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任登庚:三岁娃二斤酒一生缘
作者:任登庚   2025-09-21   浏览:7818

我喝起了杨厚根的拐枣原浆酒,就想起了自己平生做得最破纪录的一件事。那是在三岁的时候,我一天喝了老秤(农村在六十年代以前大部分用的是老秤,就是十六两为一斤的秤)二斤烧酒。

      时间是一九六三年的冬季,那年我刚过三岁。我记得喝酒那天是十月末,当时沥沥的小雨一直下个不停,老家田山院子被浓浓的雾围着,对面看人都是糢糢糊糊。男女老少都穿上了厚夹衣,大部分家庭的人都围着火炉烤火。唉,休闲的天呐!

      我父亲是个医生,一早就被人接着看病去了。哥哥们平常在做农活,这时巴不得有空闲的时间,一吃过饭就约人打扑克去了。母亲泡了一盆苞谷籽,端着到隔壁去借手磨推浆巴(浆巴:把绿壳玉米籽剥下用水浸泡,然后用石磨推成浆糊发酸,摊在绿树叶上,里面裹些菜,烙成浆巴糢,这是一种非常可口的美食。浆巴也可以和洋芋煮在一起,做成浆巴糊豆,是解酒的佳品。)母亲走的时候,一再给姐姐嘱咐,叫把我管好,不要到处乱跑。姐姐比我大一轮子(农村人把间隔的同一属相叫一轮子),也正是在玩的年龄,加上父亲平常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她管得比较苛刻,她在屋说话都是悄声细语。今天能得到母亲的“重用”,她认为这也算当了几个小时的家长,自然是无比上的欢喜。


图片

      母亲走了以后,姐姐就拿出了家长的威严,指着板凳向我说:“娃,你坐到这不准动,我出去一下。”

      我自然不服,就撒娇道:“不嘛,你到哪儿我也要去。”

      姐姐对我扬起耳巴子作势要打,见我有些害怕就连哄带吓起来:“你不听话了我就打你!你在屋里等着,我去找几个人来抓石籽陪你玩。”

      “我不会抓石子嘛!”

      “那我们抓石子,你在跟前看着玩,行不?”

      我看着犟不过,只好答应了。

      姐姐叫来了几个玩伴抓石子,她们讲得输了就叫赢家用指头刮鼻子,这样刮一次,大家笑一次,倒还热闹。

      我看了一会儿,开始时还跟上笑,后来就感到没意思:为什么她们几个玩,我只是在旁边陪着笑呢?于是,我就进到内窒找自己的乐趣去了。

      我家的房子是两间正房和两间耳房呈“丁”字形结构,正房主要是堂屋和火炉,还有哥哥们的睡铺,耳房则安着两张床。农村人安床都在窗子底的墙角,我家也是一样,墙角安着床,床前是一张条桌,条桌上面是窗户。我到屋里瞅来瞅去,感到没有啥好玩的,只是对窗台上的瓷壶有些热眼。

      这瓷壶,是爷爷当保长时放过一个壮丁,后来那壮丁发了财,为了感谢爷爷,给送了很多礼物外带一个瓷壶叫爷爷品茶。瓷壶品质高,能装老秤二斤茶水。爷爷去世之后,父亲就把壶当成传家宝,不再喝茶,经常空着。父亲上次给人看病,主家好了以后来感谢他,送了一包袱蒸馍,另外就用土巴罐子提了一壶烧酒。那时,农村酒瓶子少,非常珍贵,人们装酒都用土巴罐子,主东在收过酒以后还要把罐子给捎回去。我记得,父亲当时把酒往瓷壶里倒的时候顺便用酒杯尝了一口,并向母亲炫耀式地笑着说:

      “嗯,好酒啊,你尝一口。”

      母亲接过酒抿了一口,笑着回道:“是不错。人家谢先生嘛,还能把酒尾子给你拿来?”

      “嘿嘿嘿……”父亲笑了,很得意。

      我当时在旁边,也想要喝一口,但我不敢,知道话说出来了肯定要挨一顿嚷,因为大人们是不准小娃喝酒的。我当时只好舔了舔嘴唇,眼巴巴地望着父亲把酒倒在瓷壶,瓷口上面垫一层塑料纸,然后盖上盖子,再用塑料疙瘩塞住壶嘴放在窗台。

      唉——,多久了,我一直对这壶酒耿耿于怀,今天终于能到嘴了!

图片

      我开始想爬上床,从床爬上桌子,再去拿酒。可是爬了几次爬不到床上去。想了一会儿,我去把厨房的小板凳拿来放在床前,从板凳爬上床,再爬上条桌,然后迫不及待地扯掉瓷壶嘴上的塑料纸,抱起来就猛地喝了一口。嗯——,辣哄哄的,我当时被呛得直咳嗽。我歇了一会儿,又抱起壶漫漫地喝,这下感觉不是多么辣的了,倒有一点甜。

       就这样,我坐在那里歇一会儿喝几口,大约喝有半斤的样子,心里想着姐姐知道了要嚷,就从条桌上爬下床,跑出去见她们正玩得起劲。姐姐见我出去,就笑嘻嘻地说:“娃乖,就在屋里玩奥。”接着又转身抓石子去了。

      我在堂屋玩了一会儿感到无趣,就又跑回去抱起瓷壶,喝几口,玩一会儿,再喝几口。几个回合下来,感觉眼睛有点胀,看窗子也是模模糊糊,胃里更是烧呼呼的。我慢慢地下来,到厨房拿起碗喝了一些冷水,当时感觉强多了。

      我一个人坐在那里思索着:难得有这机会,今天要喝就喝个够。于是歇了一会儿,又回去爬上条桌,坐在那里把剩余的酒喝光了。这时,天已经快黑了,如果按时间算的话,我那天大约用六个小时喝了二斤烧酒。

      母亲回来了,见我走路摇摇晃晃,开始问我是不是病了?见我脸红红的没有理她,就走到跟前想拉我却闻到了一股酒气,就问姐姐:

      “娃今天在屋喝酒了吧?”

