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羊山的红安寺、西庵庙、海螺殿都是被其毁。都说是朱元璋派兵剿毁了所有庙宇,赶走和尚。气得海螺殿一老方丈跑到对面老阴坡的山梁上,变成一个巨大的石桩,人们都称他“石和尚”。
“石和尚”死死的盯着海螺殿,几百年来决不倒毁,也不瞑目。至今“岿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语出《淮南子》象山一样立着一动不动。)每到了冬季树木落叶,站在西庵的公路上还能清楚地看到这个“石和尚”。
更惨的是有一个小弥僧被撵到八里川,迷了方向。他在八里川转来转去,不知转了多
少天,转的他晕头转向;转的他有气无力;倒在郭家院子天井眼旁边的一块石头上。模模糊糊地看见一只狐狸托了一只鸡,来到他的跟前。他这时已经三魂丢了两魂,七魄只剩一魄。狐狸卧在他的身边,用它的体温温暖他的身体。他想此狐狸一定是来度他出苦海的。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快要产仔的母狐狸。他心一横,就投胎于老狐狸之身。这时,天上闪过一道电光,把小弥僧投胎于小狐狸的形象,投印在郭家院子天井眼的这块巨石上。
当天,老狐狸就生产了。产了一只胖乎乎圆滚滚弥僧投胎的小狐狸。老狐狸高兴极了!寂寞领他戏耍;闲暇替他舔毛;饥饿教他觅食…弥僧狐狸在老狐狸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越长越标致,越长越英俊。
狐狸妈妈一高兴就把她平生修炼的功夫、法力,全部无私地传授给弥僧狐狸。弥僧狐狸也不辜负老狐狸妈妈对他的殷切期望,在为人处世少有狐狸的野性。还多多少少保持着人性,和其他的狐狸都不一样。弥僧狐狸一天一天地长大,眼看就到娶妻荫子的年龄了。老狐狸妈妈看他始终还保留着人性的影子,还常常留恋人间生活,就叫他到人间去找称心如意所爱的人,不过一定要遵照人间的礼教。
这天弥僧狐狸从八里川下到孔家弯。看到有一座“一”字排开的四间大瓦房,这家就是姓孔,门前坐一妙龄少女。手如玉节,肤如白乳,眉清目秀,像一枝艳丽的鲜花,树在他的面前。
弥僧狐狸一看当下全蒙了,眼前光彩射人,神采夺目,心里全是窈窕淑女,绝代佳人,他确实爱上了这个“姑娘”。
一见钟情心专注,母教左进右耳出。
不管三七二十几,此赌孤掷这一注。
这个“姑娘”姓孔名青,都叫她叫小青。她们姊妹一共八个 全是女孩。她为老四,其他都已出嫁。她招了一个外地来的郎中石葛根,人赘为婿。这天她正在院子里择菜,突然一个漂源亮亮的小伙儿,好像从天而降,站在她的面前。身著铁灰色服装,英俊潇酒,文质彬彬,气度不凡。真是百里南羊山难寻:两千米海拔难找的帅哥…小青这时也不由自主地透漏了一丝丝儿,一闪念地敬佩而又好奇的眼神,正好和那个帅哥仰幕她的瞳孔目光相对。弥僧狐狸误以为是小青给他使得暗送秋波献爱之意。
就这样弥僧狐狸一连几天都在小青面前出现。时间长了,小青也习惯了。开始和他攀谈寒暄,问他姓氏名谁?家住哪里?弥僧狐狸说:“他姓胡,家住地下河,郭家大院子。”从此小青称他“胡先生(简称‘胡先’,实为‘狐仙’)”。按照南羊山人的礼貌习惯,来客都要让进家里坐,并给敬烟、献茶,一表对客人尊敬。不用说小青对胡先也是一样有礼有节。
也正是因为这样,小青就像叫蚂蝗缠住鹭鸶腿,啄也啄不掉,弹也弹不脱。狐仙天天都来,开始只是说说笑笑,慢慢狐仙开始动手动脚,最后就是死拉硬拽。小青每天早晨起来,头都是梳得光光的,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衣服穿着的整整齐齐的,浑身都是干干净净的。可是一到下半天,头发总是一股一股乱蓬蓬的;衣裳总是扯来扭去脏不潟潟;身上常有青一块,紫一砣的伤痕巴巴。一天叫狐仙折腾的啥也做不成,她推磨罗面,罗面架被藏的找不到;她打一大盆水洗菜,连菜带水一起给揍翻倒在地上老婆子嚷她,丈夫葛根骂她,她只当没听到。人也萎靡不振,一天少言寡语,打不起精神。一时大家又看她遭孽受罪,又都可怜同情她。想她一定是叫啥东西拿捉住了。老婆子问,丈夫 问她:“你累了?”“你病了?”“受人欺负了?”…她既不摇头,也不点头,更不敢言语。问急了,眼睛流泪,嘴唇哆嗦,要不蒙头就睡。这时如果你悄悄地站在她床前,能听到她不时发出抽粒哭声这下,她的丈夫心痛妻子,老婆子也心痛儿媳妇。
