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棕溪,在解放前是大同乡。盐店街又名草房街,那时棕溪仅有的一条五里长的街道,从沟里龙王庙通往汉江岸边,一条崎岖羊腸小道是那个年代唯一的交通运输黄金要道,践证了那个年代盐店街的繁华:窄窄街道塞满了各行各业,且有汉江黄金水道航运交通盛行,往来货约上下运行,因而,就有了船帮,脚帮,马帮,骡隊往来运送物资到汉江棕溪口的码头上,各种船只停靠码头等待当地土特产上船…
盐店街原来人家稀少,后来一,下路人(河南)遭天灾水涝,迁途,逃难,跑返来到棕溪山沟安家落户,为糊口养家,都做起贩盐生意,以后就把棕溪沟里小小茅草街从此更名盐店街。由于四面八方人都聚集在小街道里,说话的腔调大不一样:有蜀河腔,白河腔,有四川腔,有河南腔,有山外(西安)腔,多方人聚在一起各有各的经商路子,其中有周永清的《永兴隆》商号坚持到解放后。
当时,因盐店街的一时繁荣昌盛,使盘踞在山上的士匪和地国民党相互勾结勒索敲诈商业户钱强抢民女甩进歪头山五家圈的气眼洞里,派粮派款欺压良民,户不能安居,人不能安生。
48年迎来解放军,初次解放了棕溪,并发动群众征罚了地主恶霸,建立农会组织,领导群众闹革命。
好景不长,当解放军转战前方扯走后,国民党还青团,棒子队像恶狼反扑回到棕溪盐店街在大同乡国民党伪乡长彭乡长的指令下大张旗鼓搜捕共产党人,公开在棕溪栎树桠杀害盐店街的农会主席陈建红,又把地下共产党游击隊项兴国在武王杀害。盐店街被国民党闹的鸡犬不宁,人民不得安生,提心吊胆的渡着漫漫长夜。人们迫切盼望着解放军快点来消灭国民党,解放棕溪。
1949年我已5岁开始上小学一年级,家里仍开着八家联营商店,父母亲都识字,识大体,通情达理,广交朋友,生意兴隆红火。那年全国大解放,我们住的盐店街也迎来一批一批的大部隊住在盐店街各户人家,我们家住了两位年轻解放军战士,每天早上他们挑着水桶下到小河给我家把水缸挑满又划柴,特别勤快,闲时把我抱到大红马背上骑着跑上跑下。盐店上街头有一排拐枣树,解放军把马拴在树上,然后在街道跑操。
我母亲当时和黄素琴(高晓燕的外婆)负责拥军支前工作,动员盐店街妇女为解放军做军鞋,垫底,支前军粮。棕溪彻底解放了,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h。棕溪不再是大同乡,而是棕溪区政府,我还记得闫区长叫我小Y头,那时我还是儿童团,发的梭标站岗放哨向过路人要路条子,沒有路条不放过路。时间过的真快,在不知不觉中到了50年,正是土地改革运动时期,母亲和黄素琴(山外人)忙着排练节目大秧歌隊,母亲当商人,头戴礼帽,身着长袍,手拿算盘边扭边摇算盘:嚓,嚓嚓的响,我们儿童团专打花棍,也嚓,嚓,嚓有节奏的打着花棍,,,好不容易上马家山龚家财主大院垻走了两圈,母亲他们召集群众开斗争地主会,然后:把财主家的农具,家具,房产登记,开始为贫下中农分五大财产…
也是在这一年,盐店街的大部队开往前线支朝。我家住的两位解放军也要走了,我哭着不让他们走,一位解放军拿出他唯一铜墨盒交到我手上,叮咛我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铜墨盒至今还收藏着,他是我的红色记忆,永远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盐店街也因解放军红色革命种子的传播和建立了当地红色政权,也不再叫盐店街,更不是大同乡,而是名苻其实的棕溪区政府。
昔日的棕溪盐店街永远逝去。而今的棕溪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迁:党恩惠农,新政惠民。通路,通水,通电,运输四通八达,水到厨房,网络到户,村村高楼列案,户户门前名牌豪车。人人时尚穿代,家家科技致富。
棕溪镇出名人登上国家颁奖台,今天又出棕溪中学女子篮球隊又登上国家级榜上有名!
故乡棕溪正在崛起,正在以辉煌的成就向新征途岀发!
2023年7月19日
老城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