      姐姐不敢承认,只是说:“我在外面玩,不知道他喝没喝。”

      母亲进了内室,看到瓷壶嘴上的塑料纸被甩在桌上,急忙拿起壶摇了摇,空的!她二话没说,转身就给了姐姐几个耳巴子,嘴里骂道:“你这个讨账的东西,叫你引娃,看你引得啥娃?”

      姐姐也吓愣了,站在那里只是哭。母亲抱着我,安排姐姐去叫安排姐姐去叫父亲回来。两人正在说着,父亲回来了,他问屋里吵得一窝蜂在干啥?

      母亲眼泪汪汪瞅着我说:“娃不懂事,把一瓷壶酒喝完了。”

      “天呐!”父亲吓得脸都变色了,二话没说,先去把手巾用冷水浸湿,贴到我的额头上。他给我洗了洗,就叫母亲用冷水不住地给我擦脸。这一切做好后,他就抓了一把绿豆倒在石窝里砸破,放到茶缸里稍微熬了一下就叫母亲喂我喝。接着,他又去配了几样草药,叫姐姐给熬好了喂我。

      母亲一直抱着我,到夜里两点多时我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父亲就急忙来拍我的背,看着我吐。我开始吐的时候啥都不知道,直到喉咙有啥卡着的时候才清醒。我至今记得,当时吐了半天,吐出了两条白虫在地上扭来扭去,只听得父亲说:”好了,不要紧了。”

      我好了,姐姐却被父亲美美地打了一顿。我也就从那次过后,和拐枣酒结下了不解的缘分,直到我上学以至于参加工作,拐枣酒都是我的亲密伙伴……

图片

      直到今,我经常在想:如果喝酒那天是炎热的气候,我可能就难逃死亡的关口了;再一个,当时医疗条件那么差,不说到县医院,就是到公社卫生所(那时的公社就是现在的镇)也是四十多里的山路,如果父亲不会医术及时抢救,没有母亲的精心照料,我是万万活不过来的。基于此,我应当感谢老天,感谢父母亲!

      现在,拐枣不但和我结下了致死不断的缘分,还和旬阳市的四十多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全市人民对拐枣情有独钟,现在已经发展拐枣三十多万亩。如今拐枣不止是农家用来烧酒,它正集多方面的能量为旬阳做着贡献:

      冷水河垴的拐枣树王,引来了外地人源源不断的参观,人们在拐枣树王底下谈天、照相、游玩。何国恩在那里办的农家乐借助拐枣树王的名气,宾客满座,十分兴旺。他自己也成了名人,多次被省市电视台采访,打出了拐枣树王的名气,也引来了远近的宾客;

      南君涛,这是一个退伍军人,也是一个知名的企业家。他在段家河镇办起了《旬阳市天正酿造有限责任公司》拐枣醋厂,担任总经理,产品的质量高。他经常在省市电视台介绍产品,使拐枣醋远销省内外。他也被选为市人大代表,被评为最美的退伍军人;

      最感动人的是杨厚根,他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经过刻苦学习,运用老祖宗的手艺结合科学技术把拐枣深加工,造出了“好人缘原浆酒”。我原来在喝拐枣酒时经常想:啥时候旬阳的拐枣也能烧出瓶装酒啊?一直盼呐盼,盼出了杨厚根的“好人缘原浆酒”,他把旬阳拐枣酒一下子拉上了大雅之堂,远销省内外。

      杨厚根造的拐枣酒的形成从程序上来说和古老的方法差不多,有酒曲,也发酵,还有酒甑子。他只是在这些方面做了深加工,使酒既有当地酒的香味,又有瓶装酒的清亮。在踩曲时,摒弃了老传统只用粮食剩料做酒曲的方法,全用的是酒米和其他精粮再加一些药料。在搞酒窖时做的十分严格,用牛肉搅上另外一些药料筑成酒窖,使人走进就感到有一种香味。我原来看到瓶装酒上面写的”百年老窖”只当是把酒保管了百年,在听了杨厚根的介绍才明白:原来“百年老窖”就是指的酒窖有了百年。这样看来,“好人缘原浆酒”目前质量喜人,以后也会成“百年老窖”的。我虽然看不到,但相信绝对有那么一天!

      杨厚根的“好人缘原浆酒”把拐枣提升了档次,他也因拐枣酒的贡献被评为“中国好人”,优秀企业家,成了名人!

      拐枣酒借旬阳之势,旬阳助拐枣酒之威!旬阳人与拐枣结下了鱼水的缘分,发展拐枣,加工拐枣。拐枣也与旬阳结下了不解之缘,促使着旬阳的旅游业扩张,经济增长,走向全国!


作者简介:

1-2306301A35YJ.jpg

任登庚,男,汉族,大专文化程度,共产党员,出生于1960年11月,家住旬阳市白柳镇佛洞村。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旬阳市人文学会会员,旬阳市老促学会会员,在四级调研员岗位上退休。1978年高中毕业后,历任代理教师、大队会计、信用社信贷员。1984年任副乡长,从此在乡镇历任乡长、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期间参加党校在职函授学习两年,离职在党校学习一年,在职参加《清明》《希望》小说函授学习两年。回县级单位工作后,历任正科级纪检组长、副局长、四级调研员。平时爱好文学,公开出版三部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变迁》。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