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奶奶在家莫名其妙地死了一个星期才被人发现,又过了20多天还没有听到公安局已经破案消息,却等来了公安局撤案的通知,引起致胜阳光小区居民一片哗然,那些一直在等着公安局破案抓到犯罪嫌疑人消息的人不免大失所望,有的甚至愤懑不平:
“怎么公安局连这么个简单案件都破不了,都是干什么吃的?”
“这么简单个案件还不好破吗?典型的密室案件啊!”
“密室案件有13种类型呢,你说说这个案件属于哪种类型?”
“哦,看来你还是个推理迷呢!”
好事者聊着聊着就从张奶奶之死聊起世界推理作家穷尽一生的密室命题来了。
公安局却没有简单地撤案了事,这天,小区居委会通知在小区中心广场开“案情通报会”。
听说是通报张奶奶之死案情,小区参加者踊跃,居委会在中心广场布置的塑料凳不够坐,许多人就站着,有的都站到人行道了。
大家惊讶地发现会场前面不光有警察,还有穿白大褂的社区医院陈医生参加,甚至还带了一个医用的人体模型。

这是案情通报会吗?许多人以为走错了地方,正在犹豫要不要离开,居委会主任林敏忙招呼大家坐下,宣布通报会马上开始。
高民警长先给大家通报了张奶奶的死因,经医生鉴定和现场勘察,确定是心源性猝死。张奶奶生前患有冠心病、心脏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异常、浸润性病变等器质性心脏病。
高民讲完之后,那几个认定是典型的“密室案件”的推理迷感到好失望,高民警长的这一结论把他们先前所有周密而严谨的推理结论全给推翻了。
他们有的推理认为这是图财害命的一起谋杀案件,诱惑张奶奶误打误撞的走进死亡陷阱;有的推理认为这是仇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凶手肯定是和张奶奶一样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等了几十年之后终于找到合适时机动了手,然后刻意布置成突发疾病自然死亡的样子;还有的推理认为其实张奶奶是因为年龄大,丈夫和孩子已经先她而去,她在强烈的厌世心理下寻求自我了断。
这时林敏请社区医院的陈医生给大家讲老人在家突发疾病怎么求救和自救。
陈医生说:“张奶奶所患的冠心病、心脏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异常、浸润性病变等器质性心脏病,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病。老年人在家中如果突然发病,家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人员到达前,老人最好在发病原地等候,不要随意移动。但如果发现心搏骤停,在医护人员到来之前,应当立刻给病人做心肺复苏。”
说着,陈医生将带来的医学人体模型平放在地面上,给大家示范怎么做心肺复苏,告诉大家说:“首先让病人仰卧,解开病人衣扣,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两乳头连线中点,用手掌根部紧贴病人胸部,两手重叠,五指相扣,手指翘起,肘关节伸直,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30次。然后将病人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分泌物,进行人工通气2次。同时密切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来,或者病人瞳孔由大缩小,对光反射恢复,口唇、甲床由紫绀变红润,自主呼吸恢复再停止。”
有人大声询问:“如果家里没人会做心肺复苏怎么办?”
陈医生说:“您这个问题问得好。心脏骤停发生前都有明显征兆,如果老人一个人在家突然感到心律失常,既无自备药又无医疗救助,这时就大声咳嗽等待救援。”
听众质疑:“咳嗽也能管用?”
“是的,用力咳嗽增大胸腔压力,让肺部吸进更多氧气,还能对心脏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为等待专业救护赢得宝贵时间。这种方法叫‘救命咳嗽法’,用于暂时缓解心脏疼痛现象,一旦缓过来的话要立即求医。”
会场上大家纷纷议论起来:“可惜呀,张奶奶家就她一个老人,没人能及时帮她,多可惜!”
“是呀,如果当时身边有人能及时发现,帮助她吃颗速效救心丸,也许就没事。”
“要是有人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张奶奶不至于……”
林敏让大家静一静,她接着说:“大家的议论我都听到了,张奶奶的不幸除了突发疾病之外,特别需要引起我们社区老人注意的就是大家刚才所议论、也是最担心的问题:老人一个人在家时发病怎么办?”
下面有人小声地嘀咕:“还能怎么办,只好等死呗!”
“不能啊,叔叔、阿姨!”
林敏感慨地说,“咱们致胜阳光小区住宅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当年福利分到房的职工现在几乎全都退休在家,小区居住的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已经占到八、九成以上,成了典型的老年社区。如今小区老人年轻时正是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最严格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孩子们正是奔事业前程的时候,“996”“5+2”的工作本来就忙,家里又是上有老,下有小,有的还生有二胎,根本顾不上照顾父母。更还有许多像张奶奶这样的失独老人、单身老人一个人独居,没人相伴照应。张奶奶的不幸给我们重重地敲响一记警钟,我们千万不能让张奶奶这样的悲剧再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呀!”
有人问:“该着的,躲也躲不过,不然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吗?”
林敏说:“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大家要更多地关注、关心、关爱身边独居的失独孤独老人,居委会也正在研究将建立社区老人互助网络,提倡邻居之间互相帮助,共同防御意外发生。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作者简介:

李康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1972年从旬阳县神河中学高中毕业,同年12月从旬阳县城关镇入伍,在铁道兵11师53团历任战士、文书、班长等,1976年退伍在安康铁路分局工作。调铁道部后历任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铁道部机关党委宣传部部长、铁道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国铁路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等职,现退休。
本期编辑:肖海娟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