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蒲松龄书馆 文/石岩磊
author:石岩磊   2024-04-18   click:2542

1640年,蒲松龄出生于淄博市淄川区的蒲家庄,他虽博学多才,但屡试不第,于1672年到周村区西铺村的毕际有家作私塾先生,一干就是37年,在这里其渡过了一半的人生历程,毕家待他不薄,为蒲老完成《聊斋志异》创造了极佳的环境条件。

毕际有的父亲毕自严曾官至明朝崇祯帝时期的户部尚书,其受排挤辞官后,回老家西铺村购地兴宅过起隐居生活。毕际有做过江南通州知州,于1663年离职回家,其十分仰慕蒲松龄之才,便邀请他来家中教育子嗣。蒲松龄在毕府过的非常惬意,除了薪资外,还能领到许多额外补贴,而且他与毕际有名为主仆,实为知己。

蒲松龄.jpg

毕家的“万卷楼”内有5万多卷藏书,是我国古代八大民间藏书楼之一,这为蒲松龄积淀广博的知识储备提供了一座宝库。毕际有喜好广交天下学士,每有应酬都请蒲松龄一同参加,为其开拓了社交圈,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毕际有还亲自参与了创作,《聊斋志异》中的《鸲鹆》和《五羖大夫》就是由他初创,再经蒲松龄润色而成。

1693年,毕际有病逝,蒲松龄伤心欲绝,连作8篇悼亡诗,其中写道:“今生把手愿终违,零落山邱对晚晖。海内更谁容我放?泉台无路望人归。”“孙多业足光先德,子孝犹堪解母愁。名寿如君复何憾?伤心最苦在离忧。”并称东家为“十年同食友”,足见他们之间亲如一家的密切关系,谱写了一篇莫逆之交的华章。

我和爱人与岳母慕名前往西铺参观毕自严故居,其又被辟为了“蒲松龄书馆”,但规模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内有“绰然堂”“振衣阁”“万卷楼”“白阳井”“蝴蝶松”等建筑及遗迹,但所有楼阁都大门紧闭。整个园子里只有我们仨人,大概就是因为游人极少的缘故,不值得派专人负责每日看管各个景点,索性一锁了之,而我们反倒如得了便宜般游兴愈浓。

蒲松龄2.jpg

没有聒噪之乱耳,没有脑勺之遮目,即可随心所欲地畅游和随拍。园子里草色凝青,花英染红,翠竹亭亭,曲径幽幽,兼有影壁照古,朱窗映新,游鱼戏萍,枝鸟鸣云,我就犹如听到学子们的朗朗书声,望见先生挥笔时的洒洒身影。惊天地泣鬼神之作便汩汩而出,写鬼写妖只为刺贪刺虐,绘声绘色只求无灾无害。

历史充满了巧合,假如蒲松龄没有遇到礼贤下士、仗义疏财的毕际有,他或许便没有闲暇潜心致力于创作,《聊斋志异》即难成“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伟大成就的背后应该有毕际有的强力支撑,我们不应忘却毕家之功,到西铺村凭吊毕自严、毕际有父子,就是对《聊斋》最好的延伸阅读。游览名胜亦是读书,美眼的同时美翻了心灵。

2024.4.17

作者简介:

石岩磊老师照片.jpg

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文中音频为作者播讲制作。

本期编辑:肖海娟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