步。我估计这是一位脑梗患者,他的症状应该是下肢偏瘫。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夏季三伏天那么热,他仍出来锻炼,从未间断。每次看到他,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是同情他,一方面又敬佩他。看他病成这样,却丝毫没有自暴自弃的感觉,而是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与疾病作斗争,凭着这种精神和毅力,很有可能会创造生命的奇迹,难道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平凡的日子竟然是如此的生动,一天的所见所闻常常令人心生感动。尤其是今年立冬以后,疫情再次肆虐,无数医护人员奋战一线,全体干部职工深入社区担任网格员,还有广大居民朋友们积极配合,居家观测,坚持了一天一天又一天,齐心协力打好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平凡中创造出了不平凡。我想,正是无数个这样平凡的日子,有无数个这样的平凡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默默无闻,绽放生命,才描绘出我们的城市文明,才推动着我们的社会进步。
前不久我看了一篇《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是奇迹》的文章,写的真好!我就引用这篇文章的几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我们不再企盼什么特别的奇迹;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是奇迹——活着就是奇迹,生命本身就是奇迹;生命的真义就体现在无数日常而美好的细节之中。”所以,我们应该勉励自己,活在当下,懂得珍惜,努力过好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让我们的生命在平凡中创造奇迹。
作者简介
赵攀强,陕西省旬阳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海外文摘》《散文选刊》《陕西日报》《延河》《安康日报》等全国各类报纸副刊和文学期刊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余篇百余万字。曾出版《旬河浪花》《汉水情思》《秦巴放歌》《太极城絮语》《留住乡愁》《母亲的升子》等六部作品集。散文《在那大山深处》《又闻水笑声》《母亲的升子》《母亲的茶饭》《兰草花儿开》《油桐花开》《家乡的嫩玉米》《不语的表叔》《乌手指的小姑娘》先后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辅教材和考试卷。散文集《留住乡愁》荣获“首届丝路散文奖”。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