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集》中的《比蛇》。诗曰:
好向人间较短长,截冈要路出林圹;
纵然身死犹遗直,不是偷从背后量。
这次我在南羊山采访,可真闻《比蛇》其事,真见《比蛇》其人。她叫任德春(女,现年34岁)说: "2007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和我爱人田仁友,还有邻居李录银,在豺狗坡挖野生天麻。这天时运还好,不到半天我们俩就挖了两三斤,个头都还蛮大的。李录银也挖的不少。”
正准备往回走,田仁友(乳名幺娃子)突然看见面前一棵桦栗树蔸,盘了一大盘懒黄汉蛇,蛇身就有手腕那样粗。他刚迈步,只见那条大蛇哧溜一下,就爬上桦栗树顶。还将半截身子伸向半空,不停地摇来晃去。好像说: “我比你高!我比你高!”这时任德春也看见了,急忙高声喊:“幺娃子-—那是蛇和你比高——快把鞋脱下来,从蛇的头上甩过去。”意思是说蛇还是在人的脚底下,没有人高。
当蛇看到了,人的鞋子从它头顶上扔过去了,就从这个树枝,爬到那棵大树枝上,还是把头伸向半空,身子还是不停地摆动,舌头也不停地绕来绕去。好像显得还是它高。
任德春又大声喊:“幺娃子快……”还没等任德春的话说完,就看见另一只鞋“嗉”的一声,又从蛇的头顶上飞过去了。
这条大蛇怎肯认输,很快又爬到另一棵更大的树顶上……这时幺娃子可急了,傻了…两只鞋都抛完了,急得在地上拾起一块石头从蛇头打过去。蛇看见是石头,以为是打它,可是没有打中。就理都不理一下,蛇身一动也不动一下……也可能是太累了,身子只是随着树枝懒洋洋地摇晃,像是念念不忘“还是我赢了!”,“还是我赢了!”幺娃子面对此种状况,简直是没辙了!
“把——树——砍了!”他妻子任德春果断地高声喊叫说。这时幺娃子方才醒悟,赶紧从腰上抽出弯刀,梆……梆……就砍,还没等树倒。蛇从这棵树又爬到另一棵树上,幺娃子又砍另一棵树,蛇又爬到另一棵更大的树……就这样砍了好几棵树。
蛇终于累了,困了,没有一点力气了……从树上“吧”的一声掉下来,直挺挺的躺在地上,像是再也爬不动了。任德春一人亲眼看到,可是不敢只身前去,等到他们三人你等我,我等你,好半天跑过去看蛇,蛇这时早都不见了。
回头来说蛇,据蔡晓东说:此蛇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修梯田,拆西宝塔根基挖出的那两条蛇。
蛇拖着憔悴疲惫的身躯,费了好大的劲……强勉爬回到蛇洞。蛇子蛇孙们平时见到的威风凛凛的蛇爷爷,今天回来怎么如此狼狈,都围拢来细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蛇爷爷把今天《比蛇》之事说给他们。开始对蛇子蛇孙们听得还津津有味,慢慢又垂头丧气……蛇爷爷唉声叹气地说:“为啥一定要与人比长短——为啥一定要与人比高矮——为啥一定要与人比输赢……”
蛇子蛇孙们说:“《比蛇》的诗序说:‘……好与人比较长短……然必面令人见,不暗比也……’这些不是都受到人们的褒扬我们吗?”“但是我今天太要强了!
太想赢了!自不量力,物极必反”蛇爷爷停了好半天语重心长地说, “现在细想只要人们再不把我们跟‘广南人食蛇’、跟‘市中鬻(卖)蛇羹。’就很不错了!何不与人和谐相处?今天‘与人比较长短’,我已经深深地认识到是非常错误之举!”
听蛇爷爷的话,蛇子蛇孙们不停地频频点头,表示它们都听懂了。蛇爷爷最后经典地说:
我身粗细一根筋,与人抗衡光想赢。
纵然一死为人羹,从不背后去量人。
而今人类惜自然,何不人中找知音。
长短高矮输赢事,和谐自然均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