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思故乡,故乡景难忘。离别情依旧,故乡在心上。
我的故乡在棕溪街上。故乡的街道是一条长长的路,一排排新楼房屹立在公路两旁,婉如一条玉带,镶嵌在山间小溪旁。
故乡棕溪沟壑纵横,清澈的溪水从峡谷中喷涌而出,条条溪流汇集到棕溪小学门前那条小河。棕溪小学上面有个龙头寨,走到寨上面校舍边,可以远眺棕溪全貌。
我的故乡沒有名胜古迹,既不宏伟也谈不上风光。只有四面逶迤的群山,袅袅升起的云雾在山间飘荡。当那一轮红日拨开云雾,照射在松树崖上,那几颗白色松柏熠熠生辉,相映在山下棕溪镇那一道河湾上,更显得秀丽端庄。
白色松树傲然挺立,笑傲苍穹。
我的家住在棕溪下街,小时候门前有条堰渠,渠道边是行人通道,也是人们休闲之路,旅游之路。渠下边小河的水清澈见底,小鱼儿游来游去,这里是儿时摸鱼和玩耍的地方。小河畔绿草丛丛,每当晚霞落幕,纤纤月光,习习河风,就有一群妇女在河边洗衣裳,在小溪边戏水聊天,优雅地生活在诗情画意之中。
棕溪街道个体户义务修通河道,清理拉圾,让棕溪小河溪水请澈,让河堤建设畅通无阻。
后来这条小河岸边建房越来越多,由于沟道峡窄,房屋建筑不断地延伸到河边,石料和拉圾扔到河里,形成水流湍急,每逢夏季洪水冲击,街道坎边随时垮塌。尤其八三年夏秋之交汉江洪峰淹沒了棕溪街道。
为此,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棕溪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凝聚力量,投入到重建家园伟大工程。我也是其中的投资者和建设者,和大家一起为家乡建设尽点微薄之力。
蜀河汉江电站建成蓄水期向,动员居民拆迁。镇政府对棕溪街道整体规划和建设,旧貌换新颜。一条蜿蜒的新街道从龙脖湾延伸到棕溪汉江口,一排排新居落成,房舍前后,排成排,行成行,坐落有序。走到棕溪口就能看见汉江两岸青山秀水,碧波荡漾。
我家老房子门前檀树枝茂叶繁,簇簇绿叶遮掩在路边房檐上。街道上老居民户很多迁到外地,从山上新迁来的住户多了起来。还有那些留守在老家的乡亲更为亲切。让我们这些移居在外地的人思念故乡之情,如棕溪的长清溪水永远地流淌。
作者介绍:
刘家胜,中共党员。旬阳市棕溪镇人,蜀河中学六六级老三届,下过乡上过三线建设,曾在旬阳县棕溪区综合厂工作。先为旬阳太极城研究会会员,热爱文学,在各类平台发表20余万字诗词和散文作品。代表作《远去的知青岁月》、《故乡的酒》、《我爱故乡那片云》、《春茶飘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