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文章中提到“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但有网友对此提出异议,并建议我到大直沽的天妃宫遗址博物馆看看。昨天,我和爱人专程去了一趟,果然收获不小,而且颠覆了我对天津历史溯源的认识。

元朝定都于现在的北京城后,需要通过海上从南方大量调运粮食等物资抵达渤海湾,然后溯海河逆流而上,并在大直沽建立起转运码头,这里逐渐形成商铺林立的闹市,成为天津人最早的聚居区,政府还在此设立漕运管理部门,而且妈祖文化也伴随而至。
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年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其擅长游泳,乐于助人,她28岁时因救助落水渔民不幸遇难,被当地人尊为“海神娘娘”,后来历朝帝王封其是“天妃”“天后”“通贤灵女”“天上圣母”,各地建起许多祭祀她的天后宫、天妃宫、娘娘庙。元初在天津大直沽兴建“天妃庙”,后改称“天妃灵慈宫”。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与福建湄州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为中国三大妈祖庙。

到了明朝,漕运主要依托京杭大运河,海河畔的经济重心随即转移至三岔河口,并在那里建立起天津卫,而大直沽逐渐衰败,“天妃宫”也毁于战火,湮没在历史尘烟之中。1997年,开发“佳喜园小区”时,施工队挖出《重修敕建天妃灵慈宫碑记》的底座,文物部门迅速开展保护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并得出结论:大直沽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生点,天妃宫遗址则为这个原生点的标志。这一考古发现轰动一时,也证明了“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之说。
2002年,市政府在发掘原址上建起“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向游人免费开放。徜徉在博物馆中,面对天妃宫清晰的大殿遗址以及众多精美文物,诸如柱杵、赑屃、脊兽、元青釉高足杯、明铜钱等,我惊叹不已。这次考古发掘,确凿无疑地理清了津城的发展脉络,还用实物展示出古人的灿烂文化与高超的建筑工艺,令游客大开眼界,而我也深感自责与愧疚。

如果没有网友的提醒,自己仍将停留在固有的认知上,并引发了误导,该是有害人之嫌。浅薄源于无知,非多读多看不能破解。而文游之路充满坎坷,唯有怀如履薄冰之心,持严谨认真之态,方能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而朋友们的斧正也必不可少,所以我便像个毕恭毕敬的小学生一般,时时欢迎大家不吝赐教,以利完善,以求进步。
2024.4.21
作者简介:

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文中音频为作者播讲制作。
本期编辑:肖海娟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