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原州区挂职扶贫的有来自福建泉州市的两名干部,张少前挂职区委常委、副区长,黄聪诚挂职区长助理。在这里我们都是“快乐的单身汉”,吃同灶,住同楼,境遇相同,于是自然便成了非常要好的“挂友”。
两个挂友待人都非常热情。刚到不久,张区长便特意邀我到他宿舍喝茶。在北方人眼里,喝茶并不是一件必须专门去做的事情。不管是工作之中,或闲暇之余,随手便可为之。随意的取一玻璃瓶,讲究的却用陶瓷杯,而时尚的则手端名目繁多的各式保温杯了。但取茶都是一样的随便,从茶桶里捏一小撮丢入杯中,用饮水机不沸的热水冲满,晾到温时便大口地痛饮,就这样一遍遍地冲水,直到茶淡无味倒掉再来。早知道南方人特别是福建人喝茶非常讲究,但从来没见过,不知究竟。于是,好奇心促我欣然前往。
进得门来,我立刻被张区长宿舍茶几上造型精美的茶具所吸引。紫檀木的茶盘和茶道组做工非常精细,茶盘上刻着“茗趣”二字苍劲有力,透出深渊的茶文化。精美的功道杯、闻香杯、品茗杯是薄胎细瓷,工笔描花,令人爱不释手。我还正在欣赏,听到张区长笑问我喝什么茶时,便随口答到:“随便!”
张区长笑了:“我们这里有好几种茶,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白毫茉莉,唯独没有‘随便’。”
我也笑了,笑自己喝了多年茶却好没茶识呵。
张区长说:“茶道,可不是件随便的事噢!而是门艺术,讲究着呐!”接着,张区长给我介绍说,“茶道”是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修身养性之道。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呢。早在我国唐代,就已经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看我光顾说了,忘了给你沏茶。”于是,张区长请我茶几前坐定,他取来茶具开始了他的“茶道”表演。随着张区长手上一道一道的功夫茶水慢慢地注入了闻香杯,“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敬意”,他边做边讲:“品茗杯盖在闻香杯上,中指、食指压在品茗杯上,拇指抵在闻香杯下,抬起45度,翻动手腕。将闻香杯放于手掌搓动两下,这叫暖手,也可以帮您舒筋活血,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然后把闻香杯放在鼻子下深深吸口气,您会闻到一股茶香直入您的肺腑”。
我随着张区长的口令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极认真地做着,全套动作完毕,我们早已急不可耐,先贪婪地举杯闻香,一阵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你不忍放下手中的小巧之物。接着品茶,“品茶分三口,一品、二尝、三回味”,端起品茗杯细细地三口下去,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油然升起,真是美妙极了。

我不嗜烟酒,唯独喜茶,今天从张区长这里才知道品茶“三乐”:一乐独品得神。一个人高雅茶室静坐,品茗品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二乐对品得趣。知心好友相对而坐,品茗中无须多言,即已心有灵犀,此时襟怀坦白,推心置腹,好不痛快呵;三乐众品得慧。“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家相聚品茶,互相沟通,相互启迪,其乐无穷。
在品了头道茶后,张区长便请我自己操作,他在一旁指点,我这才知道喝福建名茶铁观音的八道茶艺竟然各有名堂:第一道洗杯叫作“白鹤沐浴”,第二道落茶叫作观音入宫,第三道冲茶叫作悬壶高冲,第四道刮泡沫叫作春风拂面,第五道倒茶叫作关公巡城,第六道点茶叫作韩信点兵,第七道看茶叫作鉴尝汤色,直到第八道才是喝茶,却叫品啜甘霖。呵呵,此时齿颊留香,喉底回甘,心旷神怡,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品着翠玉乌龙,聊着扶贫辛苦,真羡慕张区长宿舍里竟有这样一个苦中得乐、修心养性之处!此后,这里也就自然成了我扶贫挂职工作之余常来常往之地了。
作者简介:

李康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1972年从旬阳县神河中学高中毕业,同年12月从旬阳县城关镇入伍,在铁道兵11师53团历任战士、文书、班长等,1976年退伍在安康铁路分局工作。调铁道部后历任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铁道部机关党委宣传部部长、铁道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国铁路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等职,现退休。
本期编辑:刘萧姣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