老婆子人老有经验,她听人说,朱砂、神砂可以除邪劈妖。
就叫小根在药铺,包一些朱砂、神砂回来,化得浓浓的在门前、床前喷洒的重重的。谁准知这个狐仙得道高深,一般降妖之术治不了它。它可以来无踪,去无影。见缝而人,随风而去。来了,也只有小青一人能看见,凡人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去了也只有小青一人知晓,他人是听不清,看不着的。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日子一月一月的延长。小青就行成了一种病态,每天都要在一定时间里,就要在床上蒙着头睡一阵子。这时小青如痴如呆;如麻如木;人事不知;百味不晓。小青的丈夫葛根一急,口里念念有词,“狐仙呀!狐仙,你占人之妻,如此德行,何能成仙!”语音刚落,一块瓦片砸在他的头上,顿时起了一个核桃大的包,钻心的痛,他泪水长流。
时间长了,日子多了,看的也习惯了,见怪也不怪了。一个晚上小两口刚上床,灯还没熄,小青引娃睡在里边,葛根睡在最外边,看床里边还有多宽的,他叫小青:“朝里边睡一点,看把我都要挤到床铺底下去了!”正想用力朝里挤…小青还没反映过来,也没注意她丈夫在说什么。
只听睡在床外边的丈夫,“哎呀!”一声,滚在地上。小青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葛根可清清楚楚地知道,是被一只大脚把他蹬下床的。就这样他憋憋地睡了一夜。
第二天起来,床前只有一只鞋。他只好求乞妻子给狐仙说好话,把鞋子还给他。小青嘀咕了半天,才对葛根说,在低下屋房 上。葛根请人去一看,果不其然,确实是在他小叔的房上。从这几次以后,他才深深知道狼是麻的,狐狸精是真的。再也不敢乱讲狐仙的坏话了。
葛根请人算命,要治好小青的病,必须得把家搬到30里以外的地方去住,才能得好。葛根就把家搬到几十里外老机里烧炭的茅棚里去住。每天不回去,小青一个妇女家引着孩子,孤零零在大机里他不放心,回去路远又难走,实在是不方便。强勉将就了一个年多,一个在西庵开药铺的陈员外看葛根他们一家人,过的简直不是日子。葛根又是有名望的,医术很高的郎中大夫。早就想请葛根到他们药铺作坐堂郎中,他药铺生意就会更好。于是劝葛根大夫把小青接到他们家来住。
葛根很不好意思,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把小青他们母子接到药铺来。住房陈员外给他们腾,床铺陈员外给他们按;吃粮陈员外给他们借,陈员外家饭先熟了,先给他们端。小青引孩子跟丈夫到药铺住,葛根在药铺坐堂看病。时间长了,日子多了,小青的病也没人过问了,重了轻了也没人管了。大家都见怪也不怪了。把狐仙早都忘记了,谁知狐仙又找上门来。
南羊山天气一到秋季阴雨特别多,一连几天大雨,小青的三姐夫汪桂闲得没事,到药铺来玩。他小心翼翼地问:“四妹,狐仙现在还来么?”小青给他使了个眼色,又摇摇头,意思是叫他不要问,也不要提…汪桂没注意小青的眼神,也没看清小青的暗示,只听“啪”的一声,一块脚板泥,打在他的右脸上。还好他还算走运,打得不重,既没破皮,也没伤筋。只是脸和衣服弄脏了。不好意思的捂着脸,赶快跑回去洗了。他原来都信这些事,这一下他可逢人就说,见人就讲。越说越玄乎,越玄乎人越害怕。 西庵山上有个叫萧财的人,他在红巾军跟朱元璋打过仗,还当了一个小小的头目。由于多次违反军令,被除名回家。他常以自己走州过县见识广而骄傲。也因为多多少少受到东汉唯物主义王充《订鬼》的影响。一天他也到药铺来。一进门,就大声呱气地说:“我才不信什么狐仙!不就是狐狸精吗!……”话还没说完,人还没坐下。一块大瓦片子,“嗖”的一声,迎面打在他的嘴上。顿时满嘴鲜血直流,霎那间嘴唇肿的老高,牙齿被打掉了两颗,烟也吸不成;水也不能喝;说话都困难。一气之下,他就和葛根到外地请来法师,降妖捉邪。道场就设在小青的住房里,锣鼓响器叮咚一片,围观的人里八层外八层,可以说是水泄不通。
