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是杭州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位于湖区北部,其东与白堤相连,西同西泠桥相接,上面汇集了30多处名胜古迹,像放鹤亭、林和靖墓、西泠印社、玛瑙坡、文澜阁、中山公园、清行宫、敬一书院、秋瑾墓、六一泉、苏曼殊墓园、半壁亭、白苏二公祠等。此处还是杭州赏梅胜地,这和北宋名士林逋有关。
林逋自幼勤奋好学,通晓经史子集,工诗词,擅书画,但其淡泊名利,终生不仕。他曾说:人生贵在舒适自得,不在于成家立业,不在于功成名就,最美在山林。林逋从年青时就归隐西湖孤山,结茅为室,编竹为篱,种花植树,自得其乐。他也不娶妻,而是养了两只长颈鹤,种下360多株梅树,自诩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所以留下“梅妻鹤子”的典故。
林逋喜欢驾舟荡湖,每有好友来访,留守在家中的书童便放出二鹤。它们振翅盘飞,引吭高歌,林逋闻声即迅速返回。其与挚友诗词相和,常有佳句脱口而出,可他从不留存,朋友问其故,林逋答:我不想以此出名。好在人们偷偷保存下他的300多篇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此诗被世人誉为咏梅的巅峰之作。宋朝皇帝知其才,数次许以高官,但都被林逋婉拒,宋廷便命当地政府定期馈赠其慰问品。1028年,61岁的林逋驾鹤西去,宋仁宗赐予“和靖先生”的称号,葬于孤山之东北部。他精心饲养的二鹤知主人逝去,不吃不喝,悲鸣不已,最后绝食而亡。人们便在“林和靖处士之墓”一侧,建起“鹤冢”及“放鹤亭”。
元朝时,林逋墓被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出土的陪葬品只有一方端砚和一支玉簪。一个远离红尘的隐士缘何与女用之物为伴呢?通过他的词作或许就能窥见一斑,其存世的《长相思·吴山青》写道: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逋以委婉的笔触生动刻画出女子与情人诀别时的缱绻情趣,可见其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那枚玉簪或许就是其初恋的信物,始终慰藉着他孤傲高冷的心性。尽管林逋备受文人雅士以及达官贵人的极力推崇,可没有人真正去效法他,大概是源于无人能抵挡住高官美誉的诱惑,无人能忍受孑然一身的孤寂。
林逋的确不值得仿效,人类的繁衍昌盛岂能容忍梅妻鹤子?但他是高洁品性的象征,是超凡脱俗志趣的尽头。当我静静地置身于放鹤亭中时,细细地观摩着清康熙帝亲书的《舞鹤赋》,耳畔恍若响起鹤鸣之声,眼前仿佛晃动着林逋泛舟湖上的身影,他吟诵道:“骄富贵者戚戚,安贫财者休休。”随即其声渐稀,其形渐远,徒留暗香疏影的孤山。
2023.9.4
作者简介:
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文中音频为作者播讲制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