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淄博王村醋文化博物馆 文/石岩磊
作者:石岩磊   2024-04-18   浏览:2610

除了闻名遐迩的山西老陈醋、江苏镇江香醋、四川阆中保宁醋之外,我国还有很多地方名醋,像天津独流醋、淄博王村醋等。最近,我们参观了“王村醋文化博物馆”,真是大开眼界,大长见识。

醋厂2.jpg

一进博物馆的序厅,我便顿生好感。其是用200多吨耐火砖垒砌成的塔式建筑,形似盛放小米的谷仓,它的神奇之处在于,阳光穿过顶部天窗后,在侧壁上投射出一个醋坛子般的影子,而我却拍出了个心形。棕红色的砖块层层叠叠地向上延展,且逐渐收口,恰似大教堂的穹顶,极为辉煌壮观。据讲解员介绍,这座建筑曾获“2019世界结构大奖小型项目奖”,更令我倍感自豪的是,其设计单位是自己母校天津大学的建筑系。

在博物馆历史发现脉络展区,我们才知道王村醋原来是小米醋的鼻祖,已有几千年的酿造史,至明嘉靖时期开始兴旺,那时即“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而到了清代更是繁盛一时,涌现出众多有名的老字号,像德成、庆祥永、井泉居、德和顺、同祥泰等等,其中的“井泉居”大有来头,它由当地“四仕同朝”的名门望族毕家创办,这就又牵扯到了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蒲松龄。他曾在毕家任私塾先生,其名著《聊斋志异》就是主要在此完成的修订。蒲老最喜吃醋,还被编成了顺口溜:“蒲先生,三顿饭,酸煎饼,两个半,葱炒豆腐醋和蒜。”

或许是醋能醒脑开窍,始让《聊斋志异》得以顺利面世吧。而在博物馆的生产区,我们尽情地享受到了小米醋的冲鼻功效。一排排大缸里盛放着米醋原浆,其要经过一年的自然晾晒才能浓缩为日常食用的4度香醋,而要获得9度陈酿就要历经6年以上的久晒。“尝尝我们的陈醋吧!”讲解员为我们每人端上一小杯醋。琥珀色的醋液已有明显的粘稠感,入口时,浓烈的酸味立马爆炸式地弥散在唇齿之间,但并不倒牙,且有回甘的味道。

醋厂.jpg

“我们的生产一直延用古法工艺,要经过蒸煮、散热、加曲、发酵等21道工序。操作员每人负责看管180个大缸,在发酵时,每天都要倒缸,劳动强度还是蛮大的。”一边听着小导游的讲解,我一边观察着生产车间,发现里面的工人大多是女同志,她们挥舞着手腕粗的木棒不停地在醋缸里搅拌,娴熟的动作中透着刚劲的力道。老话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佐餐的米醋同样滴滴皆辛劳呀。

走出车间,我们又依次参观了醋与生活习俗、醋与养生以及王村醋传承人等展览。我对醋的保健功能很感兴趣,其具有降压降脂、预防感冒、消除疲劳、助益消化、防治肝病,甚至还可防癌抗癌。到了最后的展销区,讲解员着重强调:“王村醋里没有任何防腐剂,还不加糖和盐,真正做到了零添加,可以放心食用。”我们也就欣然买了一箱家常王村醋。

回到岳母家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按照刚才听来的配方制作醋饮,用四勺醋、三勺蜂蜜以及一壶白开水进行勾兑。喝起来的确酸甜可口,开胃提神,我即如斩获了一部武功秘籍似的兴奋不已。看来,好物不远,但不行不知,行万里路果然胜过读万卷书,走出家门才能有意外收获。趁春风未燥,梅雨未至,我又开始筹划近期的每日户外之旅了。

2024.4.14

作者简介:

石岩磊老师照片.jpg

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文中音频为作者播讲制作。

本期编辑:肖海娟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