正在这时,只听空中嗖的一声,小青不见了。道场当下做不成了,来看热闹的人都打着灯笼、火把去找小青。屋里屋外,上庄下院,山上沟底找了半夜,到处都找到遍了,都没有找到。床上的孩子要妈妈吃奶,降妖的法师要病人驱邪。饿的孩子哇哇哭;急的家人团团转;气的法师声声叹。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听门外噗沓噗沓脚步响,开门一看正是小青。仔细一看,只见她浑身是灰,头发上肩头上还有树叶、草茎、鸡毛之内的杂物……还没等别人帮她把身上拍打干净,她就一头钻进被窝睡觉,好像把她累坏了。等待众人离去,她的最要好的大春姐,抱来孩子一边叫她喂奶,一边问她昨晚发生事情的经过。
小青小声对大春说:人家(指狐仙)不叫说,在他们设法场的时候,人家就来了。人家一点都不怕,后来看人越来越多,阵势也越来越大,趁大家不注意就把我背走。我一上他背,就昏昏沉沉人事不知,好像是先上后下,又平过了好远好远的路。把我放下来,看见是一个破败很久的大瓦房,进了三个门楼。正屋里 坐着一个老婆婆—一
狐狸妈妈,看他们进来就问:“背回来了?”“背回来了。”弥僧狐狸回答说。
狐狸妈妈一看,是一个非常漂亮温柔的女人,难怪把它儿子迷住了。“多大了?”狐狸妈妈问小青。
“25岁了。”小青回答说。
“家里都有些啥人?”狐狸妈妈接着又问。
小青如实地说:“我丈夫、老婆子、还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正在吃奶。”
老婆婆转过身来,就嚷弥僧狐狸:“你这娃子也是!人家已有家室,而且还有个吃奶的娃娃。把人家背回来干啥?”表示非常不高兴地接着又嚷,“我不是给你说了吗!‘要遵照人间礼教’。你这不是损德吗!你修行学道为啥?…”
嚷得弥僧狐狸很不好意思说:“看见了她,我把你说的‘人间礼教’都忘了。”说着就把我送回来。
“急啥!这么远的路来了。不叫人家吃顿饭,回去人间会咋样看我们。”说着老婆婆递给我一只黑母鸡。
“人家(指小青)吃熟食。”弥僧狐狸说。说完接过鸡把毛就那样干的扯了扯,放在锅里滚了两滚就叫我吃。哪能咬的动,我只吃了一个炕炕馍。就送我回来了。说完小青一再嘱咐,不要对别人说。可是大春是个热心肠的人,她把此事给她的相好的姐妹说了。相好的姐妹又对他们的姐妹说了…俗话说“话越传越多”很快全村人全都知道了。
这下可把弥僧狐狸气坏了。没几天,小青只身从西庵槽过。
小狐仙迎面拦住,双手狠狠地揪住她的两只耳朵,“叫你不要对人说,你偏要说。这下人们都知道了。更恨我们,都说我们的坏话!”一时痛的小青跪下求饶,直说好话。到弥僧狐狸手松了, 小青一摸耳朵,两只耳朵蛋蛋都长血流。过了几天又遇见她大春姐,她大春姐看见她耳朵的伤痕,心痛的问她“耳朵咋搞得?两个耳朵蛋蛋都是破了?”小青再也不敢乱说了,“抱柴刮来的。”随便编了个理由搪塞一下。
自从这次以后,可能是狐狸妈妈对弥僧狐狸严训的结果;也可能是弥僧狐狸看小青坚贞不渝的态度;也许是弥僧狐狸看葛根崇尚宽容的品德;也许是弥僧狐狸有悔过改正之心意,从此再也不来了…故事是真还是假,人云我云谁知道。
狐狸是仙还是妖,狐狸母子自己晓。
蛇龟婚配人间找,因为人类比兽好。
人先恋爱有情调,兽占一山逞霸道。
狐母训子要礼道,一夫一妻情操高。
德高不夺他人妻,望重不把别家扰。
白蛇最终上天堂,狐仙步尘走一遭。
乌龟祸人毁庙前,背碑反省深改造。
人生虽没前后眼,做事接物需细考。
思想周全方行效,即使失败心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