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文盲作诗,流传百年
作者:任登庚   2023-06-14   浏览:1212

文盲作诗,流传百年

在我们老家,至今还流传着几句百年以前的的“诗”。我说的这“诗”非彼诗,因为它有诗的韵味却无诗的格式,说是诗却不像诗,说不像诗却流传了一百多年!

作“诗”的人是个文盲,名叫任继耀,论辈分我要把他叫老太。在解放前,他住在现在的构元镇羊山村。那时,羊山属于一个保,相当于撤区并乡以前乡的级别。保长非常厉害,压榨得百姓们穷苦度日,任继耀也不例外。

任继耀当时是一个单身汉,独户,在小地名石塔背后的山根盖了一间草棚。石塔下面是一个大院子,住着十几户比较富裕的人家。任继耀家里非常穷,只喂了一条猪,一个公鸡就算家当了。他由于家里没有值钱的东西,就经常到处瞧朋结友,有点被罐子破摔的样子,一走几天不回家。每次在在走的时候给圈里的猪甩几把青草,公鸡也没有圈,任其浪游。

公鸡没了管辖,就经常一早飞到石塔下面的院子里找伙伴,晚上回来从四面透风的墙缝钻进去。那条可怜的猪,在饿极了的时候就翻出圈,满山找青草吃。

有一年腊月雪后刚晴,遍山一片白,任继耀又是几天没在家。那晚,一支饿狼寻到他家来了。估计这支狼的小崽子也是多久没有进食,它逮住任继耀的猪没舍得吃,就用嘴咬住猪的尾巴,用自己的尾巴拍打着猪头,这样一狼一猪头对屁股一路往狼窝里走。

狼赶着猪走到十八盘上面的五里砭(这是十八盘山上的一段路,刚好五里,人称五里砭)时,离任继耀家大约也有三里多路,真是无巧不成书,刚好遇到任继耀的老表从外地回来了。他老表见狼吆着猪,就吼天震地的喊:“狼咬猪了,都来打狼啊!”一时,阴阳二坡的人都响应,不断地有火把向五里砭涌来。

狼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今晚一定是白忙活了。但它不甘心到手的猎物就这样丢了,于是狠狠的一口咬掉了猪尾巴,然后仓皇而逃,回家喂小崽子去了。

任继耀回家以后,听他老表叙述了出事的经过,当时泪水长流,即兴作“诗”:

我任继耀穷得不像啥,

住在岩底没有院坝。

家无隔夜之粮,

喂条猪被狼咬掉尾巴。

浪荡公鸡闲得寂寞,

到石塔底把蛋踏。

可怜可怜真可怜,

穷汉何时能像一户人家?

任继耀受了那次深深的刺激以后,狠心悔改,前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他搬到了我们老家田山居住,在那里勤劳耕作,娶妻生子,后来儿孙兴旺,成了当地一大旺族。

真是念头一转,家兴人旺!

现在,任继耀已经死了四十多年,但他可谓虽死犹生,留名百年。我们那里的人经常说起他作的“诗”,给后代们讲人不怕有过处,关键是要像他那样知错能改,浪子回头。这样,任继耀由穷到富的变化就随着“诗”而引出,“诗”也随着他的事迹而流传,他的后代随着“诗”的流传而兴旺。

从任继耀这几句“诗”在环境、意境、语境方面来讲,说不出有哪些能入大雅。从口口相传“诗”的人们来说,也谈不上什么无聊。如果仅从流传的时间来看,文盲作的这首“诗”是有生命力的。

我常想:曹雪芹可谓是古今旷世奇才,但他却说《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 大旨谈情”。任继耀在作“诗”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能流传这么久。尽管这二者不可比,但他们的作品都流传下来了。我想到这里启示便逾加的深刻:要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必须有社会生话基础,这是作者的追求,也是文章生命的精髓!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