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从此批判整风会慢慢少了起来。人们才开始醒悟起来,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
到了八十年代初,上级每年在春节过后召开三干会,传达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逐步把“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从八三年到八四年期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分给农民手中,从此农户有了土地联产承包自主权,村民们从生产队为基础核算转变为自主经营。
土地到户后,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想种啥就种啥。种粮食、种经济作物,利用粮食生产可以上市场进行买卖。过去集体耕地因为土地贫瘠没有深翻细作,也缺少肥料养分,荒芜了不少。土地是植物生命之源,植物要营养,光靠农家肥是不够的,还需要吸收土地里的养分才能丰收,在八十年代尿素化肥是农民抢手货。
要致富,先修路。地方经济发展,山区交通道路这个瓶颈问题要解决。乡村道路制约地方经济,农民有货难以运出去,农民要买化肥及生产资料又难以运回来。为了打通乡村道路,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地方上乡村筹资和投入劳力。旬阳交通部门转变职能,在三一六国道上沿汉江建立了吕河、旬阳、构元、棕溪、蜀河等渡口码头。航运码头扩建,促进地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运送化肥、烟叶和调运货物提供了便利,从此农村很多青年购买了拖拉机、蹦蹦车等交通工具来运输化肥。
农历七八月间,正是销售化肥最忙的日子。一旦化肥车运送到棕溪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营业员都要急忙赶过来,区联社主任们安排人轮流值班。天才渐亮,从四面八方来买化肥的人就已经挤到了门市部营业室门口,准备排队购买。有时人多起来,很多人不再自觉排队购买了,急着开始抢了起来。
有一次马河湾生产大队的小伙子挤到前面,把身边的金星大队的几个社员挤到后边去了,双方争执起来。马河湾人是棕溪上河边人,胆大泼辣,啥也不怕。而金星大队向家坡人的人也不示弱,双方先吵起来,后又动起手脚。于是供销社杨主任叫营业员赶快关门停止营业,又给区上派出所和公社打了电话叫有关单位领导协调解决,棕溪公社黎文书又从广播里通知金星大队陈支书和马河湾大队马支书一同到棕溪供销社进行协商。棕溪派出所陈所长及李干警先把闹事人双方都凶了一顿,然后开始批评教育。幸好只是破了点皮流了点血,各养各的伤,没有什么大碍。然后供销社主任在协商后先把化肥供应给这些人,叫他们把化肥运走。
棕溪公社安排各大队购买化肥的日期,公社黎文书广播通知几个大队按秩序去购买化肥,从此购买化肥才有条有序地进行。供销企业应与时俱进,适应新情况,改进工作作风。制定早八点开门营业,中午不午休,下午推迟到五点下班。生产门市部营业时,可加强管理,充实人员力量。想尽一切办法为三农服务。
由于乡村道路尚未修好,有的农户从后山来到棕溪街买点零用货物要走几十公里。他们有的自带了干粮,化肥和其他货物买当到手后也就不觉得累。肩膀上抗的、背上背的,一步个脚印,向山上走去。累了困了歇一会儿,喝上一口水,吃一口千粮,接着又扛起来,满载化肥而归。
欢迎加入旬阳人网老乡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